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世界近代史学科中的"现代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发生理论变化的时期。现代化理论与世界近代史学科的结合,催生出以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即不同于传统的“苏联体系”的“现代化体系”。相关高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地反映出这种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世界近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近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的再认识刘波在我国世界史学界,长期以来因受前苏联教材体系影响,将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两个时期:即1640-1870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1870-1917年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帝国主义形成时期。然而,这一划分既不能体现...  相似文献   

3.
南北战争后至本世纪初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是美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向前发展的时期,是它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和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世界近代史上后进赶先进、后进超先进最成功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才有一些近代机器工厂相继创设,它带来宁夏近代工业经济的初兴景象。但到40年代中期,它又迅即转向低落。本文拟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对马鸿逵统治时期宁夏工业的兴衰历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有利于宁夏近代工业史的研究。宁夏近代工业的出现,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英德等国商人利用买办在宁夏设立洋行,以低廉的价格收购羊毛、皮货等,榨取宁夏人民的血汗,获取巨额利润。宁夏近代工业起步很晚。宁夏在晚清时期隶属于甘肃省,在左…  相似文献   

5.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通史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三部。近代史由阿克顿勋爵主编,共14卷,20世纪初出版。50年代,剑桥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克拉克爵士主编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新编本正文12卷,补编一卷和地图集一卷,共14卷,囊括自欧洲文艺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即自1493年至1945年的世界历史。全书以地区史、国别史和专题史的体裁交错叙述,由英语国家著名学者分别执笔,代表了西方史学的较高水平。本书自50年代问世,至90年代多次重印,堪称一部世纪史学巨著。为了供我国世界史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世界史学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2 0世纪出现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各种世界史研究范式进行了综合评述。真正的具有全球意义的世界史研究在 2 0世纪出现 ,它们可以分为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和专业历史研究三种。 2 0世纪早期的历史哲学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分析框架 ,提出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交流的有意义的问题。五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国学术界的现代化分析理论关注于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等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坚持依附论和世界体系分析的学者认为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世界体系是理解现代世界的关键。工业历史学者注重具体历史过程的分析。 80年代后 ,全球史观的世界历史研究根据不同的生态史。这些研究各有突破和不足 ,但都对全球视野的世界历史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与刘宗绪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是目前史学界讨论的问题之一。刘宗绪同志在《新建设》1962年第4期上的《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对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但是,关于世界近代史內部的分期标准问题,以及对两个时期各阶段的划分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现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刘宗绪同志及史学界的同志们。一、世界近代史分期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8.
德国史学在世界历史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因此固守传统很难有所改变。20世纪50年代,走出战争阴影的德国百废待兴,历史学研究也有了新的起点。德国近代史学家们逐步接受法国年鉴学派提出的结构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德国传统史学引入了新的元素。20世纪60年代末,以创新改革为宗旨创建的比勒菲尔德大学为历史学的创新打造了一个平台,以韦勒和科卡为首的近代史历史学家们在创建历史学系的过程中注重以结构史学的方法论解析社会演进,跨学科地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以研究“整体的历史”为宗旨,形成了以德国社会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比勒菲尔德学派。  相似文献   

9.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海道大通,源出西欧的一大历史冲击,逐步扩及世界,包括亚欧大陆和附陆诸岛。这一意义深远的冲击历时甚久,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段是近代西方工业世界的孕育期,相当于重商主义时期,约经两个世纪;后段起自工业世界的新生,至今已有两个多世纪,但仍未见其已。本文所论,为西方工业世界新兴时期亚欧诸国对所受冲击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高增德 《史志研究》2003,(1):F003-F003,43
军阀是中国20世纪前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及其特殊的历史现象.它既经产生之后便成为这个社会的重要支柱.并且明显地作为惰性力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军阀史研究之所以必要,它之意义恐怕正在于此。然关于军阀史的研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不仅是个薄弱环节.而且明显地存在着特定时代的局限性,很难科学地说明军阀产生的根源。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视野才逐步转向军阀产生的社会土壤,才摆脱了只限于经济结构或唯  相似文献   

11.
宗法社会的讨论是中国近代社会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晚清学人研究这个问题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及政治语境;因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所驱使,近代学术与政治密不可分。康、梁的政教论既借鉴严复等介绍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学理,也糅合国学传统中的公羊三世说。就晚清参与讨论者而言,诸如梁启超、夏曾佑、严复等,大多兼有政治家、学者双重身份,他们议学兼论政,探讨西方社会的历史或中国古代历史等以探究学理,其话语中趣旨往往指向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2.
法家学派在时间上有前期、后期之分,在地域上有齐法家和三晋法家之分。商鞅是前期法家名代表人物,其法学理论典型地体现于社会终极理想之中。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首先是法治化社会,以法治国,在社会高度法治化基础之上,人类有望进入其理想化阶段——道德自律社会。法的力量由中心退居边缘,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开始由边缘走向中心,道德价值体系成为人类社会最高原则。从“法治”到“德治”,这是商鞅法学理论的逻辑过程,也是商鞅法学理论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3.
吕建昌 《东南文化》2012,(1):111-115
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近现代工业遗址性博物馆为主体,以在工业遗址的原状陈列为主要展示手法,以反映近现代城市工业文明足迹为主题,体现专题性与区域性的产业发展史。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内涵,它是解读近现代工业城市发展历史的一部书,也是折射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的建设对城市个性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加)。  相似文献   

14.
15.
俞兰芳 《神州》2011,(3X):42-42,44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教程,可以全方位地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填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空白,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针对开展远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长莉 《安徽史学》2015,(1):150-158
我国史学界社会文化史学科兴起25年来,经过了前十年"兴起奠基期"、继十年"发展兴盛期"、近五年"深化扩散期"三个阶段。学术贡献有:理论方法创新,开辟史学新生长点;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超越"革命史范式"及"现代化范式",走向"本土现代性";关注民间社会,挖掘内在社会文化资源。存在问题与瓶颈:学科意识模糊,研究"碎片化",平面描述性、意义稀薄及理论缺失。当今社会转型呼唤社会文化史的理论创新成果,未来将会引起关注的"关键论题"有:民间社会、社会治理、生活方式、价值系统。这几个"关键论题",可能会成为社会文化史学者为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创新作出贡献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18.
In this anthology, Joan Scott reconfigures her understanding of feminist history and thus contributes to a long overdu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how we can write feminist history in a globalizing world. She traces both the history of gender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feminist movements. Scott's main source of inspiration is the French version of psychoanalysis following Lacan. In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er pioneering 1986 article,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she points out that gender is neither a mere social construction nor a somehow biological referent (such as “sex”). Integrating th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of her approach elaborated prominently by Judith Butler during the 1990s, Scott argues instead that gender is a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specific attempt to resolve the dilemma of sexual difference. Sexual difference, for its part, is also far from referring simply to physically different male/female bodies. Sexual difference is, for Scott, a permanent quandary for modern subjects, a puzzle to which every society or culture finds specific answers. My reading of her book concentrates on two main questions that run like a thread through her considerations: First, how can we bridge the gap between a subject and a group? Second, how can we overcome binary oppositions and/or fixed categories and entities—a challenge that becomes even more important every day in a rapidly globalizing world. I broadly discuss the benefi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ivotal role Scott ascribes to fantasy.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fantasy is powerful and striking, particularly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s of “imagined communities” and “invented traditions,” coined by Eric Hobsbawm and Benedict Anderson, I find the Lacanian tone to be less convincing.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Jean-Baptiste “Anacharsis” Cloots (1755–1794) developed a theory of the world state as the means to guarantee perpetual peace for mankind. Though his ideas have largely been misunderstood, Cloots's political writings were in fact an extensive plea for a more cosmopolit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His system adapted institutions and concept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ary republic for a world state, the republic of mankind. This essay recovers his political vision and connects it both to the heritage of eighteenth-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 especially Rousseau, and to revolutionary political culture. The goal is to retrieve the meaning of Cloots's universal republic, and with it 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osmopolitan thought.  相似文献   

20.
Late Antiqui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because it marks a divide between the naturalistic and rationalistic anthropological ideas of Greco-Roman philosophers and the "biblical anthropology" that was formulated by Medieval Christian writers. The biblical anthropology that emerged in Late Antiquity addressed the ques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first humans,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original state of mankind. While early Christian philosophers based much of this biblical anthropology on the Genesis account of early human history, they also utilized a great deal of Greco-Roman philosophy in order to expound a vision of human prehistory that profoundly influenced anthropological thought well into the modern 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