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时,年龄偏低,正是长身体,尤其是"长脑子"需要灵魂滋补的时候,而发放这种"养料"的人,正是艰苦而纯净的土地上的群体——颇具人格魅力的北大荒人。  相似文献   

2.
刘光贤 《世界》2004,(10):32-33
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之中,制度创新、环境创新、技术创新等等新概念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口头语。然而,“创新”需要有创新思维,必须要具备这样一种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教育,则是造就创新思维能力的工作母机。也许.这正是今年8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创新思维教育论坛”不仅受到教育界,而且受到企业界、经济界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孟东 《炎黄春秋》2005,(12):49-52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以传统的说法是整整一个甲子。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积极的变化,那就是对各种力量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相对公允的评价。遗憾的是,对在抗战中曾有着转折作用的“一二&#183;九”学生运动却少为人提及。要知道今年正是“一二&#183;九”七十周年。而抗战实际上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1935年的“一二&#183;九”则起因于侵华日军对整个华北的占领。  相似文献   

4.
杨梅红 《世界》2005,(3):60-61
巴黎鸽子 巴黎,这个镶着金边的大理石城市,据说150年前街道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一直没有大改动过。如果你抱怨巴黎的路太窄,那么巴黎人一定会狠狠地向你翻白眼,因为他们正是为150年前就有这样完善的城市而骄傲。  相似文献   

5.
吉木伍沙 《神州》2012,(13):333-333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在整个宇宙间找不到两个心理面貌完全相同的人。正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人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每一个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性而存在。正是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才形成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杜甫有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正是白露时节,我匆匆地回了一趟魂牵梦绕的故乡——山西省中阳县暖泉镇。承蒙镇党委书记高彦星、镇长张映芝的引领,又匆匆地看了看故乡的发展变化。虽然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所见所闻,令我欣喜万分,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7.
有句话说:“这个世界没有大人,只有长皱了的小孩.”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因为小孩总是怀着纯真的童心看世界,相信世界上种种美好.而这美好,正是每个世人所渴求的. 生活在南宋动荡时期的诗人杨万里,历仕四朝皇帝,始终力主抗金,得罪不少权贵,仕途坎坷.但他始终像老小孩一样,用一颗童心看世界,用率真豁达的胸怀去...  相似文献   

8.
对于前辞中“贞”的意义,大陆学者大都训为“卜问、问”。但饶宗颐认为,有些“贞”应训为“卜问”,而有些“贞”应训为“当值”呈“正”或“定”;舒莱认为正确的解释应是“人们为了探求应该遵循的正确道路而测验”;倪德卫认为应解释为“正式认定占卜结果的正确性”;拉夫布莱认识可译为“主礼占仪”;高岛谦一认为应训为“正”,意思是“正命辞”。为解决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考察了《易经》中的“贞”的全部用例,认为都  相似文献   

9.
正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关系,中国现代知识人的身上才必然带有浓厚的“士”的精神。事实上现代中国的种种“革命”最初都是由知识人发动和组织起来的;他们仍然继承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意识。制度是“硬体”,可以说废止即废止,文化传统是“软体”,不可能随着制度的死亡而完全消失。自“五四”以来,中国知识人仍是改变或批评不合理现状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高文 《炎黄春秋》2000,(3):54-55
黄侃,字季刚,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章太炎先生并称“国学大师”、“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同时,他又是一位早期农民运动的活动家、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刘捷 《民俗研究》2017,(1):80-86
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编译的世界地图,为中国人打开了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窗户,也记录下了晚明时期国人世界观中的域外想象.而在《坤舆万国全图》等作品中之所以会掺杂着女人国、长人国等“海外赢虫”,正是因为描绘了大量海外异人的《赢虫录》借助日用类书等通俗出版物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受众范围,最终塑造了以“海外赢虫”为特征的大明世界观,进而影响到了西方知识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所以凭借对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研究,正可以揭示市民文化的时代作用,还原晚明时期市民与精英、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12.
识人与用人     
胡适有句名言:“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北宋王旦任宰相期间多次极力向真宗褒举寇准,然而寇准却经常在真宗面前指出王旦为政的缺失。一天,真宗对王旦说:爱卿经常褒扬寇准,但他却不断地揭你的短。王旦听了面无愠色,坦然地说:理当如此。臣在位日长,久则多弊,寇准对陛下无所隐瞒,恰恰证明他忠直,这正是臣称道、举荐他的原因。后来,王旦重病不起,真宗问他后事嘱托,王旦只建议应尽早诏寇准入朝为相。  相似文献   

13.
居里夫人有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一生中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屈指可数,女性只有她一人。这不仅靠她的拼搏精神和出众的智慧,更是建筑在“身体好”的基础之上的。时代不同了,现今的“身体好”需作全面的理解。包括体质强壮、精力充沛,对儿童来说还包括发育完好,例如该长到多高而未长到,也不算全面的“身体好”。  相似文献   

14.
《礼记.乐记》明确提出了“感物而动”这一命题,论述了客观世界对作者产生“感发”作用的理论。《文心雕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感物而动”的思想;然而,它更进一步揭示了文艺创作发生过程中“物”与“心”的“双向互动”关系.从“感物而动”到“心物交会”。关于文艺创作发生的理论得到了更为全面、深刻的阐释。《文心雕龙.物色》篇集中探讨了创作发生过程中“物”与“心”的关系,也讨论了描写物象方面“情貌无遗”的要求,而贯穿全篇的主线便是“心物交会”。这正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创作发生论的重要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将“人性”范畴界定为人的自然性,但这种自然性不同于庄子的“自然性”,董仲舒把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也论证为人的自然本性。善恶等人伦观念作为一种莱布尼茨意义上的“预定和谐”先在性地包容于人性范畴中,而后又展现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因此,将董仲舒的人性论概括为“天赋善恶论”,似乎更符合其原意。重视人的自我创造性与自我超越性,是中国古代人性理论一大特点,而这一点又恰恰正是中西人性学说的会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盛世修志”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前、激励未来。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来,在全国涌现出一股修志的热潮。被誉为“方志之乡”和诞生修志鼻祖的浙江省,修志之风更盛,省、市、县、区的方志和各种专志,早已琳琅满目。笔者孤陋寡闻,尚未有见到有为哲学社会科学撰写专志的。所以一看到这本装帧精美、资料翔实、体例完善,并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正是令人兴奋不已,这不是又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创举吗?  相似文献   

17.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是世界历史上的“地理大探险”时代,又称“地理大发现”、“发现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等。所谓新航路“发现”,是指欧洲人由欧洲经非洲直航至亚洲,但不等于亚、非之间的航路从未曾开辟,而中国郑和(1371—1433)所率舰队之七下西洋尤其不可忽视;所谓新大陆“发现”,是指欧洲等旧大陆生活者不知大西洋彼岸另有大陆,不等于该大陆无人居住,而“印第安人”正是古老“美洲”的旧主人。  相似文献   

18.
张华 《神州》2011,(5S):100-100
“数过”,是指批评人的过错;“奖长”,是指褒奖人的长处、优点,“数过”与“奖长”均是教育人的手段。但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褒奖、鼓励往往比批评更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有关古蜀的历史,历来云遮雾绕。例如《山海经》记述的“鱼妇”、“颛顼”,就见仁见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本结合考古材料,对此作了考证,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推测认为鱼凫族原是氐人,为炎帝族支,与颛项族处于同一时代。鱼凫族的徽记,主体形象应当是鱼,以捕鱼为主业。开明族应是鱼凫氏的嫡氏子孙,逃亡荆地,后返蜀治水,取代杜宇族而禅让复国。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09,(1):F0003-F0003
铜鼓历史悠久,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有声而得名。全县13.6万人,面积1548平方公里,辖6镇3乡4个国营林场,县城永宁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