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2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山东省日照市海曲墓地的三个墩式封土墓。其中的2号封土呈圆形,封土为堆筑而成,其内共有38座墓葬,有木椁墓和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漆器等。根据地层关系、墓葬形制、随葬品的组合与特征等推断墓葬的时代为西汉中期至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探讨出土汉代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本研究运用显微镜等仪器,对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出土几件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金饰片多镶嵌在漆灰层上的漆膜层中,银饰片和银构件多镶嵌在漆膜及漆灰层中;在金银饰与漆膜接界处有出于保护目的,且与周围图案相协调的描饰;金银装饰上的描饰与其周围的描饰图案融为一体。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因金银饰件面,与漆膜层面高低,分为\"粘贴\"和\"镶嵌\"两类,本研究样品中暂未发现粘贴工艺。结合现代漆器装饰工艺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几件夹纻胎漆器金银的镶嵌工艺流程。本研究可利于汉代夹纻胎漆器金银装饰工艺的发掘、利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海曲汉代墓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的日(照)东(明)高速公路南侧,为了配合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年3~6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建设工程占压封土内的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田野发掘取得丰硕成果,一度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椁重棺、一椁双棺和个别无椁单棺墓葬。墓葬盛行设置器物箱,一般有头箱、脚箱或边箱,也有的头箱、脚箱、边箱齐备。木质棺椁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扣合,制作考究,棺内外髹朱漆或黑漆。有2座墓葬的木棺底板和挡板乃用整木凿成。规模较大的墓葬,椁盖板多两层,盖板上面铺设席子。死者头向明确的都向东。总体来看,一号封土内的墓葬规格高、保存好、棺椁最完整。二号封土平面也呈台状,面积约1600平方米,残高4.5米左右,清理墓葬36座,其中一椁双棺合葬墓2座,重椁一棺墓1座,单棺墓2座,其余一棺一椁。有5座墓葬设置头箱,1座有脚箱;附头箱和边箱者1座,有脚日照海曲墓地1、2、3号封土平面分布图考古新发现”之一。 一这次发掘共清理墓葬90座,其中砖室墓17座,其余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90座墓葬分为4个区域,其中1、...  相似文献   

4.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的发掘为当时重建中国古史添加了极为有力的新证据,直至今日其学术价值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漆膜的分析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在对19块残块样品结构、材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Haiqu07漆膜及现代生漆进行了分析。古代漆膜的红外图谱主要吸收峰和现代生漆的基本相同,说明漆膜结构的抗老化能力较强,具有超稳定性,且溶有颜料的漆膜的抗热稳定性高。本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漆膜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6,(1)
正玉器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玉料藏品非常丰富,而且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由于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开使制造,中国的玉器制作技法特殊而先进,造型纹饰典雅,内涵丰富而深蕴。玉器在中国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政治、文化、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上都发挥过其它艺术品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我国出土玉器最早的地方,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古老的村落,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10多件用玉器制作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
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曲墓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5公里处,2002年3~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墓葬86座,其中M106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出土器物丰富。该墓出土的漆器精美,多为银钼器,部分漆器嵌金,另外还出土有陶器、铜器、木器、竹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竹简上的纪年文字推断,该墓的年代约在汉武帝末年或昭帝时期。  相似文献   

9.
梁祝故里在山东济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新近出土的梁祝墓碑进行解读,结合清《邹县志》、《峄山志》对梁祝化遗址的记载,以及对今微山县马坡一带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的分析,论证了梁祝故里在山东济宁的史实。  相似文献   

10.
谈山东日照两城镇发现的烤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岱地区的陶箅是一种重要的炊食器 ,按功能可分为蒸箅和烤箅 ;从大汶口文化晚期始直至岳石文化 ,陶箅经历了其独特的发展演变过程 ;伴随着文化交流 ,陶箅也不断向外传播 ;陶箅的用途即为蒸食或用来烘烤肉类和鱼类等 ;两城镇烤箅的发现为研究海岱地区的古代饮食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山东商代考古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山东调查发掘了大量商代遗址,对商代考古、历史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张雪晨 《华夏考古》2011,(3):81-87,108
龙山文化是探讨中华文明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日照地区的龙山时代对于研究早期国家的起源极具代表意义,研究其发达的农业文明所衍生的饮食文化,可以对早期国家如何形成的探索进行重要补充。通过已知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结合民族学资料,本文对龙山时代日照地区的主食、副食、烹饪和进食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日照地区龙山时代的饮食文...  相似文献   

13.
汀祖位于鄂州市南约18公里,1987年元月,汀祖镇丁家坳村农民平整地基建房时,发现南宋纪年墓一座,鄂州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编号EDLM),出土的地券和梅瓶,为研究该地区宋代的葬俗及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金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统治者重视文治,设立国史院修史、记注院修起居注。国史院有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等职务分工,但国史院和记注院无专官,大都兼有别职。因涉及到国家机密,金朝起居注不甚完备,然而,终金一世,金朝修了多部实录,并两次编撰《辽史》,此外,还有译经所和益正院翻译或编撰一些史书。官方频繁修史,与统治者以史为鉴的目的及丰富的国家藏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宋代统治者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首次在路这一高层政区设立多个互不统属的机构,如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等,它们共同掌管一路内的各项事务。这些路级机构由于职权互相交叉,在地方管理中也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路级机构间互相监督、考核,联合行动与分部按察,长官互兼等。路级机构长官之间也因在同路为官,有或亲密、或交恶的私人关系。宋代路级机构间所确立的复杂关系,有效防范了地方分裂割据,推动了宋代地方事务处理的专业化,促进国家行政机器的正常运转。但同时也出现了机构众多,权力分散,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这表明政府在加强制度约束的同时,必须掌握好权力集中与分散的"度",同时提高为官者的素质,其中的利弊得失值得今人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和2004年4月,湖南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在古丈县河西镇燕子窝墓地抢救性发掘战国、西汉、东汉墓葬10座,共出土文物110件。其中M8出土的一套仿铜陶礼器,造型庄重大方,彩绘纹样繁缛精细,色泽艳丽,在本地所出的楚式器中实属罕见。M9和M10所出土的器物相似性,表明了在东汉早期竖穴土坑墓与砖室墓之间的并存关系。燕子窝墓地是一处西汉末到东汉初在当地享有名望的家族墓地,出土的部分典型器物,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典型器物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宋太宗与北宋初几部官修史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初年,围绕宋太宗即位称帝,皇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千古之谜,与宋太祖初年修史制度不健全和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几次组织修纂《太祖实录》等官方史料书有直接关系。为了显示即位的合法性,掩盖杀兄篡位,逼死侄、弟的罪恶,宋太宗不止一次地下手篡改史实,而史官们为了迎合皇帝的需要主动要求在官修史料书的过程中建立“纪草”、“进御”制度,进一步为宋太宗篡改历史创造条件。经宋太宗修改过的实录又被后人修入《两朝国史》、《三朝国史》等官修史料书,这些相互矛盾的史料被其后修撰的官修史书和私家撰述大量引用,以讹传讹,终成历史谜案。  相似文献   

18.
与现代论著主要论述宁夏泾源县的建置沿革不同,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泾源县治所从宋到清迁徙、废弃和复置的原因。北宋陇山东西两侧道路的变迁、金代陇山川原开发和陕西地缘格局转变、元明陕西政治交通格局变化以及清代安置回民,都对泾源县治所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秦洞庭郡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炳清 《江汉考古》2005,(2):74-77,81
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本文考论了秦洞庭郡的置郡年代、郡治、范围以及沿革变化,并认为后世史家所持的秦长沙郡其实就是秦洞庭郡。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缘起位于考古学文化边缘地带的墓葬,尤其是处于两个以上考古学文化交叉地带的墓葬,其文化因素大多比较复杂,其归属问题也多有争议。这一类墓葬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大量存在,对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变迁等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