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维东 《史学集刊》2006,(6):68-73,80
北魏孝文帝给高句丽王高云的诏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诏书于太和十六年九、十月份发出,要求高句丽派遣王弟入朝,高句丽最终顺从了北魏的要求。诏书内容可以弥补多件文献阙载的历史事件,可以藉此了解孝文帝精心策划迁都洛阳过程中对内树立权威、对外极力笼络的手段,对研究高句丽国情、魏丽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赵涛 《沧桑》2008,(1):20-21
孝文帝改革官制之前,北魏侍中之职多以皇帝宠信之臣担任,内侍左右,参与谋议。孝文帝改制后,门下省拥有了平录尚书事、下达诏书等职能。世宗之后,侍中仍多以皇帝亲信之臣担任,门下省仍拥有平录尚书事、下达诏书之职能,便形成北魏"政归门下"的局面,也容易导致侍中利用门下省之职能而擅权。  相似文献   

3.
江南 《文史月刊》2011,(6):73-73
齐景公酷爱养鸟。一天,管鸟的官吏烛雏不小心,让齐景公最喜欢的一只鸟飞跑了。齐景公勃然大怒,命令处死烛雏。齐相晏子听说要处死烛雏,赶忙跑去见齐景公:"大王,依我看,烛雏犯了三桩该杀的罪。请允许我一桩桩地说给烛雏听,让他死得心服口服,瞑目九泉之下。"齐景公说":好!"晏子走到烛雏面前,大声说:"烛雏,你知罪吗?你替大王管鸟,却让鸟飞跑了,这是第一桩罪。  相似文献   

4.
正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始诏天下用钱,这是北魏政权第一次公开发行货币,此时已经上距道武帝拓跋珪建立魏国近一个世纪之久。关于此次铸钱情况,史书记载较详,云:高祖始诏天下用钱焉。十九年,冶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通行之。内外百官禄皆准绢给钱,绢匹为钱二百。在所遣钱工备炉冶,民有欲铸,听就铸之,铜必精练,  相似文献   

5.
《文史天地》2009,(7):87-88
五代十国时期,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认34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等条件,换得耶律德光出兵帮他灭后唐。  相似文献   

6.
唐代官吏赃罪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炳金 《史学月刊》2002,(10):30-36
《唐律》中官吏赃罪相当于现代刑法中的贪污、贿赂罪。《唐律》规定了六种赃罪,除强盗和窃盗两种赃罪外,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和坐赃的犯罪主体均为官吏。另外,属于窃盗赃罪范畴的监临主守自盗主体也是官吏。《唐律》对官吏赃罪规定了广泛的范围和严厉的刑罚。惩治官吏犯赃是唐代以法治吏的重点,唐代对官吏犯赃采取从重惩罚政策。由于唐代官吏赃罪的以上特点,使它成为排除异己、打击政敌的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7.
翻开中国建立和完善法制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其过程坎坷而艰难。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钩沉抉微,我们又发现:历代开国统治者大都懂得“治乱世须用重典”。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下旨:官吏因贪赃受贿,一律处死并陈尸街头示众。到北魏时期,更明确规定了治贪条款:官吏“枉法十匹,罪之死刑”;  相似文献   

8.
明初的田赋仍是沿用着唐德宗以来的两税法。明太祖时田赋分为夏税与秋粮。夏税包括米麦、钱钞、绢三种,秋粮包括米、钱钞、绢三种,大抵以米麦为主,而以钱钞、绢为辅。明初两税,计凡每年收入麦四百七十余万石,米二千四百七十余万石,钞四万五千五百余锭,绢二十八万八千五百余匹。夏税秋粮之外,另有服役制度,服役方面分为里甲、均徭、杂泛三种。按户服役的称为里甲,其具体办法是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所余百户为十甲,每甲包括十户,设甲首一人,每年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十年轮流服役一次。按丁服役的称为徭役(均徭),其具体办法是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隙赴京师供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者以别田足之,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夫。临时供应官府呼唤而服役的称为杂役(杂泛),杂役名目繁多,且凭官府任意增加,不可计数。以上这些服役是明朝初期的规定。在最初还含有「右贫折富」的意味,惟自明英宗以来,不只此种差役逐渐加多,大中户勾通官吏把自己的差役转嫁到下户身上。而且官吏贪污之风盛行,苛捐杂税与日惧增,以致人民生活日趋穷困,高利贷乘机猖狂,结果使农村中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甚至一部分中小地主,就不得不相率拋弃了自己的土地而转为大地主的佃户,或流亡他乡。根据「明实录」记载,英宗天顺七年(一四六三)全国人口为五六三七万,而洪武二十六年(一三九三)人口为六○五四万,经过了  相似文献   

9.
北魏时期的腐败整治可谓是史上最严厉的。公元426年,太武帝拓跋焘视察关东,一次性免去十多名贪官的职位;事隔21年,公元447年他又处死一些“盗设军资”的贪官。但是太武帝这些杀一做百的措施根本无济于事。公元461年,文成帝下令禁贪,规定犯赃绢10匹以上者处死。献文帝甚至规定:受羊1头、酒1斛者处死。  相似文献   

10.
任城王元澄作为北魏重臣,与孝文帝及其主导的改革关系密切。他精于儒学,通诗文,与孝文帝意气相投;在孝文帝领导的改革中,他深受信任,于迁都洛阳、安定人心、推行汉化等方面颇有贡献;作为鲜卑宗室,他与孝文帝有着相近的文化认同,对孝文帝的改革有一种精神支撑力。两人既是君臣,又是知音、宗亲,这几重关系表现在家国、胡汉的纠葛之中,深深影响了北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永始三年诏书》册,为甘肃居延考古队一九七三年夏发掘汉代肩水金关遗址时,于烽台南侧堡屋(F_1)中所获,现总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此册乃是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七月戊辰日所下诏书及批转诏书的行文,内中又包含八月戊戍日丞相府的“补充”律令。出土时,共得十六枚,较集中地叠积在一起,编绳虽已毁无,但基本上保持册簿的卷束状,而下端被火焚毁,故每简下部皆有残缺,最长者残余22.5厘米,最短者仅剩9.2厘米。  相似文献   

12.
辽代重视用法律的手段惩治贪赃受贿的官吏,对官吏赃罪的规定和以赃罪治罪处罚的案例散见于传世文献中。辽代官吏赃罪可以归纳为以受贿罪论之"枉法受赇"、以盗窃罪论之"私取官物"和以索贿论之"利人误入、因之取材"三种类型,定罪也从贬官、免官到杖刑、黥刑、流刑、死刑不等,处刑严苛,廉察体系具有监、刑合一的特色,体现了北方民族的习惯法与中原唐律的逐渐融合。  相似文献   

13.
太和二十年底,太子拓跋恂图谋北奔,孝文帝将其废黜,第二年三月又将其处死。孝文帝很注重对继承人的汉化教育,但太子恂颇为抵触。不过,年仅十多岁的太子恂之所以如此反感迁都洛阳与汉化变革,主要在于代北保守势力企图利用其太子身份以制造武装割据和分裂,这是孝文帝所绝对不能容忍的。与此相关,太子恂之死也与一些汉族人士力图根除鲜卑保守势力复辟隐患的政治态度有关。此外,太子恂被黜也与孝文帝后宫中皇后更易及其斗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1859年10月,《旧金山快报并发表了一封特别的“诏书”,一个名叫约书亚·诺顿的人,宣布自己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他在诏书里这么说:“我,约书亚·诺顿,宣布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诏书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这份荒唐的诏书被富有幽默感的美国人刊登在快报头版上。从此诺顿开始了他对美国长达21年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始建国二年诏书”册所见诏书之下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近发表的额济纳汉简中,有一件“始建国二年诏书”册,①其内容涉及新莽分匈奴为十五单于、向边境大发兵、赦免罪徒等事,与《汉书》中《匈奴传》、《王莽传》之记载可相印证处颇多。该册书已残乱,但其下行文部分却相对完整,反映了这件诏书在西北边地逐级颁布的情况。现依据其  相似文献   

16.
元恪,鲜卑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高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四月,继元宏为北魏皇帝,年十六岁。宗室诸王专权,景明二年(501年)始亲政,立皇后于氏。正始三年(506年)对外用兵,但屡为南梁所败。以致财政困难,遂定价卖官,大郡二千匹,小郡减半,国政大坏。元恪佞佛,养西域僧人三千,并常给众僧及朝臣讲演经义。贵族仿效,佛教大兴。延昌四年(515年)元恪死,谥宣武帝,庙号世宗。曾用年号: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相似文献   

17.
秦诏版研究     
赵瑞云  赵晓荣 《文博》2005,(3):89-93
(上接上期)解读秦皇父子两千年前颁发的统一度量衡诏书,是后世了解秦度政改革的重要依据。千百年来,人们为了正确解读诏书内容,发生过各种争论,这说明弄通读懂诏书并非易事。从随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陕西长安掘得秦皇父子诏书时起,人们便围绕“铜涂镌铭二所”的“秦时铁称权”,展开了断句、解读工作,并相继出现分岐。例如,在解读诏文承相人名时,就发生“隗状”、“隗林”之争,后  相似文献   

18.
1859年10月,《旧金山快报》发表了一封特别的诏书,一个名叫约书亚·诺顿的人,宣布自己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他在诏书里这么说:我,约书亚·诺顿,宣布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诏书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  相似文献   

19.
侯卫东 《中原文物》2022,(4):120-125
巩县石窟是北魏宣武帝时期(483—515年)开凿的皇家石窟,此前的孝文帝时期此地已营建有希玄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至武平二年(571年)的20年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一次高峰。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至永隆二年(681年)的21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二次高峰,该时期僧人和本县官吏积极参加造像,一批稳定的本地平民信众成为持续造像的主力,龙朔二年(662年)《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及其造像是平民信众造像的杰出代表。《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追记的北魏孝文帝希玄寺初唐时期已不再运行,香火没有延续下来。净土寺是初唐时期巩县石窟区域内保有香火的佛寺,北宋后期成为皇家寺院,与希玄寺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拔毛者惩,碰根者罚“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这是1368年明王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反复告诫官吏们的一段话。但有的官吏偏偏置若罔闻,“拔其羽”者有之,“摇其根”者有之。对此,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非惩治不可:“养粮莠者害嘉谷,赦有罪者贱良民”。1369年,他便对群臣宣布要“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于是,一场历史上仅见的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逐渐展开。开国初,两浙、江西、两广、福建的地方官因贪污被杀的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