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穆姓溯源     
穆姓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姓氏 ,这表现在穆姓得姓历史悠久 ,历史上名人辈出。但有关穆姓起源及发展的资料却有些凌乱 ,曾有朋友问及穆姓的起源及发展 ,笔者当时无法回答 ,以后经过搜寻 ,得到了一些资料 ,现将这些资料汇集成此文。寻根问祖“穆”字的意思是严肃、壮美、淳和 ,常见于古代书籍中 ,如《诗·周颂·清庙》中的“于穆清庙” ,《诗·大雅·民》中的“穆如清风”等。由“穆”字组成的词同样具有严肃、壮美、淳和的意思 ,如穆穆意为端庄盛美的样子 ,穆若意为和美的样子 ,穆静意为安靖 ,穆远意为淳和深远 ,穆耀意为祥和光明 ,穆清意为…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基督教大规模地传人中国,大致可分为四次:第一次在唐代,被称为“景教”,即基督教中被视为异端的聂思脱里安派,现存实物有明末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第二次在元代,被称为“也里可温教”(蒙语,意为“有福缘之人”,此教亦称十字教),即天主教的芳济格派与多明我派,这些修士曾以教皇的使节身份来华,其中主要有柏朗  相似文献   

3.
“直贡”是地名,又译“止贡”、“枳孔”等,《明史》等汉文史料写作“必力工”,位于今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境内,地当拉萨吉曲河上游的秀绒河畔。 1179年,帕珠噶举的创始人帕珠·多吉杰布(1110——170年)的大弟子之一仁钦贝来到直贡地方,从木雅·贡仁的门徒手里接收了一座小庙,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直贡替寺,从此兴盛发展起来的教派称为直贡噶举派,是达布噶举“四大八小”之一小派。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月”被文人墨客所钟爱,或因之而寓以意:“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纱”;或借之而寄以情:“海上明月共潮生”,“别时茫茫江浸月”。但各人各爱好,“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于是月也就显示出姿、色、声、味、情、意的万千变化来。今年金秋笔会120篇获奖作文中就有40篇写月,可见今天的年轻人是同样爱月的。这里发表的6篇都是写月诗情画意,抒情春风扑面,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月·月夜·四季曲》是一篇情采  相似文献   

5.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10,(6):89-89
噶举派 “噶”,特指师长的言教;“举”,意为传承,合译作“口传”。此派尤其重视密法修炼,强调师徒口耳相传,所以称为“噶举派”。  相似文献   

6.
噶当(bka gdams)派,亦译作迦当派、甘丹派等。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早出现的一个教派。西藏佛教宗派的名称,一般以寺院名称和地方名称命名者占多数,也有以所传教法或其特征命名的。噶当派是以其所传教法的特征命名的。“噶”为佛语,“当”为教授或教诫,噶当派认为,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言语,应该不分优劣、不作取舍地把一切言语作为一个人成办佛道的教授,不折不扣地付诸实践,故称为噶当、意即“佛语教授”。  相似文献   

7.
《蒿庵集》《蒿庵集》3卷,是明清之际的经学家张尔岐的一部诗文集,收文72篇,铭1篇,诗13首,词2首.全书约94000字.张尔岐(1612—1678),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诸生.父殁,取《诗·小雅·蓼莪》之义,号“蒿庵”以志痛.入清后弃举子业,绝意仕进.交遊多敦品笃学,不关心世  相似文献   

8.
一部奇特的藏文经典这部经典无论是书名、内容,还是在西方的影响都十分独特。《度亡经》是古代印度的一部经典,系8世纪莲花生时代创作,传入西藏,被翻译成藏文,名《中阴闻教得度》,朗达玛灭佛时被埋藏于地下,成为“伏藏”,后由仁增噶玛宁巴从色丹河畔的甘布达山掘出。20世纪20年代,藏族喇嘛卡孜·达瓦桑珠和美国学者伊文思·温兹合作将其翻译成英文,名《西藏度亡经》,传入西方,成为在英语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最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典,西方人由此窥见了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之一斑。可以说,《西藏度亡经》的翻译和传播是东西方文…  相似文献   

9.
桂·枫·卡茨拉─—日中之间植物名称的认定[日本]寺井泰明一《古今集》中有这样一首诗:“月桂逢秋亦彤色,光华映寒宫”(壬生忠岑)。一般认为其中的“桂”,便是被称为“卡茨拉”的落叶乔木,因此,对这首诗有如下的解释:“或许是因为生长在月亮上的叫作桂的大树,...  相似文献   

10.
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讲东汉王朝与贵霜帝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两个颇为重要的论断:一是公元90年“班超迫使贵霜王迦腻色迦正式承认臣服于汉帝国”;另一个是“迦腻色迦统治的末期,东土尔克斯坦的最重要城市国家——疏勒、莎车、于阗都被并入贵霜强国的版图”。这两个论断在其他国家学者如拍西·塞克斯(Percy Sykes)、达尼(A.H.Dani)、恩·克·辛哈(Narendra  相似文献   

11.
~~技术时大伤脑筋。7或以为“推”即“椎”,为锻打之意。“推”字和“椎”字古书中常互通假 ,如《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曰 :“推 ,俗读作椎。”《后汉书·韦彪传》注引《苍颉书》曰 :“椎 ,锻也。”《庄子·列御寇》注曰 :“锻 ,椎也。”“推处”,意为剑身中被锻打之处。旧剑长年使用 ,锻痕消去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考虑有一定道理 ,可备一说。所以本段的意思大约为 :剑身表面无戗磨 (锻打 )痕者为故器。《吕氏春秋·别类》曰 :“相剑者曰 :白 ,所以为坚也。黄 ,所以为纫 (韧 )也 ,黄白相杂 ,则坚而纫 (韧 )也。”此段文字中的“黄”…  相似文献   

12.
《方望溪先生全集》卷三《先天后天图说》:风阴气,位西南,而苏息长养,发用于春夏之交;山起西北,而脊脉皆东北行,其中鸟兽胎育,树木蘖··,多在冬春之交,盖山气之萌养也。“蘖”一词不可解。方苞作为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家,语言古朴,好用先秦词语。考察先秦古...  相似文献   

1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群众中,能主持祭扫活动和熟悉掌管彝文文书典籍的人,称“毕摩”。毕摩,是彝语音译,汉语意译“毕”是举行仪式活动时祝赞诵咒之义,“摩”意为长老、老师。关于毕摩在彝族古代社会中,曾经是一个高贵的等级,世代承袭。它的来源和产生,根据彝文《百解经·献洒章》记述:“昔日无家把,且无稼稿时,翠绿触头映,蔓草杂铝生。树头藤萝结,路上草缠叠。昆仑门不通,日出光不明,月出光不明。道路不通达,官临令不行,吏至不理政。天遣毕摩降,清理此率障,自此官分行,吏临政事清。树带藤萝断,路上蔓草断。日出光且…  相似文献   

14.
春秋之际,雄踞于长江下游的吴国,以其兵器制造之精良而冠于诸侯。《战国策·赵策》云:“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此处,《荀子·强国》、《考工记·有章》、《史记·吴太伯世家》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俱有对吴国青铜剑的赞誉之载,可见吴国之剑在其时声闻遐迩,名噪一时。  相似文献   

15.
魅力四射的神秘之地沙姆·沙伊赫位于西奈半岛南端,曾经是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军事据点,现埃及。以旅游度假闻名于世的沙姆·沙伊赫有南北两个区:北部的纳阿玛湾(沿用以色时期的名字,埃及人把这个地区称为“马里那”)距市中心约7公里,是休闲、购物的好处;南部市区称为沙姆,以马耶湾著称,游人可以在此尽情地潜水、冲浪等。在沙姆·沙伊赫,以马里奥特海滨饭店和伊拜罗饭店为代表的高档消费场所,每昼夜费用在100~250美元之间不等,这类饭店的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游客能够享受到周到服务,欣赏高雅的异域艺术的精华;也可以通过房间的阳台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的文献。《诗经·大雅·民劳》说:“民亦劳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说的”中国”,是指京师(京都或首都)。《尚书·伴材》说:“是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这里说的“中国”有广泛的意思,泛指凡是天子(皇帝)统治的地区,都称为“中国”。在古代,“中”是指中土、中州。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治邑,以它为天下中心,称为“中土”。所以,古代“中国”一词是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古时中原地区的人,自认为是居住在衣冠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后来人们把“华”…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十册点校本《史记·货殖列传》(第十册)将下面一段文字如此点断: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誇矜执能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若照此点断”则“而心誇矜执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二句百思不得其解,实在难以释通。渐,沾染,影响也。言“俗之渐民久矣”,既符合古汉语语法之常理,又释之通顺,若言“使俗之渐民久矣,则句式古怪而难以释读。还是高振铎、张家瑶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经过认真思索后重新加以点断,将“使”字上读为:而心誇矜执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前句意为:人们的心被矜誇自负、有势力、有能耐的荣耀所驱使(意即人们都追求这些东西)。后句意为:世俗之风影响人民已很久了……“心……使”的句式,即“心为……所使”之意。因此笔者也觉得“使”字上读较为妥帖、确当。  相似文献   

18.
注《尔雅》之孙炎有二,出于郑门者,为魏之孙炎(字叔然)。关于孙炎的师承,历来有两种意见。其一,孙炎为郑玄再传弟子。胡元仪,《北海三考·师承考》次孙炎于再传之列,《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亦云:“郑君虽未注《尔雅》,而得再传弟子孙叔然之注,正可补其未逮。”张舜微、王利器两先生亦主此说。其二,孙炎为郑玄的弟子。持此说者为郑珍,其《郑学录·弟子目》列孙炎于王经后,宋均、程秉前。我们同意后一种看法,理由如下: 第一,对《三国志》中孙炎的原始记载处理不同。《三国志王肃传》云:“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和《三国志》于地名标点因地理统辖关系不明而误断多处,现摭拾四则如下。1.《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集解引韦昭曰:“句章,东海口外州也。”按:“句章”后不该断开。该句意指句章东海口外州为甬东,断开则误为东海口外州为句章。集解所引当出自《国语》注。《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韦昭注:“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也。”《左传》哀公二十二年作“甬东”,杜预注:“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2.《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引《献帝春秋》曰:“孙策率军如闽、越讨朗。朗泛舟…  相似文献   

20.
玛尼石     
凡是到过西藏或藏区的朋友们,一定会在当地的山口、关隘、江畔、村落、牧场乃至天葬场附近,看到过一座座以石块垒置成的朴素祭坛——玛尼堆,藏族称之为曼扎(意为曼陀罗)或石供。玛尼堆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垒集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