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6,(3):91-91
藏族面具化的基本特点,从史诗《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的议事会,藏区苯教寺庙建筑发展述略,富有特色的康巴藏区“侠盗歌”  相似文献   

2.
<正>西藏地处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三面环绕着巍峨山脉,地貌壮观,资源丰富。在古代西藏,只生活着少数顽强的藏族游牧部落,他们的居住区域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古代藏族人民一直遵循本土原始宗教(苯教)的古老习俗,崇拜各种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创造出了大量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艺术,他们的主要居住区域分布在藏西(阿里)、后藏(藏)、前藏(卫地)、藏东(康区)和东北藏区(安多)。这些地区相  相似文献   

3.
藏族传统文明包括藏族传统生态、藏族原始苯教生态观和藏传佛教生态道德等传统伦理道德与行为模式。藏民族在生态之间相互依靠、生存、发展,也好似藏区生态持续保护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郭敏丽 《攀登》2010,29(5):111-116
藏传佛教是源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以后与当地原始苯教斗争融合产生的。由于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和以活佛转世、政教合一等为特征的宗教体系。这些特征与藏族全民信教的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使藏传佛教在藏区社会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藏族的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都认为藏族文化跟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把藏族文化跟佛教文化等同起来,则是明显的谬误。 藏族的历史纪年跟汉族相同,都采用十二种动物来纪年。这些动物里唯有龙不是人世间实有的动物,而是人的观念的外化,或者说人用想象创造的,故可暂名之为“龙的文化”。 “龙的文化”似乎跟佛教没有亲缘关系,而跟原始苯教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苯教的龙 信仰万物有灵论的苯教,把宇宙间的高等动物分为三类。地上的人,山林  相似文献   

6.
甘肃藏区地处甘青川交界的“卫藏通道”的腹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这一方土地的藏族人民,在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它在人们的观念形态的这个文化层面上反映了各地的历史传统、心理素质、审美意识等各不相同。但甘肃藏区由于地理、气候、生产条件的不同,历史传统习  相似文献   

7.
吐蕃钵阐布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钵阐布起源及其音义佛教传入藏区之前,藏区的原始宗教是苯教(bon)。7世纪中叶,佛教正式传入吐蕃,松赞干布(弃宗弄赞,617—650)命能臣图密桑布札创制藏文。为加快佛教的传播,松赞干布下令  相似文献   

8.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藏族神灵禁忌是在原始宗教苯教影响下形成的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既有积极的辅助功能,也有消极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藏族神灵禁忌是在原始宗教苯教影响下形成的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既有积极的辅助功能,也有消极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俞春荣 《丝绸之路》2009,(16):64-65
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传人我国藏区后与藏族原有的苯教长期斗争、互相融合后形成的。藏传佛教发端于公元8世纪,到9世纪中叶,朗达玛赞普灭佛兴苯,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走入一个低谷。10世纪后期,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藏传佛教又开始在藏区复兴。11世纪中叶开始,藏传佛教各教派开始出现,到15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藏传佛教发展到后期可谓教派林立,主要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教派。  相似文献   

11.
藏药浴     
药浴法植根于藏族人民的沐浴传统和苯教净身仪轨,深受藏传佛教信仰观念的影响,既体现了各地长期使用温泉浴身、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藏医学(索瓦日巴)与药浴法藏医学索瓦日巴(意为“调养的知识体系”)起源和根植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特色医药,是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中的医方明,是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屹立于民族医学史的丛林中。  相似文献   

12.
“边茶”的概念“边茶”是内地销往藏区的专供茶,其叫法很多,有“西番茶”“乌茶”“马茶”等多种叫法,但在民间最普遍的叫法为“藏茶”。它早期始于唐代,到了元代,松潘、黎州、雅安地区藏族所需的茶叶已单独形成一个种,  相似文献   

13.
藏族的山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族地区,不论是苯教信徒,还是藏传佛教信奉,一般都认为神灵聚族而居,且多在高山之巅盘踞。所以藏区境内的高山便成了神话中山神的住处。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这些山神不仅各有各的来历,而且还各有各的形象和作用。膜拜它供奉它,它就能让你心想事成:长健康长寿、小伙子更帅、姑娘更美丽、放牧牛羊成群、务农人寿年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在藏族的苯教文化中,冈底斯神山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俊美奇险的山形以及宗教、历史、神话和传说所赋予的神秘感,使冈底斯山具有了强烈的感召力、诱惑力,对它的崇拜和祭祀,已经成为千百年来藏族永恒不变的情结。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外地人眼里,西藏是一个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地方。每次到内地去,总有朋友问我拉萨都有哪些旅游景点。而每当这种时候,在我脑海中首先闪现的肯定是气势恢宏的寺院形象。众所周知,藏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传入藏区后,几经起落并与藏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融合,最终在雪域站稳了脚跟,形成了独具  相似文献   

16.
青海卓仓藏区泛指海东地区的乐都、平安、民和县的藏族地区。该地区的藏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农为生,因此其生活、婚礼等习俗有别于牧区藏族,更具有传统的文化特色。说亲时代虽已进入21世纪,但卓仓藏区的大部分地区的说亲定婚,仍离不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  相似文献   

17.
试论藏区部落习惯法的文化成因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与人类共生的现象,“是一种最富有弹性的社会要素系统”①,就宏观而论,它可以大到与人类文明等量齐观;就微观而言,它可以小到一条规范、一种礼仪。我们所要讨论的藏区部落习惯法,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它是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藏区部落习惯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藏区部落整个社会大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这种大文化圈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质,对人格转型产生无形影响的潜性文化的一种。因此,我们研究藏区部落习惯法,就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藏区社会大文化圈内进行剖析和审视。一、藏区部落社会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8.
李鸿鸽 《神州》2011,(11):26-26
藏族在很久之前就有了白石崇拜的文化,墙面、房顶、窗台等能够供奉白石的地方都供上了白石,白石是保佑他们的天神,自然而然的成为藏区最美的颜色.  相似文献   

19.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沉淀于藏文化中的苯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属象雄文化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系统苯教两部分。原始苯教是古代青藏高原各民族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因其特征同萨满教有某些相同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