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千多年前一直流传至今,对神的崇拜、模仿、祈福,印度教湿婆众神的大耳、印度佛教佛的大耳,在其信仰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敬神敬佛的同时,由崇拜开始模仿神与佛的大耳,于是在"敬神、敬佛、崇拜、祈福、大耳有福"的思想引导下逐步形成了我们的大耳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千个母亲,便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都是一样的情怀。——题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有泪水……”静谧的夜空从远处飘来流动的音符,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扉。我翻身坐起,看窗外披着月色的树枝在微风中摇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喃喃自语……前年的一个夏天,母亲被别家的狗咬伤了。当时父亲正在外地打工;我在离家六十多里的县城读书,每月才能回家一次;在家读小学的弟弟还不懂事。母亲硬是咬紧了牙关,没向任何人透露半分。直到我放假回家,才看到母亲的半截大腿竟肿得紫黑!我目瞪口呆。我坚持要拉母亲去打…  相似文献   

3.
黄群 《世界遗产》2011,(2):54-57
处于蒙昧状态的祖先们,无法解释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旦夕祸福等,便有了对神灵的虔诚和对鬼怪的畏惧.为敬神驱魔祈福,便有了面具.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所有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是“洛萨”(新年),“洛萨”为藏历新年初一。由于藏历历算的特殊,每年的新年与阳历相比较,差距较大。但一般来讲,每逢藏历“新年”几乎是在开春之际。哈勒在他的《西藏七年》中写到:“眼看春色满园。三月已经来了,本月四日起便是新年节庆——所有西藏节日中最大的一个,一闹便是三礼拜”。尽管藏历“新年”是最为重要和最为隆重的节日,但是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不同,西藏后藏地区和一些农区和牧区并不会由于新年的到来而重视这  相似文献   

5.
“丫儿,最近天冷了,出门的时候多穿点衣服。”“丫儿,不要再看电视了,快点写作业。”“丫儿,不要光吃肉,多吃点青菜。”“丫儿……”“够了够了够了!”忍了许久的我终于不耐烦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已经上初三了,我会处理自己的事,你不要烦我了!”我冲着母亲大吼道,这是第一次,母亲静静地站在那里,诧异我如此的反应,呆呆地看着我。这一刻,我悔了,后悔自己不该讲那样的话。我们都沉默了,一分钟,仅仅一分钟,母亲就打破了沉默,开始了她一贯的“怨天尤人”,怨自己教不好女儿。  相似文献   

6.
八廓的节日     
拉萨城是座节日的城市,不能说每个节日都在八廓街进行,至少大多数节日都跟八廓街以及这条街上的大昭寺有关系。藏历正月初一,拉萨城的男男女女,天不亮就起来敬神朝佛。人们揣着酥油灯盏走上八廓街,走进大昭寺。一时大街小巷,人流涌动,酥油灯闪闪烁烁,似天上的繁星。  相似文献   

7.
南北过大年     
“天涯共此时”。过年的另外一大魅力在于它的地域差异。中华各地过年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黑土地上的雪原民俗、黄土地炙热的年味,或是江南水乡的脉脉温情、闽台沿海的妈祖盛典,可谓“年”之极致。更难得的是,南北过大年,却共奉“敬神祈福、礼天事人”的古训,溯古追风,获得内心的圆满和新的动力,完美地结合理想和现实去追求更好的人生。这才是中国年最大的魅力、最大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西洛  张鹰 《中国西藏》2003,(5):51-53
每年的藏历八月,扎什伦布寺都要举行隆重的夏季法会西莫钦布、日喀则地区远远近近的憎俗民众在这时都会聚集扎寺,观看法会的神舞羌姆,祈福去灾。羌姆,又称金刚神舞,通俗的说法叫“跳神”。这是藏传佛教喇嘛们表演的宗教舞蹈。它是一种密宗仪轨,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经过密宗灌项的特定憎人才能表演。  相似文献   

9.
一、巴松转湖节 巴松湖又叫“错高湖”,藏语称“札松错”或“巴松错”,意为“三座岩石山下的碧湖”。由于巴松湖被当地人视为“神湖”,所以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里每年有规模较大的两次转湖节,一次是藏历元月十五日,另一次为藏历四月十五日。 藏历元月十五日那天,来自此湖附近各村庄的僧俗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在湖上游的错高村大坝子上,诵经、祈祷、燃烧“桑”(烧香柏枝、酥油、糌  相似文献   

10.
登山     
这是我和父母游黄山的第二天。可今早,我们只能于坐在山下的旅馆里。因为外面不属我们登山的人——瓢泼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水流成河,聚集在低洼地带,形成一个个泥水坑。天空中,云低得好似要把房子压塌了。空气中弥漫着水气,时不时地还夹着阵阵雷声,令人觉得眼前的黄山望而生畏。“唉!这地方已有一个月没下雨了,可偏偏在我们登山之时下雨,真是倒霉!”父亲气愤地说。“就是,这老天爷也真是不尽人情,我们的出游计划全泡汤了!”母亲附和着说。顿时,全家游玩的快乐被这一阵不知下到何时  相似文献   

11.
酣醉藏历年     
戊寅年的春节余喜未消,我们又迎来了藏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藏历土虎新年。 今年的藏历年已是我在那曲度过的第十个藏历年了。每逢藏历年,都使我激动、愉悦、难忘。而最最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我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藏历年。 那是一九八八年的藏历初一这天。清晨七时许,我  相似文献   

12.
藏历火鼠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997年2月6日),楚布寺举行年终最后一个大型佛事活动——“古朵”大法会。其实是宗教法舞大会。“古朵”意即: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除夕前一日抛送的驱魔送祟的食子。参加跳神的僧人近百名,他们面带动物、厉神等色彩各异的凶相面具,手持兵器或法器,围绕跳神台正中安放  相似文献   

13.
“初三日起,三大寺喇嘛(僧继下山,入拉萨市。自藏历初五至二十六日,为喇嘛传召之期。在此期内,拉萨之行政、司法各权,改由哲蚌寺之铁棒喇嘛负责执行,政府机关一律停止办公,三大寺及拉萨附近各寺僧众,约二万余人,须于初五以前,集中拉萨”(朱少逸《拉萨见闻录》)。新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珍藏     
母亲30岁时才生我,我想我们之间隔着的远不止是几十年的岁月。母亲是家族中公认的“演讲家”,却从未像美国式的母亲那样表达——“我爱你!”,我也不曾与母亲谈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母亲的争吵日益频繁,开始抱怨她的不讲理,厌烦那永无休止的唠叨。我讨厌回家,开始了住校生活。  相似文献   

15.
我与洁若     
严格地说,我应该是个贵州“姑爷”。因为我夫人文洁若的祖籍是贵州。我同文法若的姻缘是从文字之交开始的。她找我润色一篇译文,因而相识了。我们很快就相爱了。当时,我们常常在北京文化宫前院一座小亭子的石阶上交谈,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她那时有慈祥的妈妈和两个弟弟。大姐在海外,嫁了位美国农学教授;还有一位就是卧病在床的三姐。她说:“三姐是我的生命。”这话重得当时使我大吃一惊,后来证明事情确实是如此。于是,我告诉她,我也有位姐姐——大堂姐,但她是我半个母亲。我十岁上丧母,妈妈生前一直在外拥工,所以全靠这位老姐…  相似文献   

16.
难得有闲暇之日,我和同伴从九江乘公共汽车到莲花洞,要从这里步行登山,以实现心中久已立下的“登匡庐,览奇景”的夙愿。 下车后,我们向当地的一位老乡请教登山路径。老乡把我们打量一番,说:“从这里登庐山要走18里地,尤其是还要经过好汉坡。你们——困难啊!” 老乡的语气和神情告诉我们好汉坡一定非常艰险。可是,不领略一下它的险峻就收兵吗?不。  相似文献   

17.
张子静  季季 《湖南文史》2012,(10):10-13
张爱玲曾在1944年5月发表的散文《童言无忌》中这样描写她唯一的弟弟:“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名叫张子静(1921—1997)。张爱玲辞世之后,有感自己“风烛残年、来日苦短”的张子静,决定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写出来。在文章中,张子静真情回忆姐弟往事、家庭变故、人世沧桑,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请先允许我讲一个故事。在丹麦历史上,有一对兄弟科学家,哥哥尼尔·波尔是物理学家,外向,善言;弟弟哈洛·波尔是数学家,内向,拙于言辞。他们是亲兄弟,又是好朋友。一天,哥哥尼尔建议他俩来个互相揭短,他觉得这个很好玩,弟弟哈洛听了说:“噢,这我可办不到。”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我快乐吗?”弟弟只好说:“那你先说吧。”哥哥批评弟弟道:“你总是太内向,不爱说话,没人知道你的细心、关怀……好了,现在你可以损我了。”  相似文献   

19.
我祖籍山东滕县(今滕州市)南沙河镇,1944年2月出生于上海,家中排行老大,有三个弟弟。母亲是河南开封人,善良内秀,有深厚的家学渊源。  相似文献   

20.
她虽然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家产,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但她却以勤劳、善良、贤慧之美德,哺育了一位世界名人,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和罗罗是‘一奶同胞’!“罗罗,就是我的弟弟华罗庚!我们家里人都喜欢这样叫他。“我母亲就生了我们俩。“我比罗罗大三岁。”前不久,我登门拜访了已故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她向笔者侃侃谈起他们生身母亲的往事……“我母亲的老家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我妈18岁那年,与我父亲华瑞栋结婚。“我姥姥家比较穷。小时候,我妈带我去过姥姥家。她的住房很破旧,下起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