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族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噜”(静态的歌)和“卓”(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举世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鼗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相似文献   

2.
有如藏族人民称迪庆、丽江为“香格里拉”,傣族人民称他们的家园为“西双版纳”,彝族人民称他们的发祥地红河之源为“额骨阿宝”,意为“弯弯曲曲的一条大江的父亲”。由此开始的红河,从云南到越南,流淌出一部天人合一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民歌藏族山歌藏语称“鲁”或“拉鲁”、“勒”等,是人们在山野间、草原上自由演唱的民歌。广泛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肃五省区的藏族地区。  相似文献   

4.
《文史月刊》2013,(7):2-F0002
“果卓”的藏语本义是“圆圈舞”,汉语称“锅庄”。作为藏族传统的舞蹈文化,以其神奇瑰丽、魅力弥久,深受藏族人们的喜爱和外来各民族、各国家人们的青睐。是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最为古老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辛梓 《中国土族》2004,(2):27-29
藏族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绘画的趣闻轶事。这些趣闻轶事既反映了藏族人民创造精神财富的聪明才智,又可以看出藏族绘画的起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能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智慧,给人以鼓舞。在这里,笔者想从如下几个侧面做点介绍: 趣闻之一:牧羊人首创绘画的传说 长江源头的通天河畔有个草原名叫“梅朵隆洼”,翻译成汉话就是“花的草原”。据说古时候这片草  相似文献   

6.
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也是民间体育形式。据考,起源于原始部落时期。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木鼓或皮鼓,另辅以锣、钹、唢呐、二胡等。表演时,舞者以尺许木棒或徒手击鼓,也有他人击鼓伴奏的。舞蹈动作多模仿种田、插秧、晒谷、织布、挑花、淘米、梳头等生产、生活动作,还有模拟猫儿洗脸、狮子滚球、猴子戏鼓等及表现武功健身的翻跳滚打、推挡擒拿等。苗族鼓舞舞汇丰富,种类繁多,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并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跳年鼓舞”、“踩鼓舞”、“略高斗”(汉语称“木鼓舞”)、“简子鼓舞”、“团圆鼓舞”、“凤凰鼓…  相似文献   

7.
藏语中“卓玛”意同仙女,源自一个美丽女神的传说,是对藏族年轻美丽女子的爱称“响箭”是工布藏族最具民族特色体育竞技项目,也最能体现男性的阳刚力量。 因此,每年在林芝桃花节上,“工布卓玛评选”和“响箭比赛”都格外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传统藏棋     
这是一种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娱乐用具。这一娱乐的形成和发展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不敢妄下结论,但是只见到五百年前撰写的藏族历史书籍中称其为“赤”或“折”,是“男儿九种竞技”中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原古人相互追逐和降伏凶猛野兽,还有人类步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斗争等。这一娱乐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卫藏地区称之为“王棋”或“围王棋”,后藏地区称为“虎羊争斗”,在安都地区称其为“定棋”。下面就略谈卫藏地区的王棋。  相似文献   

9.
舟曲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的一个支系。舟曲,藏语意为“龙水”。当地藏族也称博峪藏族。在明清时期,舟曲为卓尼杨土司领地。50年代后由县辖管,1955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改设舟曲县为迭部县,1962年又恢复舟曲县,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白龙江上游高山深谷地带,南部与四川南坪县接连,名风景区九寨沟就在附近的南坪。这里森林茂密,山峦起伏,  相似文献   

10.
常清民 《旅游》2000,(10):44-45
“采花节”是甘肃甘南博峪藏族人民夏季里的一个重要民间节目,称其为博峪藏族是因为它有别于青藏高原的安多藏族,近似于四川九寨沟地区的白马藏族,但又不完全—样,它有自己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服饰和生活习惯。由于地域偏僻,远离都市、加上交通不便,知道博峪藏族的人很少,能够亲眼目睹这个民族风采的人就更少。这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1.
牦牛.藏语称其为“雅克”.国外根据藏语发音通称为“yak”。在青藏高原.牦牛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家畜,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从头到脚.从生到死都在藏族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牦牛更在藏文化中被视为英勇的象征.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符号。  相似文献   

12.
日喀则郊区的色玛“卓”多吉色玛卓是日喀则城南约10公里处色玛村的一种民间舞蹈。“卓”藏语意为舞蹈,这里指鼓舞。它是西藏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卓舞最早起源于工布(今林芝)地区。据传说,当年兴建桑耶寺时,白天人垒墙,夜晚鬼拆墙,寺庙无法...  相似文献   

13.
在藏区,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古老而深受喜爱的曲艺演唱,藏族称“折嘎”,意为戴白须面具的和善老人、喜庆之时的吉祥颂词者。从巫师表演到藏族曲艺这种曲艺形式类似汉族的“数来宝”,藏族取名折嘎,主要依据艺人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特别是手捧白米为主的五谷等道具为基础。据传这种表演形式起源于古代藏族氏族部落,是本教“法拉”巫师的一种祀神娱人的表演,后来与内地街头民间艺人杂耍相结合,并经藏戏创始人汤东杰布的改编和历代藏族民间艺人的创造、加工,逐渐演变成今天这种独具风格和特色的藏族曲艺。这种说法是否有据,有待考查,但…  相似文献   

14.
对于藏民族来说,牦牛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藏族之所以称牦牛为“宝贝”,是由于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浑身是宝,每一宝都又无私地赐予了人类。它的馈赠惠及高原人类的衣、食、住、行、运以及烧、耕.医、娱、用等方面。可以说从出生到死,贡献了一切。  相似文献   

15.
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西端之间,有一片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好一派人间仙境。很久以前,藏族的先民便来此定居。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但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很多藏族文化的遗存。这里人把山口称作“拉”,把湖称作“措”;这里有吟唱《格萨尔》的艺人;这里的居民,仍然保留着喝酥油茶、吃糌粑的习惯;这里的人民把雍仲作为自己的民族符号……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人们称它为“小西藏”。  相似文献   

16.
藏族“鄂博”祭把文化陈伟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_二期上发表文章说、在藏族聚居地方的山顶路口常可以看见一种特殊的用来祭把神灵的石堆,L面插有嘛呢旗杆,旗#门二挂有经幡和五色彩线,有的还挂哈达和白色羊毛作祛邪饰物。这种地方人称“鄂博”,藏语称...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省北部平武、甘肃陇南部落的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生活着一个总人口只有1.4万多人的神秘而独立的民族——白马藏族。白马人的聚居区和藏族的聚居区在地缘上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加之部分白马人会藏话识藏文.所以就把他们划归了藏族.并历史地沿袭了下来。又由于他们崇尚白色.大都敬奉白马神。好多部落就以“白马”为图腾。白马藏族就成了他们的自称。由于他们长期居住在宁静而相对偏僻的山寨,所以至今依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他们崇拜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奉动植物为自然神灵。还有独特的穿衣服习俗……  相似文献   

18.
帕雄热巴节     
帕雄是个村名,它位于波密县境内的帕隆藏布河之源头曲宗藏布河之东岸,距波密县城约60公里。该村是只有30多户、280多人的小村庄,但它却有一个在当他颇有名气的民间传统节日即帕雄‘热巴”节。“热巴”藏语字面意为“穿布衣的人”,在这里特指藏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一铃鼓舞。这是一种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族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帕雄热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该村老人们说,这一节日起源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拉日巴及其徒弟日琼巴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文革”后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藏族分布在西藏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自称“博巴”。但在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称谓,如阿里人自称“兑巴’、后藏人R称“藏巴’、前藏人自称“卫”、昌都以东的人自称“康巴”,还有“安多吐”,“喜绒哇”“工布哇”等等。虽然分布地域广,但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个整体,认为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生命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观念为藏民族所认同,他们心目中普遍存在着生命“轮回”的观念,相信人死后会再投生的。所以,他们对逝者都很恭敬,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习俗加以安葬…  相似文献   

20.
郎木寺是一个迷人的地方、醉人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它被人们誉为天然藏族民俗博物馆。 郎木寺位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的交界处。“郎木”为藏语仙山之意,传说因其山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而得名。郎木寺为藏佛寺,寺后苍松翠柏,林荫深处有一虎穴,称“德合仓”,故该地全名叫“德合苍郎木”译为“虎穴中的仙女”。寺东有一红色砂砾岩高峙,虽然不算高,但很有意思,早晨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