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13世纪,藏区雕版印刷技术和藏纸制作技术发展后,藏区印刷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各地寺院纷纷建起了印经院。这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藏区七大印经院简单地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于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以及甘肃省甘南地区的藏民族来说,提及雍仲本教圣地墨尔多山不会陌生,因为它是雪域藏地称谓雍仲本教十三座著名的圣地之一。藏语称尼日,藏域伏藏四地之一,它的内涵和外延有着无限的神灵和令人生畏的法力。同时它又是几千年来西藏东部地区雍仲本教的大本营。著名的清代四大皇庙之一雍仲拉项寺,就座落在墨尔多山的脚下。清朝以后曾一度将它改成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寺院,现又改正为本教寺院。但是,不论它的派属如何变化,寺院的势力如何强弱,它留在藏区东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圣地之寺。如象藏学家常霞青所说:“雍仲本教,以及象雄文化在藏族先民中留下的文化心理积淀,不仅后来改造佛教成为藏传佛教,而且也是藏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原茵 《文博》2012,(5):92-96
本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照片入手,结合文献记载、遗存留藏等,稽考西安卧龙寺的创建时间、历史变迁及文化遗存,卧龙寺是西安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原上,藏传佛教发展了一千多年,在众多大大小的寺院里。我们会看到一个古老神奇辉煌宏丽的世界,看到藏民族独特的风情、优秀的艺术才华、非凡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性,高原寺院成为西藏文化的荟萃之地。藏传佛教寺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10到15世纪的500年中...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关帝文化传播和信仰的主要载体,关帝庙在我国分布最广、数量众多。关帝文化和关帝庙已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在我国以藏人居多,人烟稀少的西藏地区也有数座关帝庙,其中位于西藏定日县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岗嘎山顶,海拔4300多米的珠穆朗玛关帝庙,堪称世界最高的关帝庙。2012年6月16日,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胡德平来湖北省荆州市参加关  相似文献   

6.
南宗六祖慧能弟子释玄觉所作《证道歌》,以通俗的语言阐释永嘉禅观,在唐宋时期广为流传。敦煌文献保存有6个《证道歌》写本,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证道歌》版本,抄写随意,错讹较多;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是最早全文引录《证道歌》的传世文献。《证道歌》在北宋以后士宦文人间的广泛流传,与《景德传灯录》的入藏与刊刻密不可分;广州六榕寺存有宋刻《证道歌碑》,是现存唯一《证道歌》石刻,也是《证道歌》在两宋时期民间寺院传播的实例。本文再次探讨了敦煌本《证道歌》的作者、题署、抄写时间等问题,并结合传世文献梳理《证道歌》在唐宋时期的流传情况,同时对敦煌本《证道歌》进行校补。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文化是青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寺院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集合与代表,为发展青海藏区佛教寺院旅游业具有很大潜力和资源支撑。本文以客观存在的藏区佛教寺院旅游为基础,充分考虑各寺院特点、相互联系及地区差异的条件下,将青海藏区佛教寺院旅游划分为北部铁路沿线寺院旅游区;中部黄河—柴达木、察汗乌苏河谷地寺院旅游区;南部高原寺院旅游区三个大区。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其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图案与标志,都有不同的历史内涵或民间传说人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登,愿那些对藏文化有兴趣的读者们喜欢。“和睦四瑞”又称之为“和气四兄弟”,这是一幅藏民族传统的吉祥图,象征着团结和睦、吉祥幸福。在西藏不管是寺院还是民居中,都能看到这幅图。它们有的绘在墙壁上,有的是唐嘎卷轴画。在寺院多绘于增舍和过厅,而民居中则绘于神堂。这幅由大象、白兔、猴子和鹏鸽鸟组成的和睦四瑞图,源于这样一个传说。从前在噶喜地方的森林中,鹤鸽鸟、白兔、猴子和…  相似文献   

9.
寺院志编纂源远流长 ,是我国传统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旧寺志流传不广 ,散佚严重 ,旧方志中对其记载亦非常简略 ,故寺史研究实属艰巨的课题。《湖南佛教寺院志》作者刘国强 ,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一人之力 ,编纂出版这部寺院志。该志具有涵盖面广、史实新颖、事实有据的特点 ,本文是圣辉为该志写的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上世纪五十年代老照片,并结合文献记载、遗存留藏等,梳理西安唐建罔极寺历史演变及文化遗存。罔极寺是唐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祈福修建的皇家寺院,备受皇族推崇,在佛教弘扬过程中,形成了宗门林立、百家争鸣的风格。1935年成为尼寺,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女众丛林”,其历史文化遗藏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1.
于萍 《丝绸之路》2011,(24):91-93
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藏品的多少,关键在于文物藏品利用率的高低,即"藏以致用"的社会理念是否得到充分贯彻。博物馆是社会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是人类知识的储存机构。展示博物馆历史文物精品,宣传人类文明进步,提升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博物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进程中的主要任务。甘肃省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藏品,极具特色的陈列展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库伦兴源寺历史悠久,是藏传喇嘛教在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庙宇,无论是寺院历史,寺院建筑,以及寺院的建筑文化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本文就此给以简单阐述,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想来,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设施,寺院庙堂香火稀疏或香火甚隆恐怕都不见得是好事。无香火、无布施,寺院佛事乃至寺僧生活无以为继,故然不可。而香客与游客一天到晚鱼贯而至,红男绿女、酒香蒜臭充斥于佛堂净地,僧人的职责与差役导游无异,竟弄得无暇读经静思,更谈不上对寺藏典籍的整理研究之类了。  相似文献   

14.
卓尕措 《攀登》2012,(4):161-164
我国佛教寺院图书馆对普通民众开放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佛教寺院图书馆在普及大众文化,方便社区民众,为民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新产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就我国佛教寺院图书馆发展状况作一简要论述,从中窥探港澳台与大陆、沿海与内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性。并通过比较对藏传佛教寺院图书馆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茶酒仙女》一直以来都以手抄本传世,1984年8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了藏文本,2016年12月又出版发行了由赵国栋翻译的汉文本,这则经典的藏族民间寓言故事才得以在汉地流传。书中茶仙女与酒仙女的争锋,神性光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宗教说教与公正裁决的对比……鲜明深刻,耐人寻味。它所表现的不仅是藏文化中的茶文化和酒文化,还有更多隐喻和丰富的内容,包括历史、宗教、法令、社会阶层等,以及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人们向往公正、和谐、美好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正>昆曲承载着中国的厚重文化,是中国音乐的精华凝结.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流传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是一项涉及华夏瑰宝流传的系统工程。没有传播何以成就昆曲的繁荣?昆曲的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人们所获得的审美与知识大部分来自学校教育,昆曲的审美培养应以教育为载体让国人汲取养分。昆曲内涵丰富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喜欢上它,因此构建国民的昆曲欣赏修养要从小学开始。让我们的国人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佛教的文化景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佛教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佛教的起源、传播及景观,详细地论述了佛教的寺院殿堂、雕塑与绘画、佛教音乐与风俗等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武威海藏寺     
海藏寺是武威四大寺院之一,位于城西北25公里处。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立的《重修古刹海藏寺劝缘信官檀越记》碑云:“相传,录钧台原为水中小岛,寺建于台上,故名海藏寺。”寺院占地面积1346万平方米,创建年代无从考证。明成化年间,一个叫张睿的太监,...  相似文献   

19.
王庆 《民俗研究》2014,(1):75-79
嚼杨枝,或称嚼齿木,是古代印度清洁口腔和牙齿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曾随印度文化的传播流传到周围许多地方,也随佛教流传到中国,再通过中国流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宋代高丽语言和日语中都留有这方面的语言遗迹。  相似文献   

20.
拉卜楞寺始建于公元1709年 ,在历辈寺主嘉木样大师和诸多活佛高僧的苦心经营下 ,逐步发展成为除西藏之外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和西北地区藏传佛教最高学府、文化艺术教育园地。酥油花作为该寺的主要艺术品种之一 ,以优美的造型艺术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赏。1 酥油是牛奶、羊奶反复搅拌后提纯出的营养极为丰富的油脂食物 ,藏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它。酥油不仅可以食用、点灯供佛 ,而且可以入药化疗 ,治病救人。酥油的特点是柔软细腻 ,色泽柔和 ,可塑性极强 ;把它运用到雕塑工艺中 ,可塑出一幅幅完整的人物形象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