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方 《炎黄春秋》2014,(2):74-77
著名的老共产党人李一氓同志的家人,携来一部由黄苗子题签的《李一氓书法选》,要我为之作序。这就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因为第一,我虽然和一氓同志有过四十年的亲密交往,积累下了深厚友谊,使他成为我今生最要好的一位忘年交,但我一直把他当作恩师,而且由于他的渊博深邃,实际上在许多方面,我连做他门生的资格都没有。既然如此,作为学生,为老师作品写序,就有些僭越了,这只能使我感到惶恐。第二,一氓同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法家,我在这方面却一窍不通,实在是没有资格妄置一词。虽然如  相似文献   

2.
曾担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李一氓同志,生前留下遗嘱:“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他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他用一生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忠诚、为民、求真、奉献、谦逊的崇高精神风范。忠诚李一氓的忠诚精神,突出体现在忠诚于党的事业上。  相似文献   

3.
八年前,我突然接到中联部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李一氓同志逝世的讣告,既未讲追悼会的日期,也没有让我去北京送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张通告,但我继续往后看,在另一张纸上印着他感人肺腑的遗言:“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它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我最崇敬的一位老共产党人、师长、导师,就这样永远地、平平静静地离开了人间!李一氓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是我们党内已为数不多的大革命前入党的资深革命家.北伐战争的,他与周恩来、郭沫若同在北伐军政治部共事;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瑞金时代,任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长;长征路上,任特种营教导员;抗日战争爆发,临危受命新四军秘书长,协助叶挺同志组建新四军;解放战争中转任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外事工作,先后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是我国最早派驻国外的“红色大使”.陈毅同志曾赞誉他是“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4.
八年前,我突然接到中联部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李一氓同志逝世的讣告,既未讲追悼会的日期,也没有让我去北京送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张通告。但我继续往后看。在另一张纸上印着他感人肺腑的遗言:“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  相似文献   

5.
记李一氓同志的为人和他的几个重要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方 《百年潮》2001,(5):20-29
为纪念李一氓同志逝世十周年,除将《模糊的荧屏》改名《李一氓回忆录》再版外,还计划出一本纪念文集。他的夫人王仪同志要我再写一篇回忆文章,这在我也是义不容辞的。因为同一氓同志相交的四十年里,我受到他的关怀和教导实在太多。我一直视他为恩师,不时向他请教。而他对我这个没有什么学历的晚辈后生却全然平等相处、以朋友相待,并给予极大信任。这就使我们成了忘年交。特别是最后十多年,更是经常相会,无所不谈,可以说是我今生接触和来往的老同志中惟一可称得上莫逆的一位。因此,对于他,真是情深似  相似文献   

6.
郁文 《百年潮》2001,(6):63
何方同志:你好!看到你寄来的《记李一氓同志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见本刊2001年第5期——编者注)一文。“指正”不敢,拜读之余,非常赞同你对一氓同志的为人、品德、情操、学识、阅历、思想观点、求实精神和他在许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就你亲身感受所作的赞誉和评价。一氓同志确实是一位非常令人崇敬的非同一般的同志。你文中提到一氓同志“不攀领导”的事,倒使  相似文献   

7.
冯锡刚 《百年潮》2004,(1):38-41
从气质、学识和经历上看,郭沫若和李一氓都有不少相似之处。读过《一氓题跋》的,对他在古典文学、戏曲、古籍版本、美术、碑帖方面的造诣,当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彼此同具学者的风范,郭沫若和李一氓自北伐战争结识并共事,无论是朝夕相处,还是天各一方,始终声气相应。1926年春,李一氓和郭沫若先后自上海来到广州。北伐前夕,郭沫若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任宣传  相似文献   

8.
柳宏为 《百年潮》2023,(2):17-23
<正>李一氓是一位久经考验、德高望重的忠诚战士。1942年3月,李一氓与刘少奇同路从苏北盐阜区来到淮海区,到1946年9月中旬,他与谭震林一起最后撤离淮阴城(今淮安市清江浦区),在淮安工作和生活将近五年时间。这五年,是他经受严峻考验、功绩卓著的五年,  相似文献   

9.
李燕 《百年潮》2022,(9):49-55
<正>1925年,为支援五卅运动,在上海的四川同乡成立了“上海四川旅沪学界同志会”。李一氓就是在这里与郭沫若相识的,他们不仅是同乡,还是成都石室中学的校友,从此,二人成为莫逆之交,结下了几十年的战友和兄弟的深厚情意。此时,李一氓在东吴大学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北伐开始,李一氓和郭沫若一起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并且充当了周恩来和郭沫若的联系人。在南昌起义途中,周恩来和李一氓共同介绍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惊闻谷景生同志不幸病逝,十分悲痛。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材,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几十年的老战友。  相似文献   

11.
悼念谷景生     
惊闻谷景生同志不幸病逝,十分悲痛。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材,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几十年的老战友。谷景生同志1929年即投身中国革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曾经做过一些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是一个对党和人民有功的人。然而,他又历经磨难,对  相似文献   

12.
《铁军》2016,(12):32-33
江苏省淮阴区刘老庄乡,是新四军82位勇士以身殉国的地方。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指战员,为掩护主力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在刘老庄与扫荡的1000多名日伪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八十二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曾受到朱德、陈毅、李一氓、黄克诚、张爱萍等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2005年9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特别提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姜田兵 《江苏地方志》2022,(5):71-73+87
<正>“爱园”,是江苏省泗阳县爱国烈士陵园的简称,是曾拼搏战斗在泗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安身之所,也是泗阳人民顽强抗争追求进步的历史见证。谈到爱园,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筹建人、命名人——中共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书法家、诗人、中纪委原副书记、中顾委常委李一氓。李一氓(1903—1990),原名李国治,四川彭县(今彭州市)人,曾先后经历南昌起义、特科岁月、万里长征、皖南事变等重大事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一氓协助叶挺组建新四军并任秘书长。“皖南事变”后,他历经艰险于1941年夏辗转回到苏北新四军军部。1942年2月,经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任命其为淮海区行政公署主任兼中共淮海区党委副书记。自此,他与泗阳爱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纵横》2009,(8):31-31
尊敬的王秀峰社长:我阅读了贵刊2008年第10期刊登的《先夫胡公冕二三事——百岁老人彭猗兰的回忆》的文章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文中提到的李一氓、毛一民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当年曾与胡公冕夫妇一起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如今父母亲均已作古,当年李一氓在上海的一家四口中也仅存我这一位已是八旬的老人。阅文后,我非常想见彭猗兰这位经历过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百岁老人。  相似文献   

15.
《文献》2016,(5)
正李一氓旧藏花间集汇刊(全十册)精装16开定价:5000元2016年8月出版《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的,由后蜀赵崇祚编选,是中国词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对历代词的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所收李一氓珍藏的《花问集》二十种,明、清、民国版本十七种,均为学术界公认的善本,加上他手抄的一部、上世纪五十年代影印的一部宋刻本及一部据明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图书馆藏《花间集》二十二种,皆为李一氓先生捐赠。其中"明末雪艳亭活字印本"属稀见,《花间类编》(清康熙抄本)亦未查见相关著录。书中所附李一氓、王立中、张尔田、叶恭绰等跋文十数则,各有见解、相互印证,梳理、勾勒出《花间集》传世主要版本清晰的源流图,实为系统研究《花间集》之宝贵资料。其中李一氓跋文有数则为《一氓题跋》未收,湮没于故纸堆中,为工作中的新发现。本文汇辑跋文,并详加整理考释,以彰显其文献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古籍的下限问题,李一氓同志的《古籍整理的几个新问题》一文指出:“关于古籍的时代下限问题,原来规定是到1911年为止,自无不可.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看来这个规定已经非突破不可.”文章强调:“特别对历史部分不能拘泥于古籍下限之说,而应尽速进行整理.现在我们已整理出或将整理出若干1911年以后的有关文献,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是历史的要求.”(1986年7月25日《人民日报》).近几年来,东北地方古籍整理工作的经验证明,李一氓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本文虽然不是专  相似文献   

18.
誉满文坛的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高沐鸿同志,是一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壮丽的革命事业的老共产党人.张磐石同志在《高沐鸿诗文集》的序文中称道:“高沐鸿同志是一位有影响的老作家.也是一位早期革命活动家.”李伯钊将高沐鸿誉为“大革命时代狂飙社的老将”.《山西抗战文学史》也在开头评价说:  相似文献   

19.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常黎夫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们这些长期受他教诲、在他领导下工作的同志,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师长,深感悲痛,由衷怀念。  相似文献   

20.
1974年,我们在鲁南一个小山村插队。 那年月,知青插队"接受再教育"的第一课便是请当地老贫农"忆苦思甜"。一天,我们八九个知青正在菜地里干活,报社记者来了,说要拍个"忆苦思甜"的照片,登报宣传一下。大队书记很重视,说要去请一位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来。"不用了",记者指着带我们干活的菜农说,"这位老大爷就很像个老贫农,就让他来试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