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内涵是地方志的文化特性之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地方志必不可少的文化特性之一,也是地方志作为文化载体而得以传承千年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必须重视和解决人文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神州》2012,(4):255-255
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发展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教材,从阅读感悟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熏陶。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富有人文色彩的一面,揣摩人文意味,感受人文精神,吸收人文精髓,培养爱国情怀,奉献精神等。  相似文献   

3.
雨花石文化是南京特有的赏石文化,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其中蕴涵的人文历史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艺术类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值得关注。文化育人是大学的优势。大学教育必须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应积极构建艺术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应在艺术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获得主阵地;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注重人文精神弘扬,以创建人文价值为终极目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构建人文教育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5.
韩强 《岭南文史》2012,(3):8-11
地域文化主概念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其基本线索是:地域名称——地域文化概念——地域文化主概念。本地域名称包括三类:自然-人文名称、种族性名称、政制区划名称。自然-人文名称是以自然空间为表征,人文为内涵的命名,是生态系统与地域内人们的历史实践及其人文成果相结合的名称。其中能最终发展为地域文化主概念的名称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来自其长期  相似文献   

6.
年鉴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产品,可以发挥决策参考、横向联系、传播文化和积累史料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人文记述比较欠缺。年鉴作为先进文化产品,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记述,这是年鉴编纂亟待加强的地方。本文结合相关年鉴,从年鉴编纂实务方面,尝试探讨年鉴加强人文记述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有:卷首设"特记",反映地方人文;编纂好"人物",彰显人杰地灵;充实"文化"类,展示人文之美;设置"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人文素养。希望将年鉴从普通记录历史,上升为既有史实记录更有人文情怀的高品质年鉴。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档案在我国文化史上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文化注重人文、传承及集权的影响,我国历史档案表现出了显著的传承性、人文性、垄断性及匮乏性文化特征。本文重点就我国历史档案的文化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地方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南阳汉文化为例,丰富的汉文化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宝库。利用地方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有多种,如组织征文比赛和举办讲座,打造校园文化,把地方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等等。同时,高校主管单位和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加大对地方文化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之后,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同时,北京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后,也提出了“人文北京”的战略发展方针。建设“人文北京”,不可能离开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攀登》2008,27(6):144-148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表现为“分立”与“融合”,二者的分立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历史追溯,发现既有科学对人文的压制,又有人文对科学的反抗。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选择,这既是理论发展的趋势又是现实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体现了人文关怀,营造了“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氛围。科学与人文必将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1.
人文内涵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而紫砂陶艺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也必然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体现着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同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紫砂陶艺也离不开人文内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瑞平 《神州》2012,(36):87-88
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乏力,表现在缺乏完善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校园环境缺乏人文氛围,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且积极汲取人文知识的主动性不足。高职高专要尽快改革课程设置形成完善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注重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实和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乡土、地域文化资源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范军民 《神州》2013,(20):26-26
人文内涵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而紫砂陶艺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也必然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体现着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同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紫砂陶艺也离不开人文内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祁建立 《沧桑》2009,(4):130-131
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城市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人工环境。人类文化思想的变革,必然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城市理念的产生,是生态人文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反映。因此,生态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有人文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其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认为,人类文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区分为形而下文化与形而上文化,形而上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现代新儒家标举和阐扬儒家式的人文主义,反对片面地发展人类文化中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谋求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结合。但是,现代新儒家所追求的人文价值归根结蒂乃是道德价值。论者一般将现代新儒学的文化保守主义归结为以下两项:其一是中体西用的思想纲领,其二是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则认为,中体西用的思想纲领归根结蒂也还是体现了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现代新儒家在力图抵制和消除科学主义所导致的现代社会弊病,谋求科学与人文平衡发展的同时,以其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表现并凸显了现代新儒学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严晓亚 《神州》2012,(23):197-197
如今,电影中的纪录片和书面专著一样,毫无疑问的已经成为人类学观察、记录和思考的有效手段。人类学写作和电影制作过程都被认为是对文化认识、描述和信息交流的过程。本论文将人类学电影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文化的传播视角作为切入点,来讨论人类学电影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文化传播视角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水文化既非水利行业文化,也非以物质产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与水相关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水文化拥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科性质。水文化是由精神信仰、知识成果、实践应用三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拥有较为完整的涵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丁春影 《神州》2012,(9):30
人文的概念包含"人"与"文"两个方面。人文精神是我们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语文课程在体现其强烈的工具性的同时,彰显其独特的人文性特点,因而,语文教育应凸现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图书馆文化的研究现状,探索影响图书馆文化形成的人文和物质要素,讨论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论述图书馆文化在高校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初步探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有其独特的人文文化内涵,在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目前确实太多,本文旨在分析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以及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