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志生 《神州》2012,(26):258-258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开始被不断提及并强调。而作为大综合学科的艺术设计,更是开始不断强调传统文化在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在"国际风格"与"现代设计"等西方大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设计爱好者开始重新反思传统文化的新定义。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开始成为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所以",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传统文化核心观念开始不断被应用到设计当中。而自然景观与中式符号也开始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室内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2.
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禁毁某些出版物,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起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明、清时期一系列的文字狱,每一次的"文化专制"绞杀运动,无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是在大批文仕惨遭迫害、屠戮的同时,大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大学生宿舍流行文化的时代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亭 《沧桑》2009,(5):107-108,120
文化总与时代同行,即使是微观的文化景观,其中也有时代的映像。本文以1978年到2008年三十年里中国大学生宿舍流行文化的变迁为窗口,来透视时代的发展脉搏。从80年代中国大学生的"读书型宿舍",到90年代中国大学生的"沙龙型宿舍",再到新世纪初中国大学生的"媒介型宿舍",几代中国大学生宿舍流行文化的变迁,既折射出工业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也折射出扩张中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本文提出并阐述中国特质的历史传统地方志文化,与西方"舶来品"年鉴文化,经过"强强联合、互利双赢",被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为地方志工作、地方志资源。通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编修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年鉴,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与典型,建设美丽中国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论述,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年来,地方志年鉴文化的编纂和开发利用充分展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为指导,与剖析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志鉴文化充分展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培育和践行。最近,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阐述了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促进方志年鉴文化的编纂与应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中国现代方志学的一个新创意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学科建设中方志政治学理念的拓展与丰富。  相似文献   

5.
李金梅 《丝绸之路》2011,(16):73-74
中国结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渗透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和体现,传递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本文论述了中国结的演变、应用及蕴涵的深厚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结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包金环 《沧桑》2011,(2):193-194
中国的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孝文化面临着无数的困境与挑战。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孝文化逐渐被弱化,以至于现在很少有学生知道有关"孝"知识及"二十四孝"。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孝"现状,有必要在德育工作中重新构建孝文化,大力弘扬孝文化。  相似文献   

7.
吴筱 《文史月刊》2013,(4):72-73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儒家倡导的和谐思想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方法论上看,儒家试图通过调和的方式,最终达到一种和谐。从价值取向上看,儒家的全部道德理论,都是为了追求最终的和谐。儒家"和"文化讲究"和心","和心"在处理人自身、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表现出了我们至今仍需学习并加以倡导的各种素质;讲究"和而不同",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容纳力;讲究"天人合一",集中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元雪 《沧桑》2010,(3):49-50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中国和西方宪法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视阈下对宪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自的宪政实践。此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恶与性善的人性预设、个人自由与国家集体至上的宪政理念、社会契约的"契约政府"与家国同构的"父家长制"、现代法传统与官僚法传统等的区别。西方的宪法文化促进了宪政的产生,而中国的宪政运动却缺乏支持宪法存在的文化氛围。因此,中国的宪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就离不开移植和培育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9.
精品良鉴以其"大量的基础文献资料"和"精细广泛的统计数据",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现象的载录,为后世留下原生态的、极为珍贵的历史经验:不仅是政区意义上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镜面反映、地理反映与坐标反映,同时也应该是人文视域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反映、历史反映与价值反映。这是走一条有中国特色年鉴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后官僚模式"下社会文明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墨学与儒学是颇有影响的两家学派。而至秦汉,由于种种原因,墨学陷于"中绝",这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均有消极影响。当今,探讨墨学"中绝"之因、认识墨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程金城 《丝绸之路》2012,(18):13-16
人类学在其发轫阶段,以"他者"眼光对异民族文化的关注、命名、书写和评价是普遍的现象,而在今天,这一现象已经并在继续改观。一批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又在本土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起来的基层和乡土知识分子,开始以自我主体身份写地方、写文化、写民族、写历史,重新发现"大传统"所忽略的"小传统"及其价值,弥补专业人类学家田野作业的不足。他们长期生活在本土文化的"田野",不再是只为专业人类学家提供资料的讲述者和地方知识的"知情人",而是具有独立意识、反观视角、自我体验和表达能力的研究者,其中一些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表明,他们堪称田野文化人类学者或者本土人类学者。虽然这些人类学者或者本土文化研究者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但就他们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来说,无论是满足当前文化研究的需要还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他们应该得到与专业人类学家同样的尊重,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支持,他们的成果应该得到承认,他们的研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张怀群及其研究工作为例来谈谈田野文化人类学者的贡献和价值,以期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李杨 《神州》2013,(33):29-29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因此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致力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便成为了实现国家复兴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面对当下的文化发展现状而言,要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就应该首先以依托传统为先,其次以挖掘社会所需为重,最后以文化为民为根本。全面践行文化为民、文化源于民和实现文化繁荣以民为本的文化繁盛主线。  相似文献   

13.
陈宁  李海昕 《神州》2012,(26):13-13
本文通过简单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纲领式的论述了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思想的根本精髓,阐述了其"和谐"理念的内涵,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挖掘升华其思想,做到古为今用,以期为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之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杨鹤 《神州》2012,(5):21-22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也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受数千年岁月磨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人治"思想、"好古忽今"意识和"义"、"利"对立观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丁山 《收藏家》2012,(10):49-50
清雍正黄釉莲纹盘,直径29厘米,日本出光博物馆旧藏。底为墙足,青花双蓝圈内"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六字款。 黄为暖色,是大自然中可见光的中波长部分,光谱介于橙色与绿色之间,是感光度最高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用色中,红、黄、蓝、白、黑使用概率最高,如北洋时期的五色旗曾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相似文献   

16.
兵团文化是军旅文化的传承,是新疆本土文化与内地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兵团创建初期,"五兵活动"的开展大力塑造、宣传、发展了兵团文化。如今,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民族传统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的兵团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兵团应注重品牌效应,力塑兵团形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宣传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慧 《沧桑》2010,(4):99-100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末广告就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广告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上的广告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反映。在中国文化中,"尊老尚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依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中国人尊崇老者,看重经验,尊重历史。本文以杂志和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以探讨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广告是否反映了"尊老尚古"。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被称为"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四川考古跟上时代步伐,进行了一批目的性较强的工作,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区系类型、文化序列等课题,取得不少成果,初步构建了四川考古文化的主要阶段,为探讨以巴蜀文化为中心的古文化发展进程和具体形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洁 《丝绸之路》2012,(4):88-89
寺洼文化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的灵魂是美好的,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时期的物品色彩"红、光、亮",形象"高、大、全",流露出清新、简洁的视觉风格,不带任何商业化痕迹,呈现出高度形式化特征,和世界上各国的文物相比,可谓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20.
李静平 《沧桑》2010,(6):141-142,173
孝道在中国家庭、伦理、社会、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要地位。"孝"本源于农业经济与宗法制度,夏朝始就入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是国家意志。它又是儒家倡导的伦理法内容之一。它的合理性是老有所养,增进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尊敬长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睦利于社会稳定、"国祚"长久。其内涵中的糟粕为"父为子纲",衍化为"官为民纲",幼辈绝对服从长辈,民绝对服从官,束缚了民智与创造力,漠视了民众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