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代伊始,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在其《八十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的咨询报告中,提出了“科学技术立国”的主张。“科学技术立国”亦简称“科技立国”或“技术立国”。众所周知,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年代初起,长期提倡的是“加工贸易立国”。那么,为什么,当前毅然转变立国战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下旬,受韩国庆尚北道邀请,我有幸考察新罗故地,并参加庆尚北道、《庆北时报》主办,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承办,韩国海洋财团、韩国海洋大学、庆州市协办的“海洋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 为拓展丝绸之路文化,庆尚北道成立专门办事机构--“韩国丝绸之路项目部”,负责人是金南镒先生。2013年7月,我们在兰州大学举办的“敦煌和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相识,新罗故地见面,很高兴。寒暄几句,他就满怀激情介绍韩国丝绸之路项目的主要成果及今后计划。2013年最大成果是,3月21日至4月4日从庆州到西安第一批探险队考察(76人,行程5000公里)和7月17日至8月31日从西安市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二批探险队考察(24人,行程1.6万公里)。两批探险队耗时两月,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完成对陆上丝绸之路的激情穿越。他们将于2014年举行“海洋丝绸之路全球大长征”。即将举办的“海洋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就是从学术、科学、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商周干国考     
干国灭于吴国,春秋时期的吴干之战,是吴国悄悄实现其“登于四旁”战略意图,跻身中原政治的最初之举,此战拉开了吴国与中原诸侯争雄历史的序幕。史载有阙,干国是怎样一个古国,其族源、立国变迁、国家形态、地望所在、与大国关系、经济发达程度,等等情况,很早就鲜为人知。本文期在通过甲骨文、金文、考古学、历史地理、零星文献的搜汇、综合和考察,对这个久已失落的古老小国,作一钩沉探颐。  相似文献   

4.
一个“真正的天才”,有着双重身份,享受着非同一般待遇……10月9日,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后,韩国情报部门根据捕捉到的蛛丝马迹的线索,认为朝鲜的“核弹之父”是——徐相国。但没过几天,这一猜测就被全球各大媒体推翻。那么,到底谁是朝鲜的“核弹之父”?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化运动后,科学主义、科技兴国的思想在中国渐为流传,但如何付诸实践,这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先生在定县进行的平民教育运动体现了他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中国农村的志向、总体构想和实践,真正体现了“五四”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村的开拓精神。我们选择了猪种改良这个角度,考察平教会是如何踏踏实实地进行科技下乡、改造农村落后面貌的。我们认为,晏阳初的这一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华夏地理》2013,(11):179-179
通过电视剧“大长今”被中国广泛了解的韩国饮食。想要去韩国旅游尝试真正的韩国料理。但是回国的中国人却一味的表示韩国没有什么好吃的。然而事实却是韩国人对于韩国饮食是相当自豪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韩国:从礼节教育做起儒家伦理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至今韩国还是世界上惟一保持全国祭祀孔子的国家。韩国人深刻地认识到,道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要真正渗透到日常实践中去。由此,他们十分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德国:“朴素道德”和“善良教育”“朴素道德”理论由当代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提出。他认为人类社会中实际上蕴涵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道德,如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关心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如果我们从哲学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能从更高的层次上做出评价,科学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实含义和具体指向。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拓展 任何科学命题的产生,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以及理论渊源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原理之一。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这三个概念结合在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9.
秦国的“临洮”地名的“临”,并非“临近”,而是“统管、治理”之意。洮河地处四大山系昆仑山、西秦岭、岷山、祁连山穿插交汇的要设枢纽锁阴位置,是整个西方世界通往秦国的亚欧大通道上的天然屏障,是最后一道关卡。统管治理好洮河一带,就统管治理好了西秦岭的安全,自然也就确保了秦国的安全。“临洮”是秦国的西部门户,秦国的确立离不开“临洮”的护卫。“临洮”在史籍中首次出现是秦王“八年,……迁其民于临洮”,显然是既成事实的记载,并非是首次使用这一地名的记载。据笔者研究,“临洮”县的设置应该与秦国的建立是同期同步完成的。秦国初期的国都在岷县以东200公里的礼县,中间是秦人立国之基的军马场(西犬丘),当时的礼县一带均属于“临洮”县的治理范围,“临洮”县的政权确立是秦国政权确立的前提保障和基本配置。秦国的立国之年是秦襄公元年(公元前778年),也即“临洮”县的确立之年,距今有2800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0.
洮阳城辨析     
古洮阳城是甘肃的一座历史名城,但因 建置变迁频繁,造成史籍记载的混乱与讹误,影响到对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确认和研究。本文在考辨古 籍文献的基础上,实地踏勘了当地的历史遗存遗迹,通 过综合考察分析,认为“牛头城”当为真正的“洮阳”城治 无疑。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仅有“三要素”显然已不能构成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在新的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已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①“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②在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无疑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演进的历史规律.我们知道,科学和技术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历史上,科学与技术是沿着不同的途径并行发展的,19世纪以前的工业技术基本上都是技术人员发明的,他们对科学理论并不精  相似文献   

12.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6,(1):69-71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3.
转运使是北宋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之一。从北宋立国之初的诸类转运使,到确立并完善为路一级地方行政设置,经历了大约三十年时间。本文对太祖和太宗时期转运使制度演变过程的史料进行了详密的梳理和分析,就有关地方转运使设立的时间、先后步骤、太祖和太宗强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基本思路等,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文章认为,转运使制度的设立,应该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加以考察,作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步骤,与传统的“杯酒释兵权”的解释相比,始终按照“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针,协调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其意义更为深远,北宋政权亦藉此成功地避免了重蹈五代时期政权短期更替的覆辙。  相似文献   

14.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剪灭诸强的战争时期,就已有“天下重地非骨肉重臣莫能守”的思想,立国以后,又进一步确立了封立亲王“以藩屏国家”的政策。最早被封王的是当时除太子标以外已经出世的九个儿子和一个从孙,第四子朱棣即后来的永乐皇帝,被封为燕王。  相似文献   

15.
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刘复生中国古代传统地把服饰看作是“礼仪”的一部分。同前代一样,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服饰制度,三百余年间,尚文尚质,服饰“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①。服饰的具体制作或有不同,但服制维护上下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赵国史》一书简介张午时、冯志刚二先生合著的《赵国史》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8月出版。全书共分八章二十七节,以赵国兴衰的历史为主要线索,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从立国到败亡的历史,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涉及了赵国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7.
薛玉琴 《史学月刊》2023,(12):45-56
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构建现代民族国家是时代的中心议题,作为晚清立宪派的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元勋马相伯认为革命的目的是自由立国。他提出的人道自由主义的立国理念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其内涵不仅体现了儒家以仁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包含了制度建国的宪政主义理念。马相伯认为民初政局致乱之源主要在于政体设计原理的谬误,以及国人对于国体政体概念的误解。他以法国现代宪法学的创始人艾斯曼的宪法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考量中国的历史传统、国情、政党的发育等因素,明确提出民国政体应该采行总统制,建立强固政府的主张;同时,他又提出实行地方自治、联邦制作为挽救共和的方略。在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马相伯极力维护政府的“权力”与人民的“权利”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从中可以管窥中国近代早期具有自由主义理念的思想家立国的良苦用心,以及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关于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在知识界引起了几次大的辩论,其中"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争论是这一时期大辩论的重要论题之一。围绕这一论题的论争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农工立国基础争论的发端,30年代以现代化为指向的农工立国争论的展开,40年代趋向综合视角的农工立国争论的尾声。  相似文献   

19.
路甬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院理事会共同主席,韩国科学技术院外籍名誉院士……由路甬祥来点评“黄禹锡事件”,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 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 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 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 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 “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 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 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