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中国南方的茶汇集汉口,再北运俄罗斯这是万里茶道基本走向。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湖北羊楼洞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茶源地。目前新发现鄂西五峰也是近代汉口红茶重要来源地。此外,江西铅山是武夷山茶输往汉口必经地,当地也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生产。2014年8月上旬,我和同事探访了万里茶道南方茶源地武夷山、铅山万里茶道遗存的有关情况。古茶章见证武夷山茶叶贸易百年兴衰  相似文献   

2.
莫新禄 《旅游纵览》2023,(11):182-184
根据武夷山地方环境特色,借鉴“物联网+”思维模式,形成“民宿+”的发展思路,是促进当地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民宿+”的主要形式为“民宿+茶”“民宿+采摘”“民宿+养生”“民宿+研学”“民宿+直播”等,民宿主人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不断丰富旅游民宿经营项目,提升旅游民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逐步建设高档旅游民宿,争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总结武夷山旅游民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丰富“民宿+”内容,提高武夷山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名山名茶伴君游○李盛仙“名山出名茶”。此话一点不假。我国的名茶常与名山名水相伴,如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的“龙井茶”,湖水相映的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君山上的“君山银针”,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上的“白云茶”,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上的“武夷岩茶...  相似文献   

4.
吴斌  朱曦 《福建史志》2023,(1):72-74
<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武夷山历代茶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与总结出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并日臻完善,开启了茶叶制作的一个全新时代。武夷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南北朝简单的采叶做饼起,到唐代蒸青饼茶(研膏、蜡面),宋代的龙凤团茶,明代的炒青绿茶,清代极为兴盛的小种红茶,以及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的岩茶(即乌龙茶),它几乎涵盖我国主要茶类。这充分体现了武夷山茶人、茶农的勤劳智慧、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5.
王联文 《旅游纵览》2007,(10):54-55
<正>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近年来,世界双遗产地的武夷山利用武夷岩茶为原料制作的武夷茶宴,则是我国饮食文化之林中新开出的一朵奇葩。凡到过武夷山旅游的朋友无不为武夷山美丽的山水风光所倾倒,而品尝了秀外慧中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中晚期,晋商不仅深入武夷山"办茶",还进入湘西北的安化设庄贩茶;最先使用机器制茶的俄国砖茶厂不是设在汉口,而是设在鄂南羊楼洞。2014年8月中旬,我和同事从万里茶道茶源地之一的福建武夷山、江西铅山,经南昌、长沙西行,来到湖南安化和湖北羊楼洞,探访万里茶道在两湖地区的茶源地。1763年,晋陕茶商铸千斤钟送安化供奉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饮茶     
蔡珺 《福建旅游》2004,(12):38-38
武夷山天游阁小憩,侍者艺茶。望之如琥,闻之沁肺,饮之怡神,顿感自然之爽,以诗赞茶。  相似文献   

8.
特别策划→三月问茶从赏茶到品茶、购茶,如今,在很多风景名胜区里,茶也成为了一道风景。从西湖龙井,到武夷山岩茶,这个阳春三月,让我们问茶去!  相似文献   

9.
在武夷山,提起儒家“爱民虑远”思想的恤民措施,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朱熹,想到朱熹创办的五夫社仓。的确,五夫社仓开自救灾荒之先河,被称为“先儒经济盛迹”。其实,在武夷山还有一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的“先儒经济盛迹”,那就是流淌近千年、至今仍造福武夷山人的清献河。  相似文献   

10.
正"来自中国南方茶源地——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湖北羊楼洞的茶叶,经水路汇集汉口,再北运俄罗斯。"如今,这一关于万里茶道的认识需要深化。学者最新研究指出:近代鄂西和湖南北部茶叶,集中到湖北五峰渔洋关,经渔洋河、清江、长江,水运输往汉口。因此,五峰与武夷山、安化、羊楼洞一样,也是万里茶道的茶源地。六家汉阳籍茶商到五峰设厂2016年3月下旬,我前往五峰新县城渔洋关镇,采访到五峰茶马古道研究者、五峰县  相似文献   

11.
余泽岚 《世界遗产》2014,(11):90-93,10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西北部,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不仅有“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与“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绝妙结合,组成了奇秀深幽的天然山水园林,还有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武夷山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如反映4000多年前古闽族文化的架壑船棺,以及其后的反映闽越族文化的古汉城遗址.武夷山更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达50余年,著述讲学,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四处双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2.
简话中国茶与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甘肃民间也流行一句禅语:“茶味禅味是一味。”那么,为什么会有“茶禅一味”之说呢? 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原产我国。茶在古代有很多不同名称,如:茗、茶、茶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古书中还未出现过,自唐代始见,是唐人把古“蔡茶”的“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  相似文献   

13.
张章景 《旅游》2005,(9):16-17
中央电视台曾采访过武夷山的美食,兰花蛇丝、菊花石鳞腿、鸡茸金丝笋、茉莉石轮、泥锹粉丝、岚岩熏鸡、涮兔肉、吴吞鲤龟干、五夫田螺煲、上梅熏田鼠、锅贴豆腐等。武夷山,一个偏远山区会有那么多吸引人的美食,除了物产特殊外,更重要的是有一位大人物在这里主持讲学,他就是朱熹。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颇好美食,就自己动手制作。他制作的“十锦”,文人墨客雅集小趵,交口称赞,很快在乡村流传。因为朱熹谥号为“文公”,可以又叫“文公菜”。这里的学生在赶考前夕,家人必备此菜,祈愿考生才思敏捷,一举上榜。民间传说这是武夷山家制琼林宴,这道菜在山民间广为流传,(?)席上都用,已成为武夷山菜系的看家菜。文公宴还带出了幔亭宴、九曲宴、蛇宴等,把武夷山的地方宴推向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2月20日,由武夷山旅游(集团)与武夷中国旅行社共同主办的“全国中旅系统武夷山景区旅游业务洽谈会”在武夷山市武夷山庄召开。来自北京、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中旅系统的50多名代表,以及武夷山市政府、武夷山景区、武夷山中国旅行社等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考察了武夷山各经典旅游线路,以及新开发的景区、景点等。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是“中国四大世界双遗”之一,其他三个是黄山、泰山、东山大佛。这里最著名的人文景观是朱熹书院。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武夷茶香飘四溢。然而,前些年在茶叶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一些人四处开垦茶山,甚至砍伐林木植被,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恶劣的影响。"亡羊补牢"武夷山人民在行动,在打击违法破坏生态资源行为的同时,积极引导武夷茶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武夷山素有"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之美誉,自然风光奇美,碧水丹山环绕其中。自古名山出名茶,独特的地质与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  相似文献   

17.
1616年,下了黄山的徐霞客,并没有“黄山归来不看山”,而是来到了武夷山。武夷山的山水之胜,让仍沉浸在黄山视觉盛宴且多少有点"审美疲劳"的徐霞客感受到了新的惊喜。武夷山如今的名头响亮至极——这恐怕是徐霞客所没料想到的,它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但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的话,我会选择"纯真"。这里的山纯真,质朴袒露的岩石像是肝胆相照的挚友;这里的水纯真,撩起一捧碧绿便能听到无邪少女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相似文献   

18.
赓熙伟 《旅游纵览》2013,(8):112-113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下梅村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其兴衰皆因茶,明末清初,晋商以下梅村为起点开辟了从福建武夷山区至中俄边境的买卖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的万里茶路,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下梅村因茶而兴盛,并在乾隆年间下梅成为崇安最大的茶市,盛极一时。然而,鸦片战争后,由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叶的源产地,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一点不为虚谬。在源远流长的茶史中,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遗物:文字记载和实物资料。条最初名之闩“茶”,后来又有茗、苦茶、芳菜等。“茶”在《诗经》中已有记载,凡九见,兹举其三:“准调余劳,其付如养”(《那风’谷风》);“采茶薪掉”(《由风·七月》):“单菜如信”《大雅·隐》。程俊英先生在《诗经译注》中皆释为苫菜。可见当时“茶”未必确指为茶。在稍晚于《诗经》的《尔雅》中即有确指:“磺,苫茶,”晋郭噗注:“个呼…  相似文献   

20.
都匀毛尖又名“毛尖茶”、“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首,中国十大名茶第二。产于贵州黔南州的布衣族、苗族、水族地区。都匀市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龙(莽)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都匀的团山、哨脚、大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