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古代的人事制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人事制度的萌芽阶段。从总体上说这个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人事制度,但已经有了萌芽。在官吏的选拔方面,夏朝开始产生官吏,商朝实行“亲贵合一”,西周建立“六官制”。上述这些官吏群,大多采用世卿世禄制,属世袭制,还说不上是选拔官吏。到春秋战国时,实行军功爵制,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一定的爵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军功爵制是封建社会第一个任官制度,破除了奴隶制时代的等级制度,促进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开始重视对官吏进行考核。周朝的“巡狩”、  相似文献   

2.
通常所说的俸禄,是指国家付给官吏的酬劳。春秋以前,实行“亲贵合一”的国家组织原则,官吏与贵族是同一语,实行世卿世禄制,所谓“禄”没有酬劳之意。春秋以后,贵族垄断官职的现象被逐渐打破,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俸禄制随之相应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封邑赐田的世禄制被谷禄制取而代之。孔子就说过:“帮有道,谷;帮无道,谷,耻也。”说明已有了量能按绩取  相似文献   

3.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官吏择任上,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在体制方面,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消;在体系构建上,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文荟园     
古代官吏退休制度 官吏年老退休,我国古代称为“致事”或“致仕”,意思是交还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代,致仕逐渐形成为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一)官吏年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二)告老退休后,朝廷给其原官职俸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 唐宋时期,对退休官吏的经济待遏有很大提高。唐制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者“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退休以后,五品以上官(唐代官阶分为九品)可得半禄。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英 《史学月刊》1999,(3):115-118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源远流长,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正式形成于秦汉时期。至于萌芽问题,则鲜有论述,或意见不一。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为监察制度的萌芽提供了历史条件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展开了变法运动,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首先,官吏选任制取代贵族“世卿制”。战国时,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即官吏由国君根据功劳和能力而任免,废除以前世族垄断官职的“世卿”制度。如楚国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代而收爵禄。”(《韩…  相似文献   

6.
赵春满 《黑龙江史志》2013,(4):38-38,43
<正>一、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我国古代把官吏年老退休称之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朝,逐渐形成一套人事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周朝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据东汉班固等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代,除了楚国以外,各国均普遍设立了相职。大致说来,战国时代的相职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以三晋为代表的相国(相邦)制和秦的丞相制。本文拟对这两种相制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作简单论述。一三晋的相职,先起源于春秋末年晋国强大的世卿世族家臣制度。春秋末年,随着世族世官制的破坏,一种新的官僚制度逐渐地在世卿世族家臣制度中萌芽。这时,晋国强大世卿世族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设立了  相似文献   

8.
从战国初期开始,迫于魏国的军事压力,秦国为了富国强兵,不断地从三晋地区引进先进的制度,它仿效魏国建立户籍制、郡县制,改革田制、家庭制度,实行军功受爵制,废除世官制等。通过引进这些制度,秦国顺利地实现了向新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转变。而三晋制度之所以能够对秦国产生影响就是因为经过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制度变迁,三晋地区的国家早已实现了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9.
最近,湖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公文先生所著《楚史新探》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该书在楚史研究方法上独辟蹊径,以对楚国历史上曾盛行的令尹制研究为突破口,探幽索微,向读者展示了先秦时代楚国上层社会历史文化特质,使我们对楚史研究中比较棘手的“令尹”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全书30万字,以20篇文章集成,从四个大的层次对令尹制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关于令尹及其比代  相似文献   

10.
一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世卿世禄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奴隶主国君“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的方式,长期以来只是世卿世禄制度的补充,这时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养士之风相应地发展起来。进入战国,一般当权的大小贵族几乎没有不养士的,四公子即为其中的佼佼者。秦统一后,养士之风暂时被遏止了,中央王朝运用统一的专制政权的力量,征召所需要的人才。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这里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周井氏家族,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井方之后,姜姓,居于关中西部凤翔一带。实际上,井氏当为邢侯子裔,姬姓,采邑在扶风周原一带。畿内井氏从畿外邢侯公室中分化而出,是西周中期执掌王室大政的一个显赫世族。其分支井伯氏、井叔氏有几代人先后担任王朝卿士,成为周天子的肱股之臣。从井氏采邑看西周世卿制度,并非如通常所说世族政治完全与建官用贤绝缘。世卿制度以采邑制为基础,固然使王室任官范围受到严重局限,致使只有少数姬姓贵族子弟可以入为王朝卿士,但就姬姓贵族内部来说,世卿世禄并不是绝对的。世卿制度本身亦有尊贤的机制,是一个"亲亲"与"尊贤"相辅为用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王室官员的精英化和朝廷的政治活力。  相似文献   

12.
科举考试,是我国君主时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始创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相似文献   

13.
正察举征辟。这是两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是入仕的正途。所谓"察举",就是皇帝设定人才标准,要求各级长官举荐人才,被荐举者再由皇帝和有关机构考试,然后量才录用。所谓"征辟",征,是皇帝派专人聘请有社会名望的人到朝中或地方官府任职;辟,是朝中高级官吏和郡县长官聘请社会名人做自己的僚属。九品中正。魏晋南北期时期所实行的官吏选拔制度。即在地方各州郡选一有声望者任当地中正官,执掌举贤荐能之事。由中正官将当地州郡士人按其德才分为九品,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正式设置进士科,实行试策取士开始的。唐代充实了这一制度.考试科目大大增加,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被进一步完善,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中唯一的科目。考生来源由各州(府)选拔,将合格的考生接送礼部。礼部考试录取者为进士。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以后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相似文献   

15.
管仲与梭伦选官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陈德正所谓选官制度,就是国家政权选拔官吏的标准和规程,它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治乱兴衰。因此,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把对官吏的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公元前7世纪前期和6世纪初期,东西方的两大政治改革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由朝廷设立科目、统一考试、士子自由投考(有一定的推荐环节、程序)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举士(由朝中大臣或地方长官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民意,向朝廷推荐的人才)正式分科设目,始自西汉。汉代举人所设科目按察举(即由各级官吏自下  相似文献   

17.
盟旗制度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在少数民族中实行的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在新疆,盟旗制度的主要形式有回王制、札萨克制与总管旗制三种。民国成立以后,金树仁、盛世才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最终废除了盟旗制度,改行县制。盟旗制度的废除,有利于新疆的行政统一与促进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但对于后来新疆的稳定以及边防的巩固也有一定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捐纳是清代官吏选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封建吏治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借助捐官执照这一实物,对清代捐纳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弊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它在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中就具有头等重要的作用。对于构成国家机器的人,即“官”员,人们也进行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在古代世界,中国的吏制尤为完整,系统,选拔官吏就有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吏也颇讲究,象唐太宗凌烟阁故事已传为佳话。外国亦然,近代的公务员制度是西方政治近代化的创造。吏制向来为人们  相似文献   

20.
胡小君 《攀登》2004,23(5):34-36
选举制与公选制是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两种重要方式。近年来.主要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适应性不同,党政干部竞争性选举改革进展较为缓慢。而形式多样的公选制则有很大发展和创新。在现行政治体制下,选举制和公选制均有诸多的局限性,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为此.本认为,在今后的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中应将公选制与选举削对接,通过公选制产生初步候选人.在此基础上实行党政正职领导人选举产生,副职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由当选正职领导人提名通过的组合式选举,以实现党管干部、竞争性选举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