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玉 《黑龙江史志》2009,(10):38-40
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的盖亚假说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机整体性的地球自然观。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特别是女娲神话潜藏的生态伦理元素契合了盖亚假说的主要观点,二者的比较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有机联系、和谐相处的生态理论思想,亦能凸显女娲神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价值。这种思想可以丰富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芳 《民俗研究》2004,(1):82-96
在以往女娲神话及其信仰的研究中,神话学者、民俗学者往往在大范围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以文本为主的比较研究和溯源研究。对文本进行研究固然重要,可文本形成和变异的具体过程,也值得探讨,尤其是近些年,在全国民间传统重建热潮的带动下,与女娲相关的风物、女娲神话及其信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重建,比如河南省西华县思都岗村的女娲城、甘肃省秦安县陇城乡女娲庙会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重建现象?重建的过程是怎样的?重建后呈现出哪些特征?这些问题在国内神话学界、民俗学界尚鲜有问津。  相似文献   

3.
“神话主义”是指现当代社会中对神话的挪用和重新建构,神话被从其原本生存的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移入新的语境中,为不同的观众而展现,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对女娲神话的整合运用与重述,就生动地展现了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并呈现出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有机融合、叙事表演以情境和游客为中心、神话更为系统化、神话的地方化更加突显四大特点。可见,神话主义属于神话的“第二次生命”,研究者应将神话的整个生命过程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4.
"神话主义"是指现当代社会中对神话的挪用和重新建构,神话被从其原本生存的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移入新的语境中,为不同的观众而展现,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对女娲神话的整合运用与重述,就生动地展现了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并呈现出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有机融合、叙事表演以情境和游客为中心、神话更为系统化、神话的地方化更加突显四大特点。可见,神话主义属于神话的"第二次生命",研究者应将神话的整个生命过程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兄妹婚”神话的比较——兼论中国古代“同姓不婚”原则徐晓光一唐人李冗在《独异志》中记述了完整的偶生神话,说“昔者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兄妹合婚,繁衍人类。日本《古事记》卷上开首叙...  相似文献   

6.
伏羲、女娲和甘肃贺养州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民族历史神话传说中的始祖型人物。相传他们二人均出生在甘肃境内,初为兄妹,后做夫妻,繁衍了人类。大量的考古学资料业已表明,甘肃境内早在20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甘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的地位已经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石崇拜,起始于上古石器时代,这样的石崇拜于今可从大量有关石的上古神话传说中窥视其究竟。盘古开天辟地,“垂死化身,齿骨为金石”;“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精卫填海神话中,女娃“常衔西山木石以湮于东海”。这些神话家喻户晓,此外,羿射九日神话中说到石。  相似文献   

8.
《神州民俗》2007,(2):29-29
数万年前,东方的神话中,女娲用泥土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几乎同时,在西方的伊甸园,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肋骨创造了夏娃,并让她们婚配。上帝说:你们之间存在爱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已经开始思考既往,探讨大地和万物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先世们对古昔的关注,可以看做是历史的萌芽。当然,最初最古老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猜测,是从冥想中产生的神话。 人类是怎样来的,我们的远祖用许多饶有趣味的神话加以解释。汉族神话说,世上本无人,是补天的女娲抟黄土做成了人之始祖。这个神话是一则反映母  相似文献   

10.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 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 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 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 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 “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 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 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1.
佟菲菲 《丝绸之路》2011,(16):83-85
维吾尔族的《女天神创世》与汉族的《女祸造人》是两篇著名的泥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其相同之处在于神话母题均出自神造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创世方式是女神吸进了尘土和空气,经过孕育吐出来才变成了人和各种飞禽走兽,后者则是女娲抟黄土创造了人类。两篇神话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历史时代,前者体现了北方突厥民族原始先民的游牧文化特点,后者则体现了中原汉族原始先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燕兵 《丝绸之路》2015,(3):14-19
和世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样,中华文明也是从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开始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伏羲、神农、黄帝、蚩尤、大禹、西王母……这些文明萌发阶段的神话和传说,大多数发生在甘肃地域或者与甘肃大地密切相关。在考古研究的佐证下,缥缈的传说渐渐清晰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可辨的脉络——中华文明在甘肃大地生发和传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0,(2):185-187
杨利慧读完了博士,写出了一部《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留,便又在她的同一导师钟敬文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做博士后,所选的题目仍然是女娲。我不免产生出一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对神话和史诗的研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相比之下,对歌谣和各类民间故事的研究,却显得冷清了些。民间文学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注重神话和史诗,这是否也有点“生态”不平衡?有鉴于此,本刊拟发一些关于歌谣和民间故事的研究文章,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史前的原始神话是无限丰富的,堪称世界泱泱神话大国。据各学科的资料表明,从伏羲、女娲到三皇五帝,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整个亚东大地几乎沉浸在一片奇诡壮丽、扑朔迷离的巫神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以群神毕聚——能交通乾坤之生活坦途的昆仑山是亚东神话的总策源地,以光照日月——能运动人间之创造旅程的“黄帝四面”为“中土”神话的辐射中心。亚东人经过了无数痛苦的、与自然搏斗的反复实践和智慧的升华,终于诞生了中华民族的母系制和父系制,也诞生了第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光荣名字——禹甸神州。  相似文献   

16.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5,(12):72-74
在记载女娲功绩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语,过去人们在诠释“女娲神话”时,把这句话诠释为“砍断巨鳌的腿,支撑起倾覆的天顶”,如果这里所说的“天”是指浩渺无边、空旷无际的“太空蓝天”的话,它怎么会倾覆、破漏呢?假如果然是“至高无上”的“蓝天之顶”倾覆、破漏,世界  相似文献   

17.
提起爱神,人们便想到维纳斯,便想到丘比特。“维纳斯是‘体现纯美的女神,’是震撼人的心灵的爱神。维纳斯的历程,就是爱情的历程,审美的历程,就是人类精神走向自由的历程。”但维纳斯是舶来品,她栖息在奥林匹斯山上,在古罗马神谱里注册,且至今光着身子。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有自己的爱神。 远古红娘——女娲 女娲名气大得不得了,在远古神话中,她是人类的创造者,她炼石补天、团土造人的功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盘古神话传说起源问题长期争辩,未有定论。与黄帝、伏羲、女娲等创造人类和人类明的宗祖神不同,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盘古神话在献中出现较晚,未见于先秦典籍。屈原《天问》:“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神话里的伏羲、女娲两神由分载到合记,由传说中的古帝,或氏族首领,到"粘合"为夫妇,成为阴阳二帝之神,其间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过程.这当中,两汉时期的一段演变,促成了两神传说,由虚变实,从抽象观念到具象灵祗.这一文化结果的产生,究其原因,与两汉时期特定的社会思潮有关.汉人根据先秦以来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弥散于社会上下的宗教信仰,以及充满神学色彩的帝王观念,最终将其改造成化育万物,阴阳匹配的神灵.  相似文献   

20.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5,(10):70-72
“东方有伏羲、女娲;西方有亚当、夏娃”。有关他们的故事,是地球人类“创世神话”中最为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希伯来人的创世神话《创世纪》书中,“亚当”是上帝用“红土”创造的第一位人类祖先,随后,上帝觉得“亚当”一个人过于孤独,又用“亚当”身上的一条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夏娃”。并让他们住在鲜花盛开、果实累累的“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他们违背上帝的告诫,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引发情欲,生育了人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