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苑志芳 《神州》2012,(21):48
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开闭卷结合再到全开卷考试。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2012,(20):32-34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会牵动社会神经,引发许多事件和话题。对于这场天下第。一考,历年来的反思和建言可谓汗牛充栋。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考试制度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消失,这也是考试虽有备种弊端,但古今中外皆以其为主要的选拔人才机制的原因,亦因此多数国家也都有自己的“高考”。  相似文献   

3.
黑晴 《福建旅游》2005,(4):13-13
考得导游证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在考生看来比学历考试还关注。2004年某省报考导游证的人数达6901人,很多人认为这是能否继续从事旅游或在旅游相关部门工作的决定性一搏,特别是导考分数成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正>《法政学刊》~[1]是中国大学办刊史上被遗忘的一笔。它由哈尔滨法政大学创办于1925年,终刊于1937年,在我国法学界的相关著述中,并未见到对《法政学刊》的记载与研究。它之前有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的学报《法政学报》(1918)、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学报《法学季  相似文献   

5.
我学了两年车,至今没有拿到驾照。在这两年中,北京的考试制度大改了一次,我赶在改革前最后一天把桩给考了,中途熄了一次火,撞了一次杆,要是现在,我就只能拼死一搏向考官抛个媚眼。考桩那天我的教练压根没来参观,他认为我无论如何是过不了。最后向他通报喜讯时他也不是太高兴,大概觉得跟他的教学质量毫无关系,缺乏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正韩愈19岁参加进士考试,连考3次,次次不中,到第4次才考中。别以为这下光明了,要成为公务员,吏部那里还要再考一次,韩愈又考3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后门,给宰相写信,连续3封石沉大海,又登门拜访,3次上门次次被轰回来,走后门不行,回来接着  相似文献   

7.
四、会试 明清两朝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因是聚集各省举人到京会考.故称会试。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考期初在二月,乾隆时改在三月,分三场。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相似文献   

8.
李琦 《纵横》1997,(10)
现在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已是家喻户晓。它是于1977年恢复的,作为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考制度的恢复经历了一些颇为曲折的过程,当时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高考制度的废除及其严重后果 大学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在1952年就确立了。“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这一制度就受到致命的冲击。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不利于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不利于更多地招收工农兵革命青年进入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房列曙我国考试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现今世界通行的考试制度是中国发明的。《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考试制度时道:“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202年)。”尽...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因其考试难度之高、参考人数之众而被喻为中国第一考。殊不知,在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也是众多年轻人希望出人头地的一条正途。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1889—1927),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白坚武(1886—1937),先后追随军阀李纯。吴佩孚,后来积极投靠日本人策划伪华北国,卢沟桥事变后,被国共两党联合通缉,不久被捕,以“汉奸首领”罪处死,为世人唾弃。 这两个人之间,有过一段情谊。一 1907年,18岁的河北乐亭人李大钊乘暑假之便与同学到天津投考学校,当时天津有三种学校正在招考:一是北洋军医学校;一是长芦银行专修所;一是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年轻的李大钊感于国势濒危,萌发研究政治以求救国…  相似文献   

12.
乐楚 《湖南文史》2011,(2):25-27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因其考试难度之高、参考人数之众而被喻为“中国第一考”。殊不知,在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也是众多年轻人希望出人头地的一条“正途”。  相似文献   

13.
心曲 《南京史志》2014,(4):64-64
亲爱的心曲姐姐: 你好!我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这周真是倒霉,先是考试考砸了,后又在上课时手机响了,我们学校不让带手机到学校的,然后更倒霉的是晚上在被窝里看手机玩游戏,又被老师抓住了,没收了手机,还要叫家长、给处分!我自从上了高二,就觉得学习也跟不上,原来的雄心大志被一次次的考试分数消磨殆尽了。  相似文献   

14.
正亲爱的心曲姐姐:你好!我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这周真是倒霉,先是考试考砸了,后又在上课时手机响了,我们学校不让带手机到学校的,然后更倒霉的是晚上在被窝里看手机玩游戏,又被老师抓住了,没收了手机,还要叫家长、给处分!我自从上了高二,就觉得学习也跟不上,原来的雄心大志被一次次的考试分数消磨殆尽了。  相似文献   

15.
有关民国时期考试权和考试制度的著述颇为丰富,也不乏就考试权与宪政的关系展开论述的著作。但尚未发现专门分析考试权的宪政保障功能的论文问世。该文以既得利益集团为切入点,就民国时期考试权对宪政的必要性、在现实实践中的运行障碍进行了初步探析。这对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今宪政建设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志国 《南京史志》2022,(36):10-11
<正>案例重现:总闹“病”的男孩赵聪是个初三男孩。从小,他的成绩就很好,语文更好,作文也是经常获奖。小升初时,他考进了一所重点学校。刚进初中,赵聪目标很高:“我一定要考班上前三名。”可是没想到,第一次考试他就感觉考砸了—其实也不差,班里十几名。可在赵聪看来就是考砸了。到了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赵聪得了重感冒,考试时发烧、头痛、脑子发晕。没想到从此之后,赵聪就总是闹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战略抉择,不同时期的领导人对于教育现实状况的认知和判断均对教育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就邓小平个人而言,他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办法曾先后做过两次重要决策:第一次是1966年6月13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与刘少奇一起做出了推迟进行高等学校招生并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决定。第二次是1977年9月,邓小平力排众议,提出恢复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第二次决策不但产生了长期的人力资本红利,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现代化教育体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早年投身革命,战功卓著,毛泽东、朱德称他为大名鼎鼎傅先生傅柏翠,1896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蛟洋的一个地主家庭。少年时期,他凭着勤奋努力,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并考取了福州中学,继而进省立法政学校专攻法政专科。1914年,他受孙中山进步思想的熏陶,东渡扶桑,考进东京早稻田大学学法律。在那里,他见到了久仰的孙中山,聆听他的教诲,并参加了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中华革命党,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17年,傅柏翠完成学业,返回福建蛟洋宣传孙中山的政治纲领和革命思想。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傅柏翠同《新青年》等多家…  相似文献   

19.
视野     
《南方人物周刊》2014,(25):19-19
英国驾考难 在中国考驾照难。在英国也不容易……英国官方数据显示,一名来自伦敦南部萨瑟克的28岁女子,截至目前已连续参加110次驾照考试,仍然连理论测试也没通过,她为此在驾照考试上已花费3410英镑(约合人民币3.6万元)。该理论测试以多选题为主,主要考核驾照申请人对公路规则的熟悉度及其是否具备安全驾驶意识,每次理论考试的费用为3l英镑(约合人民币329元),目前该测试在英国的平均通过率为654%。据《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和该女子有相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彼得伯勒,一名30岁女子,连续86次考试失败;而伯明翰一名41岁的学员。  相似文献   

20.
<正>科举制度是符合条件的民众通过竞争性考试,获取国家品阶官位、社会荣誉地位的一项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在我国由隋代至清代存在了1300年,在韩国等国家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西方也对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有所影响。20世纪末,人们逐渐认识到科举的价值所在,对科举的研究日渐勃兴。正是在此背景下,“科举学”正式被提出了。一、“科举学”的提出与确立(一)“科举学”的提出。19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