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纾文化研究,除了指一般意义上的对林纾采用文化(历史)的研究角度,同时还应该是对"林纾文化"的研究。林纾在73年的生涯中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涉及诗词文戏曲小说绘画等几乎各个领域的创造成果,实际上已形成了后人研究的一个文化本体对象标本——独一无二的"林纾文化"。只有这种林纾文化研究,才真正有助于还原林纾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
吴仁华教授主编的《林纾读本》,是一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优秀读物。该书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二、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三、具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3.
林纾归帆图     
陈根远 《收藏家》2012,(5):64-66
横绝一世的"林译小说"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塾师薛则柯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借读同邑李宗言家藏书三四万卷,博览精思。工诗,能文,擅画,有狂生之称。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1901年移居北京,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  相似文献   

4.
马勇 《安徽史学》2011,(1):44-56
新文化运动被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重新整理。在这个运动中,即或有不同意见,但在重新振兴民族精神、重建文化体系方面,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对派。换言之,在新文化运动中虽有左中右的区别,但大体上说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分子,只是在某些问题上偏于激进或偏于保守,偏于守成或坚守中立。新文化运动中新旧冲突是存在的,但其性质可能并不像过去所估计的那样严重,新旧人物在某些观点上的对立、冲突和交锋,很可能只是朋友间的交锋与交集,其程度也不像后人所感觉所想象的那样严重。他们的交锋与交集,其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没有绝对新,也没有绝对旧。本文重新解读的林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传统评价将他推到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显然是一种政治考量,并不是历史本真。真实的林纾,不仅在新文化运动的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甚或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者之一,他并没有刻意站在新文化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5.
纪文 《炎黄春秋》2001,(1):71-71
最近,听说一件事,颇觉得有点意思。某地某刊,因为坚决拥护改革、开放方针,坚持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为办刊原则,敢于说真话,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是,却受到少数“左”派人士的忌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几位“左”派人士于无计可施之时,突生一计,向上面写匿名信,状告某刊“宣扬自由化”等诸种罪状。  相似文献   

6.
清末举人出身,既没有上过洋学堂,又没有出国留学,对于外国语言、民情风俗一概不知的人,谁能相信,在20多年中竟能译出好好丑丑近200部小说。这位今古奇才,就是被人称为“译界之王”的林纾。要问林纾是怎样走上翻译小说道路的,还要从王寿昌、林纾声泪合译《茶花女》说起。  相似文献   

7.
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钊 《炎黄春秋》2002,(4):64-66
清末民初的作家林纾,原名林琴南,他始终坚持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是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当年他在《自由谈》上发表了哪些作品?一时无法考察。不过以他老人家那种摇头晃脑、一唱二叹的调调儿,写几篇风花雪月的文章,是完全可能的。但他是不是属于鸳鸯蝴蝶派,似乎还难作定论。  相似文献   

8.
王厚宇 《收藏家》2007,(10):67-68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年改号蠡叟、践卓翁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他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历任家乡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京师金台书院、京师大学堂教席,1914年任北京《平报》总编。平生以译书为业,以译外国小说一百八十余种著称于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国画家。但其画名多为书名所掩,一生创作了大量书画,与姜筠并称为"南林北姜",是海上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赵曾 《福建史志》2012,(3):38-39
辛亥革命爆发后,天下震动。各地革命党人和民军纷纷起义响应。给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以沉重地打击。江浙各地的革命军组成“江浙联军”,于当年十月底兵分三路从江宁土桥、句容天王寺和龙潭等地进发.  相似文献   

10.
董静雯 《福建史志》2023,(3):12-16+71
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其转型之路上存在一系列影响因素。本文以高梦旦、林纾为例,探讨他们在转型时期的角色定位、心路历程与人生轨迹,为我们了解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闽籍旅京人士林纾,既有南归之思、南下之行,又曾暂居天津租界数月,最终定居北京终身。较之生计、人际关系等因素,他的居处抉择与居处体认联系更为密切,而他的居处体认又与政治心态转变密切相关。南下是他在趋向于做共和国民时期的打算,北居则与他日趋坚定的遗民心态紧密相连。其居处抉择,既有时代变迁下的普遍性,又有其政治心态与身份认同变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这些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如果机械死板地运用,便觉得“枯燥”、“无味”,但如巧用妙用,同是这些数字,则又有另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3.
《福建文史》2002,(1):49-51
  相似文献   

14.
近代社会的进步不单纯体现在那些先进人士的行为中,那些"顽固"人士思想的变化更能体现这种变动。林纾著作权思想的变化就符合了这种情况,他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开始并不认同稿费,可后来却成为稿费有力追求者,林纾思想的变化更能体现近代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以前对林纾研究多集中在翻译的文法、艺术等方面,对其著作权思想研究不够,所以从其思想变化的角度研究,更能体现其代表性及进步性。  相似文献   

15.
看到某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的《地方风物志&;#183;名胜古迹》章里的这样一段话:“唐代诗人李白,曾携酒到此(指富春江严子陵钓台)畅饮。酒酣耳热之后,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诗:我携一樽酒,独上江渚石,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相似文献   

16.
息夫人,春秋息侯的妻子。息国故址在今河南息县北。公元前680年,息为楚王所灭。汉刘向《列女传》说,息侯夫妇壮烈自杀。《左传、庄公十四年》谓息夫人妫氏为楚王所得,后生莫敖和成王二子。息妫深痛国亡夫死身辱,不和楚王说话,恨之刺骨。她是个美人,像桃花般娇艳,后人称为桃花夫人。她又是中国上古第一位恨人,无力抵抗强暴,只用死般沉默来寄托仇恨。她做的是千古无可奈何的恨事。  相似文献   

17.
谁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开国君主,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会写诗,还喜欢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据有人搜集,他留下来的诗歌也有二百余首,按现代诗人的标准来看,也算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了。  相似文献   

18.
论林纾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是清末民初的古文名家,又是著名的西方文学翻译家,这样一位文化名人理应为学术界重视。以往对林纾的研究多局限于文学界,且偏重于对“林译小说”的译文技术、文体特征以及客观作用和影响的探究、论述,而关于林纾的文化思想及其在“林译小说”上的体现,却很少有专文论及。本文试从近代文化史的角度对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9.
赋是一种兼有韵和骈特点的体,经先秦的骚体赋、两汉的大赋、六朝的骈赋,限制越来越广。特别是唐宋用以取土的试体赋(又叫律赋),不但讲骈偶,还要讲平仄,限押韵(也就大体限了字数)。  相似文献   

20.
读牟宜之诗     
李锐 《炎黄春秋》2009,(2):79-81
明年是牟宜之同志百岁冥寿,他儿子送来即将出版的父亲的诗稿和有关传记等资料,并要我为这册诗写个序,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