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成立20周年。10月底,学会联合云南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在昆明召开了“西南、西北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首次汇聚研究西南、西北和海上三条丝绸之路的学者,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比较研究,显示了丝绸之路纵横两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体现了多学科大视野协作与专题深入研究的两大学术趋向,基本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丝绸之路断代及内涵的讨论值得关注。有学者提出,传统的丝绸之路概念已不准确。丝绸之路应为中国古代沟通中外海上和陆上以丝绸贸易为标志的商路,丝绸之路不止一条,…  相似文献   

2.
<正>"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初是在19世纪末由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来的。这个用以标志中西交通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中外学术界的注意,正如有的西方学者所说,"丝绸之路"的提出,对于中西关系的研究就"豁然开朗"了。此后,中外学者都开始注意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史学前辈对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在西北史地方面、南洋海上交通方面,都有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有了巨大的发展,"丝绸之路"一直是作  相似文献   

3.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重新在世界上焕发了光彩,它不仅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遗产,而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各个学科对其都有了极具创造性的新观点。2016年9月26~29日,敦煌文博会刚刚落幕之际,兰州大学(LZU)敦煌学研究所与国际丝路研究协会(IASS)在敦煌联合举办"敦煌·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暨丝绸之路与文明调和第二届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这次国际会议为各国研究者搭建一个学术平台,以交换意见,沟通观点,展示新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使得丝绸之路重新为人类贡献其宝贵的价值。来自韩国、俄罗斯、意大利、伊朗等国家的敦煌学家与中国台湾、大陆的学者一道探讨敦煌与丝绸之路的学术与文明融合的发展愿景。借此机会,《丝绸之路》杂志社策划、编辑成"口诵莲花,寄语盛会"篇,以展现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敦煌文博会的美好祝愿和殷殷期望。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杨伯达在20世纪80年代曾设想在丝绸之路之前应有一条和田玉输入内地的"玉石之路",后又称之为"昆山玉路".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玉门关",来历与和田玉的东输入有关,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怀疑[1].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推动海峡两岸敦煌学与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于2000年7月21日在校逸 夫科学馆会议厅召开了题为“纪念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海峡两岸敦煌学·丝绸之路学术 考察研讨会”的会议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台湾学者31人 ,大陆学者30人。在会议开幕式上,兰州大学副书记杨恕教授、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 敦煌学研究基地致欢迎辞,对前来与会的代表们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学术讨论会与丝绸之 路考察活…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召开了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万明研究员当选为第九届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会上,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及中国海洋大学有关学者百余人围绕"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这个  相似文献   

7.
一、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兴起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开始的中缅印交通研究,20世纪40至70年代不少学者对此发表过专门论著进行讨论,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个具有国际学术意义的重大课题没有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直到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古代交通与贸易问题,开始受到相当的重视。一批学者考察了从四川成都到云南腾冲的交通线,明确了这条线路的主要走向。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有久远的历史,古代研究中西方的交通道路有海陆两种,其中,中国丝和丝织品通过海陆运输给西方,因此被称为海上西方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的海洋活动。广州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本文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在概述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上,探讨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现实意义,旨在说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期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9—10日,"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博物馆隆重召开。研讨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所、成都博物院、雅安市博物馆共同主办。来自20多个学术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著名学者李学勤教授特意发来贺信。参会代表围绕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史、南方丝绸之路考古与文物、南方丝绸之路民族与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丝绸之路历史地理”研究。包括历史文化、交通线路、宗教传播、植物交流等方面。期间,特邀西北大学李健超教授作为课题组组长。会同沿线长期从事丝绸之路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丝绸之路历史线路进行考证并撰写了论文。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特与本刊合作。将这些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呈阅于读者。以期为弘扬丝绸之路文化、推动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一、鲜明的学术个性李振宏先生的《历史与思想》(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1版)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历史学著作,这个特色就是鲜明的学术个性。“学术个性”这个词是著名史学家朱绍侯先生在为《历史与思想》所作的序言中提出来的(此前似乎未见有人专门论述),极具启发性。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该书及其作者的学术风格,而且为今后历史学改进研究方法乃至繁荣、发展学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的确,学者和学术研究需要有学术个性,只有创造性的研究才能发挥出学者的学术个性。在《序言》中,朱绍侯先生指出,李振宏“是一个有学术个性的人”。随后便以点睛之笔评价他的“学术个性”,笔者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全面性和整体性。表现在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兼顾。朱先生说李振宏的学术个性一方面“表现在比较大气,他的研究多是比较宏观性的问题,而且喜欢写大文章”。笔者以为,各个学者的学问(或学术研究)既有高下之分,也有大小之别,这两者往往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学问的大小取决于学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察视野。作小学问者通常仅研究局部的和具体的问题,或只研究某一段,甚至终身仅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一个事件。有的人尽管研究面稍宽一些,但是只顾微观而缺乏宏观的眼光,...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属于比较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对外商贸发展进程,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于路上丝绸之路的一天重要海上经贸通道,最早史料记载在汉代已经开始通过海路进行对外贸易,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泉州作为我国当时重要的出海港口,见证了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在这个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动了泉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进程。文章研究中将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背景,探讨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笔者介绍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泉州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盛况,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对泉州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发展?这是一个回顾与前瞻性的交叉问题。回顾,乃是对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历程进行学术盘点;前瞻,则需展望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新世纪共同的学术追求与发展趋势;交叉,是在“瞻前顾后”的基础上提出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具体路径。《史学月刊》作为一个专业性刊物,责无旁贷,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平台。为此,本刊特组织“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邀请国内中国近代史学界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这个问题,旨在凝聚共识、寻求突破。参加本期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历史学家,也有活跃在学术界的中青年学者。这七篇笔谈构成一篇大文章,见仁见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或从宏观上探讨新世纪近代史研究境界的追求、学科品位的提升、学术发展的趋势,或具体入微,分析过去研究中的弱点、盲点,提出对新世纪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看法。这些观点或许能对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一些启示!当然,一期笔谈难竞其功。我们也深知,由于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这个问题也许不可能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结果,重要的是通过笔谈能引起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深思!我们不追求结果的圆满,只追求过程的深邃。因此,我们诚恳希望学界同仁以本期笔谈为开端,不吝赐稿,深耕我们共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园地,为学术事业的繁荣昌盛尽我们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2009,(18):17-17
自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概念100多年来,世界各国大批优秀学者将毕生精力倾注于这一领域,丝绸之路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近日在宁夏召开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距离形成系统、科学的丝绸之路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丝绸之路学术研究需要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15.
境界--追求圆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发展 ?这是一个回顾与前瞻性的交叉问题。回顾 ,乃是对 2 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历程进行学术盘点 ;前瞻 ,则需展望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新世纪共同的学术追求与发展趋势 ;交叉 ,是在“瞻前顾后”的基础上提出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具体路径。《史学月刊》作为一个专业性刊物 ,责无旁贷 ,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平台。为此 ,本刊特组织“2 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 ,邀请国内中国近代史学界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这个问题 ,旨在凝聚共识、寻求突破。参加本期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历史学家 ,也有活跃在学术界的中青年学者。这七篇笔谈构成一篇大文章 ,见仁见智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或从宏观上探讨新世纪近代史研究境界的追求、学科品位的提升、学术发展的趋势 ,或具体入微 ,分析过去研究中的弱点、盲点 ,提出对新世纪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看法。这些观点或许能对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一些启示 !当然 ,一期笔谈难竟其功。我们也深知 ,由于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 ,这个问题也许不可能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结果 ,重要的是通过笔谈能引起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我们不追求结果的圆满 ,只追求过程的深邃。因  相似文献   

16.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耿升日一、何谓“丝绸之路”?法国学者研究丝绸之路的缘起“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在海路大举开通之前,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天津市社联共同举办的“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 ,于 1 999年 1 1月 1 1日至 1 3日在南开大学明珠园召开。来自各地的 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其中有史学界的耆老何兹全先生、何兆武先生及一批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主持会议并做了总结发言。近年来 ,我国的历史学有了长足发展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有一个问题、一种倾向 ,这就是对“问题”的研究相当发展 ,对“主义”即形而上的问题关注较少。许多学者偏重于具体历史现象的研究 ,甚至有人把全部精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2006年12月5日到7日召开“丝绸之路古国货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50多位国内国际研究丝绸之路的钱币学家和历史学家聚会沪上,成一时之盛。会前,已展陈十年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馆经改造重新开放。杜维善先生多次捐赠上海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和施家干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的机制币陈列也经修改后同时开放,更为会议锦上添花。会议共收到40多篇论文,有30多位学者作了演讲,议题相当广泛,并不乏新的发现和见解,既为国内学者开阔了眼界,也为国际钱币学术界就丝绸之路货币这一专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术的进步。上…  相似文献   

19.
黄爱平 《清史研究》2007,(1):118-121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和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共110人,其中内地学者99人,海外学者11人,既有戴逸教授、李文海教授、龚书铎教授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也有许多思想活跃、功底扎实的中青年学者,还有从事各个专门领域研究的人才。可谓基本囊括了国内外学术界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有素、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一2 0 0 1年 6月 5日至 9日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盛唐研究项目组”、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史”课题组联合主办的“唐宋妇女史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代表共 42人 ,除中国内地的学者外 ,还有港台地区和其他国家的 2 1位知名学者 ,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伊沛霞 (PatriciaEbrey)教授、哈佛大学的包弼德(PeterBol)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岸本美绪教授、东京都立大学的佐竹靖彦教授、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黄宽重教授等等。开幕式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