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唯物史观史学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至少表明,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史学具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与学术土壤,亦有其对现实与史学的贡献与担当。在当前中国史学呈多元发展的学术趋向下,更需要认真分析唯物史观史学产生的原因、梳理唯物史观史学在20世纪的走向、研究唯物史观史学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各种影响。20世纪初,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历程。"新史学"在批判旧史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各少数民族珍惜自己的根源,崇敬祖先,注意借鉴历史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史学。少数民族史学资料由文字与口传两部分组成,口传史料数量占有明显优势。少数民族的历史观中普遍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有的民族产生了成体系的史学理论。民族史学长期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少数民族史学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填补了汉文史籍在当时无法顾及的空白,是中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一进展表明,中国史学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史学工作者更一步走向中国史学深处。同时,这一进展的学术影响,已超出了专史本身的范围而受到不少史学工作者的关注,以至于受到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史学的演变与中国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所谓“当代”,是指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新史学的崛起及其终于在二战后取代传统史学而成为西方史学的主流。 西方的新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它是作为传统史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西方的传统史学可以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史学及其后的实证主义史学为代表。它与19世纪欧美各国的实证主义思潮相一致,影响颇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西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史学应走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学应走向世界张椿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攀登新的经济高峰,我国政府正采取各项措施以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使我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积极参加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去。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世界银...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史学对心理史学的回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代中国史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历史不再被看成是僵死的事实的堆积,史学也不再是零散的史料的排列,因为治史者能够把历史看成是由活生生的人所创造的。所以,人们在研究历史创造者的活动时,不仅仅要考察、确定他们表面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所体现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历史因果,同时也力图考察伴随这些活动的历史创造者们的内心世界。因为,任何时代的人类的活动,都要通过人们的头脑。由于研究人类大脑的活动已经超过了历史学的范围,这就造成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家们到此止步。但相信历史学是一门真正科学的历史家们,坚信历史学是可以…  相似文献   

7.
确切地评价中国的口述史学很难。正如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康涅狄克大学教授BruceM .Stave所说 ,“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口述史学的状况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像北京城的建筑一样 ,一切似乎都藏在城墙后面。如果有人试图寻找口述史学活动或者口述史学协会 ,他一定会碰到漠然的注视或者嘲笑的一瞥———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不像西方国家 ,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组织的口述史学协会。”在某种程度上说 ,Stave教授的话确实非常准确和恰当地评价了中国口述史学的现状和独特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内历史学的发展 ,以及与国外口述历史学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朱希祖与中国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希祖在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期间,为史学成为近代意义的学科作出重要的贡献,注意将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引入史学研究领域,史学史及史学原理被定为必修课,聘请李大钊、陈翰笙、王桐龄等著名学者执教,培育了一批史学人才。《中国史学通论》是朱希祖研究中国史学的代表作,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立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核心主题是揭示中国历史奥秘,阐明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及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结果,但具有本土的学术根脉与源流,是对晚清新史学的超越与扬弃。走向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基本脉络。它与中国革命史息息相关,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血脉相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紧紧相连,以"中国社会性质"为话语之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学术形态,以"史论结合"为基本方法,表现为"历史"与"逻辑"的高度一致。它实现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的结合,第一次让中国历史显示出其内在的规律性,前所未有地探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命题,极大地丰富、深化了历史认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为中国史学引入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2 0世纪中国史学最显著的进步是历史观的进步中国史学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史学上的历史观点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1 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 ,这种历史观点的发展、进步发生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西方近代进化论的传入 ,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历史的看法 ;另一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入 ,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历史的看法。关于前者 ,梁启超、顾颉刚都有论述 ① ;关于后者 ,李大钊、郭沫若、翦伯赞等也各有阐说② 。由于进化论和唯物史观的引入 ,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引入 ,不仅加快了中国史学发展的步伐 ,而且推动了中国史学的…  相似文献   

11.
奥崎裕司氏在大作《从中国史到世界史——谷川道雄论》(1999年 6月、日本汲古书院出版 )对谷川史学给予了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笔者三年来一直追随谷川先生问学 ,亦有意于向我国同行介绍、宣传谷川史学在中国史研究方面的贡献。此仅就谷川史学是如何超越日本战后中国史学模式这一论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一、探索中国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两次超越本文所谓战后日本中国史学 1模式 ,指 1945年特别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 ,半个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学术风气。所谓超越 ,即跨越流行思潮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行为及其结果。概言之 ,战后日本中国史…  相似文献   

12.
本书作者1950年起讲授历史文选,1964年起讲授中国史学史,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资料,撰写了本书原稿。1978年起,一边培养中国史学史研究生,一边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逐步撰成本书,前后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本书共七编:第一编先秦史学,第二编秦汉史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史学,第四编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学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应该了解这门学问。但是,直到今天,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还没有树立起来。希望有更多的同志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史学史包括什么内容呢?第一,要研究历史观点、历史理论的发展。第二,史料学的发展。第三,历史编纂学的发展。第四,历史文学的发展。历史工作者最大的任务是写历  相似文献   

14.
庐陵史学发达宏富,史备众体,尤其是在宋明时期,史学大家叠出,史学著作丰硕,史书类型繁多。诞生了龙衮、欧阳修、徐梦莘、罗泌、龙文彬等众多的史学家,编撰了《江南野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三朝北盟会编》、《路史》、《西域行程记》、《广舆图》、《豫章书》和《明会要》等重要史学著作。庐陵史学重文献网罗、考证和历史经验总结,从整体上看具有父子同撰、通今博古、文史兼通、诗文咏史、金石证史等特征,有史料、校勘和辑佚价值。庐陵史学享誉海内外,口碑较好,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当代史学在史家培养专业化、生计职业化及视域等方面与传统史学不同,在体例上使用章节体、论文体等书写模式来取代传统史学编年体与纪传体,在史文上学术论著语言使用、引文和论文格式等明显区别以往,在史功上由鉴戒史学逐渐趋向理性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向近当代史学的转型,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史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当代中国史学的深入发展需要继承我国固有史学遗产,吸收、融合外国优秀史学理论,创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多元动态新史学.  相似文献   

16.
谈谈近代中国的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潮民族危机的时代感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是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我们离开这个时代不过三十多年,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史学对我们还是有影响的,有时甚至有很大影响。研究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1919至1949年间,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我们已另有专文在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本文就不再重复了,打算谈谈另外的一些问题。现在先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民族危机的时代感谈起。  相似文献   

17.
张越 《史学理论研究》2020,(2):61-73,158
郭沫若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走向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在1949年后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和中国史学会主席,提出史学发展六个方面的转向,规划了中国史学的发展前景。他创办并主持的《历史研究》杂志提倡历史研究应史料与理论并重。郭沫若礼待陈寅恪,邀请其出任《历史研究》杂志编委和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郭沫若重启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引发了研究一系列重要历史理论问题的热潮。在郭沫若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努力下,新中国史学初步形成了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彝族古代史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史学发达,人所共知。然而,对于中国古代史学领域中的另一颗明珠,即由黔西北彝文古籍反映出来的西南彝族古代史学及其理论,却不大为人们所知。笔者认为:西南彝族古代史学理论的萌生和形成要远远早于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史学;彝族史学理论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曾经产生过以举奢哲为代表的若干优秀史学家;并具有沿续了几千年的独特的史官制度。 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充分认识,对于我国史学理论的研究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史学文化引领着邻国史学的发展,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发展深受我国影响,各种史志书籍、资料达到空前的规模,史学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历史发展沿革,利用对比、举例等多种手法,从编纂体例、史学思想等角度阐述了日本史学深受中国史学的影响,明晰中国史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无定法与有成例《尚书》,孔子之所删订,《春秋》,孔子之所述作。然而《尚书》无定法,而《春秋》有成例”(《文史通义·书教下》),这在体例上来说,二者截然相反。但不论无定法还是有成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却都起了绝大作用,而为后代史家所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