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张琳杰 《旅游纵览》2021,(4):171-173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在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压力不断增加、民族景观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旅游环境的公共物品性、旅游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旅游资源的超负荷开发等,共同造成了当今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环境困境难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本,村寨的发展不能以资本的消耗为代价。然而对处于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如果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难以做到可持续的保护。因此需要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探寻对民族村寨资源消耗最少的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龙胜平安寨为例,分析平安寨的发展现状,论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发展战略,其充分结合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经验,提出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要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文化发展为关键的目标。落实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各地乡村特色,积极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中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目标。目前,部分地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不重视、旅游创意点不足及旅游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民族村寨的建设投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及打造当地旅游品牌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当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法,检索梳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相关研究,分析其研究概况和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热点。从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两个方面,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发展趋势。从融合交叉学科、加强机构及研究者之间合作、创新研究理论体系等方面对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进行展望,以期为民族村寨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李湮 《旅游纵览》2015,(2):47-48,50
在民族旅游社区,由于利益保障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合理,导致利益冲突不能得到及时、合理、有效地解决,倒逼着利益冲突越积越深,越演越烈。本文从内外部、主客体两个大的角度分析了民族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的构建框架,指出制度本身的合理与耦合只是制度合理有效的基础之一,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制度主体具有合理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熊亚婷 《区域治理》2021,(1):82-83,85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采用老城区改建和兼并郊区的途径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周边区域慢慢地并入城市,被拆迁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改变,导致他们对生活环境的骤变产生不适应性,同时引发拆迁安置社区居民市民化程度低、环境卫生情况较差、社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市江宁区拆迁安置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治理的重要手段,海洋文化治理是推进市域治理的重要途径.当前威海海洋文化治理中存在着文化资源开发冷热不均,民俗文化开发不够;部分文化资源缺乏保护,面临失传的危险;注重经济效益,价值内蕴缺失;文化保护主体空心化,文化建设缺乏内生力等问题.应从实现海洋文化的空间范围全面治理、用法治手段保护海洋文化、实现海洋文化的社会治...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群旅游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新旅游业态,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18个博物馆为研究样本,采用最邻近指数、规模度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分析方法,借助ArcGIS 10.6分析工具和Excel对泉州市的博物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为泉州市博物馆群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仇白云 《旅游纵览》2023,(13):154-15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城市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利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困境。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挖掘利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挖掘利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路径,旨在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旺  王汝辉 《旅游科学》2008,22(2):63-68
文化权的主体是拥有、认同该文化的少数民族全体,主要包括文化自决权、文化发展权和文化使用权。企业资本介入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后,少数民族的文化权被忽视、盗用和滥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拟从文化权理论的视角,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探讨在企业资本介入后如何让少数民族自身在社区旅游发展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从而让少数民族自身产生主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在激励,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杨斌 《旅游科学》2005,19(5):15-20
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还处于尝试性的初期阶段,大连市参与其中并在工作中对〈国标〉有所突破.本文以笔者在大连参加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体会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技术两个层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理论层面主要是关于〈国标〉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实践技术层面主要是在对〈国标〉内容、概念、分类、解释及操作方法理解的基础之上,对〈国标〉局部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相似文献   

14.
张一恒  叶文  沈超 《旅游科学》2006,20(3):23-28
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相关利益群体之一,他们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内在动因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开发的质量和生态旅游社区的持续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在滇西北哈木谷社区的实地调查,研究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进而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生态旅游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客观反映马来西亚华人在语言和认同等领域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基本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当今马来西亚吉隆坡、古晋、吧巴和诗巫等地的华人认同情况.在语言方面,华人子弟在小学阶段大致打好华语基础,同时保持华人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华语和华人方言的使用占优势,但在商业和职业范围,马来语和英语的使用率有所增加.经济生活方面,华人发扬了传统的奋斗精神,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认同方面,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认同,远远高于对中国等其它对象的认同.结果显示:华人既保持华人性而又能动地适应国民规范;华人以民族语言维持传统文化的族群社会功能,扮演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华人形成了本身的"华人文化圈"并进一步孕育着华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休假制度的上海居民出游方式及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休假制度是影响居民出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本文以上海为例,在市场调查数据基础上,针对新的休假制度颁布后上海居民在出游方式选择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偏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相关特点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旅游业危机管理责任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国新 《旅游科学》2008,22(4):19-22
主动承担危机管理责任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必须做出的选择。应该通过外部强制力量和内部企业文化的有效互动来构建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The changing status of moxibustion therapy in folk medicine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popular medical resources during these periods. As a feasible therapy with a large popularity, moxibustion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ong Dynasty saw some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because it was an activ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 in medical activities. Therefore, people at the lower class gradually benefited from decoction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s, and the status of the moxibustion therapy began to decline. The changing status of moxibustion therapy in different dynasties embodies the changes in technolog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ranslated by Chen Cheng from Tsinghua daxue xuebao 清华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2006, (1): 6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