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贵阳来仙阁,位于市东北郊的东风镇麦穰寨,距城中心区约18公里。麦穰寨前有由南明河与龙洞河交汇而成的大长河(又名大塘河)潆绕。其上有九眼桥,因涨水冲毁,后又建三硐桥,改名曰汇川桥(或名汇仙桥)。来仙阁就建立在大长河的矶石上。阁高20余米,木质结构,三层六角。角系铜铃,微风轻拂,叮咚有声。阁前有“来仙阁”三字匾额,两边有围墙,墙壁有碎花瓷砌成的大宇,一曰“天高地迥”,一曰“岳峙渊亭”。这是描摹来仙阁的周遭环境。20世纪80年代,我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时,曾与文管会的同志几次到来仙阁实地调查,见楼阁破败,石基和围墙多处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2.
黄浩 《贵阳文史》2005,(3):35-37
来仙阁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麦穰寨,距贵阳市城区16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为南明河与龙洞河交汇处的大塘河中矶石上的一座小亭,名“水月招堤”(又名“水月小亭”),后倾圯。清嘉庆十五年(18lO年),乡人在招堤原址上建一阁,取名“来仙阁”,后毁于火。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在原址上重建“来仙阁”。1985年11月2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明代古建筑来仙阁,是1981年公布的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公布的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贵阳市东郊乌当(今东风镇)赵家庄南明河与龙洞河汇流处下矶石上,距贵阳城区16公里。来仙阁始建至今已450多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乌当民众在矶石  相似文献   

4.
小商桥座落在河南省临颍县黄帝庙乡的小商河(颍河故道)上,长21.3米,宽6.45米,高6.67米。1982年11月3日,《北京晚报》登载了一篇题为《河南省发现一座隋代石拱桥》的报道,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一时桥梁界、文物界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前去考察,并引起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高度重视。小商桥被称为“天下第一桥”。小商桥桥下河底用12排青石板铺砌,石板下打有大桩,桥台采用6层红砂条石砌成。桥台四角各有一尊两手上托的浮雕力士,雕刻精细,形象生动。两桥台上层顶面凿用榫槽,主拱圈角嵌在槽内。主拱圈是用20道双层并列的红砂条石砌筑而成,…  相似文献   

5.
台江文昌宫     
台江文昌宫在县城东南一小丘之上,与莲花书院毗连,构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同知周庆芝捐建。文昌宫坐东朝西,前有阁楼式宫门一座。门楣榜额竖题红底镏金“文昌宫”三个大字。门前有青石台阶47级通往大街,门后两侧有左右配殿,中为天井,迎面是主体建筑──阁楼,组成一座四合院,布局紧凑规整。阁楼为三层六角攒翘檐尖顶木搭式结构建筑,底层四角,平面呈正方形。阁下面阔18米,进深13米,高18米。屋面小青瓦覆盖,阁顶置多色覆钵宝顶,上置风标,并以六条铁链与六个屋面上的塑像相连。翼角塑有卷草装…  相似文献   

6.
■河的来历     
河古名叫“芦花荡”,这是三国时期留下的一个传说:当时的河是一片芦苇湖荒,张飞打仗路过此处,认为这个地方可埋伏兵上对付周瑜的人马,于是就在此藏了三日。三天后,周瑜部下3000水兵淌过芦花湖(今排湖)时,张飞一声呐喊:“燕人张翼德在此,周郎小儿快快受降!”一阵包抄围攻,周瑜大败,退居汉水夏口。打败了周瑜,要开个庆功会,却找不到一块陆地,张飞部下和当地百姓连夜运来了上千个子,搭成石台。张飞说:“我张翼德今日大战芦花荡,败走小周郎,得亏的是芦花湖和桥河。”(意思是用子砌成的石桥河)。”后来,河由此得名。梨园…  相似文献   

7.
<正>1902年春天,贵阳士绅李端棻(苾园)、于德楷(仲芳)、乐嘉藻(采澄)、李裕增(福田,旗人)四人出于“谋黔省教育之发展,振兴贵州文化,培养新学师资以应教育发展之需求”的目的,在贵阳次南门外,利用雪涯洞、丁文诚公祠、黔军昭忠祠、来仙阁等一片老建筑群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堂“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自1905年起,  相似文献   

8.
位于福泉县城西北32公里的仙桥乡境内,有一片约12平方公里的石林,称为石兵阵。距石兵阵百余米有条深河,河两岸悬崖峭壁,高不可攀。一天然巨石横跨深河之上,形成一座鬼斧神工的天生桥,当地人称为仙桥。桥  相似文献   

9.
走进乌当区东风镇乌当老街或麦壤村的寨子里,提到九眼桥,可谓妇孺皆知。可是,如果要问,九眼桥是谁建的?建于何时?就无人知晓了。九眼桥,又名"汇川桥",位于乌当区东风镇麦穰寨前,与来仙阁隔河相望,距离约300余米。据《红边宋史》载:"宋时,修乌当九眼桥,  相似文献   

10.
胎仙阁小考     
钱谦益的《红豆三集》问世后,江苏常熟白茆红豆庄便成为过往人流连题吟之处。年与时移,此庄早在清康熙年间已经面貌全非。如今钱谦益诗提到的“碧梧”、“红豆阁”,荡然无存,惟余红豆树在野田中。人们在那里寻间钱谦益与其门生钱曾等人吟咏红豆的场所——胎仙阁。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在翻看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作出重大贡献的《徐霞客游记》时,有幸看到了明末时徐霞客对“太子桥”的记载。在明祟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四月,徐霞客游历贵阳时,他在十四日从贵阳前往广顺的白云山考察过程中写道:他“出司南门(今次南门)度西溪(今市西河)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从徐霞客详记的地理方位看,太子桥即今存的太慈桥(老石拱桥),从次南门西南出“五里”便是此桥;“有溪自西谷来”现太慈桥下的小车河是从西流来,“东注入南大溪”小车河就是在今贵阳监狱外向东汇入南明河的。有…  相似文献   

12.
汉水流域旧石器时期的远古居民与生态环境武仙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汉水,是我国中部唯一一条南北向奔流的大河。《水经注》里除了黄河、长江外,只有汉水(《水经注》称沔水)和渭水占有三卷以上的篇幅。汉水流经陕西、湖北、河南三省,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  相似文献   

13.
从1990年冬开始,汉阳县(今蔡甸区)人民历时三个冬天.分别对汉阳河、新民河、洪北河三河进行了扩挖和疏浚。前两年的冬天是对汉阳河、新民河扩挖。第三年冬集中全县农业劳力展开了对洪北河渠的疏浚。三年扩挖“三河”,是汉阳县水利建设的一次浩大工程。回忆“三河”疏浚的往事,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中华遗产》2014,(7):16-21
这是会安古城的代表性建筑“日本桥”,它又有一个中国名字——“来远桥”。该桥由来此经商的日本人于1593年(猴年)开始建设,两年后(狗年)完工,故而桥两端有石猴、石犬的雕像。  相似文献   

15.
“甲秀楼两者”,为李独清先生生前所著《甲秀楼建修考》与《甲秀楼建修续考》。两者认为,甲秀楼不是建于万历十五年,而是建于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朱夔元重建阁无其事,复毁亦无其事,来凤阁非甲秀楼,而是其旁观音寺(今翠微园)中的阁楼;疑甲秀楼非江东之命名。以上三点,涉及甲秀楼及贵阳市的历史,作为后学的笔者,本着求实的精神,提出不同看法如下:一、甲秀楼创修于何年?便于讨论,将明万历《贵州通志》所记“贵阳十景”列下:“东山胜概”(按即今东山);“藏甲遗踪”(按在今六洞街原有山,山岩传说藏甲。今建海关大…  相似文献   

16.
兰州握桥     
“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春桥春渡观春华,春水春山春景佳。河涨春桥桥春涨,流沙过客客流沙。”这清新别致的诗句描绘的是昔日兰州颇负盛名的八景之一“虹桥春涨”,诗中提到的“虹腰”、“春桥”,便是兰州著名的古代桥梁之一———兰州握桥。兰州握桥,又名西津桥,俗称卧桥,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雷坛河上。雷坛河是兰州市七里河区流入黄河的最大支流,为兰州西去的必经之处,因此历代都在此建桥以方便行人。据清代《皋兰县志·桥津》载:“……卧桥当阿干河上(雷坛河),明永乐中建,…  相似文献   

17.
甲秀楼     
倪少环 《文史天地》2010,(7):F0004-F0004
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由甲秀楼、涵碧亭、浮玉桥及南岸翠微园的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等组成。其主楼的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结构,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一绝。四百年风雨沧桑,见证了西南一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至六年(公元1083年)曾在江西泰和任过县令。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曾作有七律诗《登快阁》一首,抒写公事之余登临泰和县城东胜迹快阁,远眺晴空美好景色,激起闲适旷达的情感,寄情于诗:痴儿子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千百年来,人们传咏着“澄江一道月分明”的诗情画意交融的佳句。黄庭坚先后在庐陵境内留有手迹碑刻两件:一件为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壁手书诗碑,另一件则是在泰和快阁的手书御制…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份,我有幸代表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赴澳门,参加“澳门———南京文化周”活动。到澳门,当然要去看看妈祖阁。那是个中午,天气很热,妈祖阁前的广场上几乎没人,只见前方的大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庙门不大,也就容两个常人比肩而过。进得门去,地方也很逼仄。但沿石径前行,便会发现这是一座构建独特的庙宇。妈祖阁建于娘妈角山的山腰,背山面海,沿崖而筑,石阶山径,回廊相依。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阁”的典型。庙宇建筑依山的高低分为三层,下层为“第一神山”石殿和正觉禅林,中层为弘仁阁,上层为观音…  相似文献   

20.
<正>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时称“州桥”,后又称“汴桥”“天汉桥”“御桥”等,明崇祯十五年(1642)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截至目前,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117处,种类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等。汴河故道内河道、堤岸特征明显,地层边界清晰。宋代河道中还发现疑似沉船遗存。元代河道地层中保留有狭河木桩。明代州桥结构基本完整,青石铺筑桥面,砖砌拱券。桥东侧保留宋代石壁,石壁上雕镌有海马、仙鹤、祥云,纹饰通高约3.3米,显露出的石壁最长约23.2米,构成巨幅长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