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家语》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伪书。1973年河北定县西汉中山王墓出土了《儒家者言》一篇,内容与《家语》相关,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也出土了与《家语》有关的简牍。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家语》不伪。本文校勘了《家语》与《礼记》中相同的篇章,检视了《家语》与《礼记》的三种可能性,《礼记》与《家语》在文本上存在极大差异,绝不是王肃伪作了《家语》,也绝不会是《礼记》抄袭了《家语》,二者都是流传有本的。儒家文献都来自于原始的弟子笔记,对这些原始材料的编撰,形成单篇的儒家文献,这些单篇的文献分合不定,不同的人据以编订不同的集子,从而形成《礼记》《大戴礼记》。《家语》编撰者所据以编订《家语》的材料同《礼记》相同,而不是抄袭《礼记》。二者出现相同的部分也正是缘于此。《家语》是众多伪书中久成铁案的一部,对它的正名应当警醒我们对伪书的理解,反思什么是“伪”,怎样定义“伪”。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期,《诗经》研究从学视角审视传统《诗经》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传统《诗经》学里没有学性研究。当前学从经学与学关系视角解构传统《诗经》学,得出的结论是传统《诗经》学有学研究,但对传统《诗经》学学研究的起点却众说纷纭。对传统《诗经》学学研究认识的分歧,究其根由,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诗经》“学研究”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诗·木瓜》篇出自民歌 ,其主旨原为馈赠以结好 ,采编者对于其主旨加以变化 ,成为一篇讽刺和揭露佞人之作。汉儒将其作为“美齐桓公”之作 ,宋儒则以为是“男女相赠答之辞” ,当代专家则多将其视为爱情诗。上博简《诗论》表明 ,它的主旨应当是对于工于心计的谗佞小人的揭露。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士大夫在采诗、编诗过程中变化民歌主旨的情况。《诗经》中所保存的一些民歌往往就是这种变化后的结果 ,而不是它的原创状态。《木瓜》之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4.
《易经》是中国最早记载旅行活动的文献之一。它体现了先秦人们对旅行的重视,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旅行的丰富内容,还记载了当时人们旅行的方式和环境。对我们今天的旅游事业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易》解《千字文》,把《千字文》分为两部分,揭示了原文作者谋篇布局时法《易经·乾》卦之理,据典索字,以字表经,以使既定千字杂而不乱、缀而成文的良苦用心,对于深入挖掘《千字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发扬其作为蒙训国学教材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是司法部门和法学理论界提出的一个概念,从主体角度认为是身份犯或者特殊主体的犯罪,强调主体定罪的作用,只有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联,才能称为职务犯罪。职务犯罪侵害了职务的正当性或廉洁性、侵害了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7.
《曹风·蜉蝣》是一首通篇感叹人生短暂的诗歌,《诗经》中其它作品如《唐风·蟋蟀》和《小雅·頍弁》也表达过类似情感。从《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来看,当时的人们承受着战争,饥馑,徭役,被剥削,遭遗弃,生离死别,亡国失家等苦难,但是《诗经》中触及生与死的主题,抒发人生短暂的悲叹的作品相对较少。这一现象缘于诗经时代人们重视"生",着眼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和满足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出版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考释、编联和复原方面。接下来的研究,应是对其内容的深入考察,以明其精神实质及学术价值,同时以检验和印证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诗经》原文及《诗序》对上博简《诗论》第二章进行详细解读,拟有助于有关问题之解决。  相似文献   

9.
《辽左见闻录》是记载辽东故实之较早,价值颇高的专书。本介绍了该书的作王一元,进而揭示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晁福林 《史学月刊》2006,(10):5-9,24
上博简《诗论》第23简所评析的两诗,从简文文字看,后一首诗诗名的第一字应当是“象”(读若桑),而不是“兔”,何琳仪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其后一字当读若“柔”。简文所评析的是“大雅”的《桑柔》篇。将此诗与《逸周书·芮良夫》篇对读,可以看出“共和”前后卿大夫阶层政治态度的明显变化,即由拥戴周王,为王回护,转为猛烈斥王,并且拥戴执政的共伯和。这应当是厉王奔彘及共伯和执政的关键所在。简文表明,孔子虽然不赞成芮良夫对于周厉王严厉批评的态度,但对于芮良夫的是非分明、仗义执言,还是称许的。孔子对待别人的谈论,往往从他所不赞成的问题中找出其合理因素进行肯定,在不赞成中有赞成,在否定中有所肯定。这是孔子思想中对于事物的辩证认识,值得深入体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王文锦先生《读〈诗经注析〉札记》中有关生物部分作了一些评析,指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的则属仁智相见,有的则是批评错误。这都是批评文章的常见情况。但其辞气略嫌过盛,未免令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2.
学多以为《尚书孔传》始出于东晋梅赜献书,时在公元317或318年,但皇甫谧《帝王世纪》数引此书。皇甫谧生于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西晋泰始初撰《帝王世纪》,在公元265年或稍晚,足见此书于魏晋间业已存在。  相似文献   

13.
自宋代以来,《汉书》所载元王诗多被人目为《鲁诗》,但其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因此,考察《元王诗》的归属是进一步地弄清汉代《诗经》传承版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元王诗》被看作《鲁诗》的过程出发,具体分析了《元王诗》非《鲁诗》的原因,并比对了刘向《诗》学观点与楚元王封地附近的汉代《诗》简,从而最终判定《元王诗》是汉代《诗经》传授中的独立一支,刘向所习主要是《元王诗》而非《鲁诗》。所以从刘向《诗》学中辑考的鲁诗也非《鲁诗》。  相似文献   

14.
《Political Theology》2013,14(4):455-469
Abstract

Looking to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2008, this paper considers models of leadership as they are rendered in the Books of I and II Kings in the Hebrew Bible. That corpus of historical memory is informed by the theo-political traditions of covenant in the book of Deuteronom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rpus, Solomon is presented as a leader 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self-aggrandizement on the basis of political autonomy that need account to none. At the end of the corpus Josiah is presented as a king who practiced public power congruent with the neighborly requirements of Torah. The issue raised by this critical tradition concerns autonomy and moral accountability. There is, of course, no direct transfer of this tradition to US politics. But the testimony of the text lingers, ever critical, even until our time and place, a testimony about limit, connectedness, and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盐湖生态系统等盐湖知识和理论,结合古人对盐湖湖色和浑浊度相关记载,校正《水经·涑水注》安邑盐池文字当为"紫色澄渟,渾而不流"。该段文字反映了盐湖在特定时间段内盐度增高,而盐度变化引起盐湖生物链顶端的优势种群卤虫体内产生红色素,进而将卤水染成紫色或者深红色;同时,这些悬浮于高浓度卤水中的卤虫,极大地影响了湖水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带来湖水浑浊的盐湖地理现象。郦道元提取了盐湖湖表卤水湖色和浑浊度的感官性状指标,强调其在盐天然结晶前的指标作用,是传统时代汉文文献中记载结晶前高盐度卤水中湖色和浑浊度变化精度最高的文本。  相似文献   

16.
崔述《读风偶识》是清代重要的诗经学著作,它坚持实事求是、细读文本、持平汉宋的解诗方法。以大胆疑古、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解决了关于《诗序》的诸种问题,推翻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观点,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诗经》的本旨。当然,《读风偶识》也存在疑古过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诗经》乐器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明代刘濂称为“乐经”的《诗经》,涉及的乐器实为二十八种。杨荫浏先生“有二十九种”之说,不完全符合《诗经》的实际。仔细审视二十八种乐器在《诗经》中的分布,可以发现:(一)琴瑟已由宫廷庙堂走向华夏各地,融入社会各阶层,制造也讲究选用桐、梓等木料,迎来了弹弦乐器发展的新阶段。(二)打击乐器主要还是用于殿堂宴乐、宗庙祭祀、朝聘礼仪等。这些承袭的乐器,较之其前:第一,大小、形制等发生了多种变异,种类明显增多;第二,制作精细,工艺水平相当高。(三)当时器乐合奏相当发展,如琴和瑟的组合、“钟鼓之乐”等。(四)《雅》之所以涉及的乐器最多,一是周王畿的诗,二是来源复杂,三是反映社会现实既深且广。  相似文献   

18.
《毛诗正义》在《诗》学理论、《诗》学方法和《诗》学品格三个维度为宋代《诗》学的新变提供了可供更新和强化的基因,在唐代《诗》学向宋代《诗》学的演进过程中实扮演着继往开来、导夫先路的重要角色。它对后世《诗》学具有重要影响力,很大程度上须归功于其可贵的《诗》学品格。  相似文献   

19.
张光全 《史学月刊》2003,(6):95-100
司马迁、班固史学思想的差异是多方面的,究其根由,除了他们的个人经历、识见不尽相同外,关键还在于两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而由此促成的两人游侠思想的差异即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汉政府对游侠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大,两汉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经历着从崇侠到抑侠的心理转变,马、班承此影响,在《史记》、《汉书》中虽然同为游侠立传,但目的迥异,他们对游侠的好恶及对游侠范围的界定亦存有差异,以至形成了两人不同的游侠观。  相似文献   

20.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内容十分重要,其中《邦风》部分的竹简编次和注释都有不当之处。本文是在订补的基础上对孔子论诗的体例及部分内容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