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墟出土十五万多片甲骨文中,有关生育的卜辞就有一百四十多条(《殷墟卜辞综类》)。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著的《殷人疾病考》中有“产妇”这一科。温少峰、袁庭栋著的《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对于“是否受孕、是否生男、预产期的确定”的卜辞进行了分类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在,我们通过对这些卜辞的探讨,分析其对殷代社会的影响,无疑是有益的。要谈卜辞中有关生育的问题,不能不先介绍甲骨文中的“(?)”字。从字形来看,似双手接临盆之产妇生小孩之状。郭老释为“冥”,实为(?)(娩)(《卜辞通纂》)。《说文》释为“(?),生育免身也。”也就是妇  相似文献   

2.
蜀蚕丛纵目     
《华阳国志·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此应如于省吾先生所说,是当地“圆眼”或“横目”的土著对外来的“纵目”(斜眼)人的一种称呼。蚕丛目纵,似与其以“蚕”为图腾化身有关。叶玉森先生认为甲骨文有“蚕”字(参见朱芳圃《甲骨学文字编》13.3),见于《铁云藏龟》185.3,233.2(参见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14.4590);又见孙海波《甲骨文编》(13.2)但是学者对此字是  相似文献   

3.
释殷墟卜辞中的“卒”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甲骨文中常见写作■等形的字。一般学者把它们都释作“衣”。这些所谓“衣”字多见於祭祀和田猎卜辞。自王国维以来,学者们大都把祭祀卜辞中的“衣”读为“殷祭”之“殷”,认为是一种祭名(参看《甲骨文字集释》2721—2724页)。田猎卜辞中的“衣”郭沫若读为地名“殷”,以为指河南沁阳附近的古殷城(《卜辞通纂》635片考释,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496页),信从者也颇多。但是把祭祀卜辞中的“衣”读为“殷”,辞义多不可通。而且这  相似文献   

4.
释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说文·高部》云:“亳,京兆杜陵亭也。从高省·乇声。”此释不确,乇音宅、音磔,与亳声相去甚远,亳字不当从乇得声明显可见。今按亳字在三期以前的卜辞中多写作(?),三期以后特别是在五期卜辞中皆写作(?),可知拿就是亳字的初文。初文(?)字当从高省、(?)声,(?)字甲骨、金文或写作(?)(见《甲骨文编》、《金文编》卷十三),实即丰字之本字。五期卜辞云:“在(?)师贞”(《摭续》一七五),于省吾先生释此字为(?),晚周陶文“蒦阳南里人(?)”之(?)又写作(?)是其证。《说文·生部》云:“(?),草  相似文献   

5.
《殷墟文字·乙编》(以下简称乙编)5849片其中一辞云:“贞:(?)(侑)伐(?)苯?”(图一)。此片为武丁宾组卜辞,其“(?)”字过去不识,《甲骨文编》隶定为“(妾又)”,无说;“(?)”字《甲骨文编》隶定为“媚”,但其意义,终永有人作过合理的解释.因此,此二字均有待重要新考释.这不仅  相似文献   

6.
一.说“邍”《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以下简称《花东》)第59号是一版完整的龟腹甲。其右後甲靠近千里路处刻有一条卜辞,原整理者释读如下:(1)辛未卜:子其亦,往田,若?用。花59·1[花东]并对“”字解释说:“从夂从求。在田猎卜辞的求作寻求、搜求之意,疑此字义与求相近。”我们认为,原整理者的释读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一、兹字补释甲骨文有一个(?)字,象两束丝之形,本当是丝字,隶定应写作(幺幺)。《说文》:“(幺幺),微也。”应是引申义。卜辞的(幺幺)用作兹,为指示词或指示代词则是借音字,传统称之为假借字。周代金文以及后代文献,兹用作指示词或指示代词均为近指,近似于此,大体上可  相似文献   

8.
殷墟卜辞中有“柢”,相当于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本根”。卜辞中有一些“王”字,不是指商王,而是指“王道”,文献中又称为“王极”。“王道”代表“公平正直”,卜辞中有一些“公”字,当解释为“公平”之意。殷墟卜辞中又有“猷”,与《尚书》、《诗经》中的“猷”同义,指先圣之道。  相似文献   

9.
关于花园庄东地卜辞所谓“丁”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剑《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论证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中的“丁”应指武丁。此所谓“丁”字,实为“璧”的象形初文,在子组与《花东》卜辞里读为“辟”,义为君。依此释读,各辞均能通顺,与商末卣铭文也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商代武丁卜辞中有“间”字,作间、间、间……间(见附字形图)诸形。间,孙诒让疑当为豊之省(《契文举例》7.22)。叶玉森释垔,认为“垔即禋”(《殷虚书契前编集释》7.33.1)。1931年,郭沫若出版《甲骨文字研究》,他在该书《释蚀》一文中指出,“间”总连在两个相邻的干支之间,然后释之为蚀;1952年该书重版,此文删去。唐兰云:间“即良字”(《殷虚文字记·释良》)。于省吾释间为(?)(《双剑誃殷契骈枝·续编》)。商承祚将间间视为一字,列入《殷虚文字类编·待问编》,说:“罗师  相似文献   

11.
殷墟甲骨卜辞中有一字,见于《甲骨文合集》(简称《合集》)和《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划》[1](简称  相似文献   

12.
释商代金文里的“南门”合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商代金文里的“南门”合文施谢捷商代金文里有一徽号文字作[1],见于《父丙鼎》①。新版《金文编》把它作为不识字处理,归在附录上②;李孝定谓此字“从门,上不成文,当为门之象形”,释为“门”③;最近王慎行认为此字“下从门”,上部象亭楼之形,此乃城门上建...  相似文献   

13.
夔为殷契考———兼说少昊、太昊曹定云殷墟卜辞中有“夔”字,其形体作。关于此字,以往学者有过多种隶释:史学大师王国维初释为“”①,后又改释为“夔”②;陈梦家先生隶作“”或“”③;徐中舒先生释作“”④;近年又有学者释为“夏”⑤。以该字形体而论,...  相似文献   

14.
殷墟卜辞所记毫地即‘亳土’所在地,也有单称作亳者,兹分别录之如下:癸丑卜其又亳土…《甲》1640…亳土叀小牢《粹》21戊子卜其又岁于亳土《京》3950…于亳土御《粹》20…亳土又雨《佚》928土即社,王国维释社云:“…土字,卜辞假为社字。《诗·大雅》:‘乃立冢土’,《传》云:‘冢土,大社也;’《商颂》:‘宅殷土茫茫’,《史记·三代世表》引作‘殷社茫茫;’《公羊僖卅一年传》:‘诸土祭土’,何注:‘土谓社也, ’是古固以土为社矣。”是知亳土也就是亳社。在商人的祭社活动中,以对于亳社的祭祀最为隆重,卜辞中记录商人祭社也以祭祀亳社的活动为最多,且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究  相似文献   

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何琳仪《说文》所无。《甲骨文编》445下列二字:旧均释已成定论。a式从“水”在“舟”两侧,也可理解为“舟在水中”,见一期卜辞,b式从“水”从“舟”,见三期卜辞,a式无疑是b式的较原始形体。《管子小问》“意者君乘驳马而桓迎日而驰乎?”尹知章注。“古盘...  相似文献   

16.
愈来愈多的资料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位于今天四川盆地的巴蜀之国就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文化曾对巴蜀文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商周文化又是从何时、于何处入蜀的呢?本文试图借助一定的史籍资料和考古成果,对其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商周文化入蜀的时间 关于商周文化入蜀的时间问题,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在殷墟出土的大量卜辞中,就有关于“蜀”的记载。但胡厚宜先生认为,殷墟卜辞中的“蜀”在鲁地,“自今之泰安南至汶上,皆蜀之疆土”。而郭沫若、董作宾和顾颉刚诸先生认为:“蜀的地望在今之  相似文献   

17.
殷墟花东卜辞有字作■(花东273),学界尚无准确隶释。本文首先梳理了与该形有关的■、■字,认为■字当依唐兰说读为"颠";其所从之倒人形,在甲骨文中亦单独成字,乃"颠陨"之"颠"的表意初文;■形有异体作■,系加注"丁"声的"颠"字。在此基础上,主张花东■字所从之■与■、■构形之意相类,表颠陨之意;"日"旁为加注声符,■也是"颠"字异体。卜辞"颠"字可表颠陨,或读为"沴"、"疹"。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到底有多少个字,这是人们经常问及的一个问题,可是由于方法论把握和具体统计操作上的不同,学界对此尚未取得比较一致的结论。罗振玉是第一个统计甲骨文字数的学者,他在1914年出版的《殷虚书契考释》中,得已识字485个,在1916年出版的《殷虚书契待问编》中又收入1003个未识字,共得1488个甲骨文。此后,甲骨文材料不断增多,其字数统计也随之增加。20世纪50年代,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曾估计“甲骨上的文字总数约有3000—3500字,前人已经审释的不超过1000字,现在还不曾认出的约有2000字。”这一估计与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1967年,332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外国学者率先对殷墟卜辞的命辞为问旬的传统看法提出了异议。前不久,北京大学裘锡圭先生也作出了反应他在《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一文中,也认为“在承认问句可以不带句末疑问词的前提下,大部分命辞可以看作陈述句,也可以看作是非问句”(《中国语文》,88·1)。这一新的看法,目前国内还没有人专门对此进行讨论。美国夏含夷教授在《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说“口凡有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卜辞中屡见“■(即《甲骨文编》151页第6行以下所录之字)凡有疾”之语。“■”当从徐宝贵说释为“肩”,“凡”当从唐兰说释为“同”。“肩”字古可训为“克”。“肩同有疾”,意即能分担王疾,反映了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的想法。卜辞中还有“克兴有疾”之语,应与“肩同有疾”同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