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雒三桂 《收藏家》2010,(11):80-80
在清代中期的扬州画家群中,罗聘是一位才能比较全面的多面手,其绘画题材极广,举凡人物、佛像、山水、花卉等无一不精,而尤其精于画鬼。在罗聘的笔下,各色鬼影构思奇妙,寓意深刻,所谓"鬼中画出官人影",画得是鬼魅,其实就是人间生活的写照。罗聘曾多次绘制《鬼趣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作品之中,《鬼趣图》最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肖晓 《文物世界》2012,(2):60-64,71
“十八学士”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经典题材。这一题材在唐朝出现,自唐太宗起,武则天、唐玄宗时期都相继延续着这一题材,使得后世不单在绘画作品中多有表现,在民间的工艺作品中也把“十八学士”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题材。这种“模式”的延续,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古代绘画有着一条清晰连贯、线性发展的观念“历史”。前人对于“十八学士图”的论述多集中于阎立本《秦府十八学士图》的研究以及对“十八学士”的细节考证,但对于“十八学士图”这一人物画经典模式的总结与归纳却少有人提及。本文从厘清历代十八学士图的本体情况出发,进而探究这类图像的观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西昌海角出土梵文石刻小考黄承宗四川西昌市邓海南岸海南乡古城村的杨家包附近,发现出土后被打碎的梵文石刻。经过粘对拼合,基本上恢复了原貌(详见附图)。石刻为当地红色砂石刻成,经实测高68.5厘米,宽41厘米,厚约8厘米。呈长方形,两面均有雕刻;一面用线条...  相似文献   

4.
徐建融 《收藏家》2007,(4):I0020-I0020
邵忠伟1992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花鸟专业忠伟君的花鸟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多作案头插花的题材。或插之于篮,或插之于瓶。这一题材,我们可以认为是传统的,如李嵩的几件“花篮图”、民国年间的“博古图”等等;也可以认为是西方的、现代的,如西方的“静物画”、林  相似文献   

5.
聂崇正 《收藏家》2012,(6):13-17
"战图"是清朝宫廷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或门类,相对于此前的宫廷绘画,显得有它自己的时代特色。此类题材或门类的作品,以描绘战争场面为主。这类题材在此前的宫廷绘画中甚为少见。  相似文献   

6.
《西藏人文地理》2006,(6):108-108
此幅图呈条状布局,中心腹地之上有里外中三层圆图,周围是用藏文的声母、韵母以及用它们组成的梵音,缘觉咒等,外围十二瓣内有十二个生肖,向内是一圈八卦图,再向内为九宫,九宫中间是兰札字(古印度天城体梵文字母)。  相似文献   

7.
陈妹 《神州》2014,(18):175-175
艺术题材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上的类别称谓,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爱国主义题材、女性题材、神话题材等等,它是专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一度创作"而言。一般艺术家在创作中,题材是最先给予思考和孕育的问题,它大多来自于艺术家对于生活现象与社会现象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思考和孕育之后形成较为鲜明和具体的整体内容,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艺术形式来进行架构,最终完成艺术品的创作。对于艺术题材的不同选择一般与不同艺术家的创作者身  相似文献   

8.
元青花纹饰中人物题材装饰特别引人注目,故事题材多取自秦汉隋唐的著名历史人物,这些题材在元代的流行并非受元杂剧、版画的影响,主要是与元朝统治者"尚武崇文"的治国思想、"忠臣义士"的祭祀制度和蒙古色目贵族好酒习俗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有些文学作品天生一副“快来把我变成影视剧吧”的面孔,现代题材的有西德尼·谢尔顿的畅销小说,对话场景一应俱全,可以跳过剧本直接改为分镜头脚本,而近代史题材最畅销的莫过于拥有爱丁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的历史小说作家菲利帕·格里高利,她的英国都铎王朝历史题材系列小说席卷了全球26个国家的畅销书单,多部影视剧脱胎于此,最著名的当属新生代偶像云集的《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由斯嘉丽与波特曼主演,  相似文献   

10.
何先红  董华锋 《收藏家》2014,(12):63-68
成帮万佛寺石刻造像是税图南方地区年代较早、题材丰富、往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批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多、保存较完好、年代序列清晰、雕造精美、题材丰富,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然而,由干这些造像系清末(1644—1911年)以来陆续出土,且出土后几经辗转,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1.
时下,说得很多“清朝那些事儿”,多是些帝王风流韵事或是王府豪宅的糜烂生活的描述,除了戏说就是演绎,但长期隐而不彰、少人闻晓的军事题材却是空白。现仅就本人所知的一段涉及晚清军事的“清朝那些事儿”,藉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与往年一样,中国的贺岁档们、大片们要讲的故事,通常还是要从咱们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辈开始说起(《让子弹飞》、《赵氏孤儿》们)。而少数从咱们这辈讲起的故事的,即所谓现实题材的。就只剩下爱情了(《非诚勿扰2》、  相似文献   

13.
丁万华  黄平 《丝绸之路》2009,(18):20-22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流行的经典之一。它在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最受欢迎。《法华经》认为大乘是佛教的惟一法门,强调众生通过自己的觉悟而获得佛性,并指出了许多方便法门,任何人只要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就可能成佛。因此,《法华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具体体现为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为题材的作品在石窟中普遍出现。炳灵寺石窟第169窟、184窟有释迦、多宝题材壁画,第2窟、125窟、126窟、128窟、132窟、144窟有北魏时期释迦、多宝题材的石雕造像。  相似文献   

14.
赣南古塔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幼楠 《南方文物》2001,(4):115-124
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来源于佛教。其梵文名为“翠堵波”(stapa),又名“兜婆”(topes),音译名还有偷婆、佛图、浮图等。南北朝时,译经人造了个“塔”字来表示它。自从翠堵波(一种用于埋藏佛骨,即舍利子,状如圆面包,上插一尖状物的坟冢)传入中国后,便与我国传统建筑结合起来,各地的僧徒、塔匠因地、因技制宜,对其原型进行发挥创造,从而形成我国大地上数以万计的形式多样的中国式塔。赣南现存唐宋以降的古塔五十余座,主要为楼阁式塔,其中不乏精巧之作,甚至为稀世之作。笔者多年钟情于赣南古塔,窃以为赣南古塔…  相似文献   

15.
钱传兵 《东南文化》2002,(12):56-63
中国古人常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性之美。有关女性的题材,中国历代均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品留存于世。尤其是在中国的仕女画一域,很多画家皆以此而闻名。  相似文献   

16.
时下,被炒滥的“清朝那些事儿”多是些帝王风流韵事或是王府豪宅内的糜烂生活描述,以及阴宅建筑奢华考究……除了戏说就是后代强加的所谓研究或是猜测。但长期隐而不彰、少人闻晓的军事题材却是空白。今天俺向诸位侃一段涉及晚清军事的“清朝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7.
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之题材多为当时民众喜闻乐见之事物,与生活息息相关,从纹饰的题材中可以体会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审美情趣。其纹饰题材深刻地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更是生动活泼地反映出了当时真实的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18.
李良 《四川文物》2002,(2):49-55
石窟及经变相是佛教化的产物,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而四川石窟形制与中原、北方早期石窟寺一脉相承,唐以后的变相题材受其影响。洞窟形制的类型多样性,丰富了佛教石窟艺术宝库,经变相的雕刻表述了对佛教理想境界的向往,并且每个石窟都以佛界为主体,自成一个世界,隐藏着教化的历史,蕴含着神秘哲理。虽然四川石窟寺遗存不多(以摩崖龛为主),但唐以来的经变相无论是题材、数量在全国仍占优势,摩崖龛像的大量遗存,突显了蜀地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邵彦 《中华遗产》2009,(2):16-19
名文名画背后的“失德皇后” 被今人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师名作之一的《女史箴图》具备了文化“巨迹”的一切特质:重大题材、典范风格、传奇背景、明星作者、离难身世、学术热议。  相似文献   

20.
贵州自明代立省以来,与外交流渐为畅达,有识之士接踵而至,络绎不绝。黔地雄浑苍茫,壮阔连绵的山川,使多少词客骚人为之诵吟篇章,又使多少丹青妙手为之泼墨挥毫。从传世之作,或文献载录中了解,有清一代,入黔画家黄向坚,邹一桂、洪亮吉,钱维城皆有以贵州山水为题材的画卷。黄向坚寻亲过黔而后作《寻亲图》册、《盘江图》轴等画图流传至今,并自到过西南诸地后,画作以此方题材为多。邹一桂宦黔六载,遍及贵州山山水水,自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