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历史的重大事件,就俄英法而言,皆具有非正义性质。与克里木战争相关的外交斗争甚至远比军事斗争更为复杂,值得我们研究。各国政府勾心斗角主要是为了争夺欧洲优势、中近东势力范围。这场斗争通过“东方问题”即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表现出来。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被称为“东西方的金桥”。取得它的遗产便能控制中近东的战略要冲,有利于争夺欧洲优势。十九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危机加深,欧洲大国加紧争夺,克里木战争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就在这种历史  相似文献   

2.
徐平 《百年潮》2010,(12):74-77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是根据国家的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队一级组织,是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进行了多次调整,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逐步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1985年至今的七大军区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新疆防务,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认清新疆的战略地位和主要危险,确立新疆防务的根本目标,即确保边防安全,确保社会稳定。二是搞好战场预置和边防设施建设,筑起新疆防务的坚固屏障。这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是赢得防御作战和边防斗争胜利的战略举措。三是建设能打胜仗的驻疆部队,铸牢新疆防务的钢铁长城。新疆防区地区辽阔,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边防线长,周边国家多,争议地段多,敌情社情复  相似文献   

4.
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南海诸岛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以及军事上的战略枢纽地位,引起了西方列强的觊觎,此时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已经较为明显地凸现出来。在与列强斗争过程中,晚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南海诸岛的开发建设,并自觉运用国际法来捍卫我国的海洋国土主权。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中国的最大威胁,对美军事斗争一直是毛泽东思考的首要战略问题。1946年8月6日,毛泽东首次提出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但是毛泽东并没有一味轻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而  相似文献   

6.
抗币——上党票的历史风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东南根据地是我党最早建立的一块抗日根据地,被人们称作“八路军的摇篮”、“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这里不仅在对敌开展政治、军事斗争中取得了辉煌战果,而且在经济斗争领域同样书写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7.
刘琼 《沧桑》2009,(1):131-132
全球化将是各国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在和平年代,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已经不再是人们对抗的首要手段,单纯的赤裸裸的国家硬实力的斗争也逐步隐形化,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软实力的抗衡。文化在这种背景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化以及反全球化运动的一种策略。所以,各国无论经济上发达与否、无论在政治上强大与否都不能放松文化建设,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战略。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国地面防空部队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的狂轰滥炸,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加紧地面防空部队建设,使之成为反空袭斗争的重要力量。中国地面防空部队以担负重要都市和交通线等要点之防空为主要任务,根据战局发展情况,艰苦转进,死力苦撑,在反空袭斗争中取得了一定战果,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成为防空作战中值得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浅析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谢国钧新中国建国以来,军队为适应国内外军事斗争的需要,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军队和国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  相似文献   

10.
张书全 《百年潮》2014,(3):62-73
正1969年中苏边界珍宝岛发生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是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斗争的重要一页,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此后数十年中国安全战略、外交战略、军事战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虽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已过去45年之久,但那段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那些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身影,那辆弹痕累累、垂头丧气的苏军坦克,却始终清晰鲜活地刻在我这个亲历者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1.
徐华 《神州》2012,(26):29-30
军队新闻工作、文艺工作、出版工作,是军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军对内对外传播军事文化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做出了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主阵地"之一的军事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国共两党抗战胜利后围绕对日受降权问题的斗争,成为国共军事冲突的直接导火索。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从一开始就站在国民党一边,拒绝承认中共作为战胜者一方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当权利。尽管声称不卷入中国内战,可杜鲁门政府以协助受降为名,通过派遣海军陆战队在华北登陆、大规模空运海运国民党军队、继续实行租借法等一系列举措,增强国民党的军事实力,帮助国民党夺取战场优势。美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受降的需要,形成了对国共内战事实上的军事介入。在对受降权据理力争的同时,中共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对美政策,政治上发动宣传攻势批评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军事上则保持了适度的克制和忍耐,使以斗争为主、斗争与合作兼而有之成为这一时期中共对美关系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徐康 《民国档案》2017,(1):104-110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中德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对20世纪30年代中德关系研究的深入,目前学术界对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的梗概已经基本明了。1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为抗战开始前德国军事顾问团在整编军队与战略设计上为中国政府准备抗战做出的具体贡献。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国民政府的军队建设与抗日战略准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鉴往可知来,读史可启智。一部好的志书,既是一面“镜子“,可知得失成败,更是一把开启未来、通向成功的“钥匙“。军事志是系统地、科学地汇集各地区军事方面及与军事密切相关的情况和资料,是一项与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编纂军事志是分析研究各地军事斗争的历史与现状,学习运用先人创造的军事科学,宣传弘扬英烈的光辉业绩和伟大精神,展现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崭新面貌,这对于推动军事学术研究,促进军事斗争准备进程,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除了鞋面上繁复郁丽的花纹为了美观,极具观赏价值外,它的出现主要功能还是为了服务于军事斗争。不管是穿上它更便于田间劳作,以提供军需,还是隐藏的匕首可以攻击来犯之敌,其实都是为了服务于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  相似文献   

16.
汪亚青 《神州》2014,(14):139-139
面对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愈加发达的今天,思想政治建设应当转变陈旧观念,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使新媒体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17.
习仲勋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先后担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务.他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自身建设这三大中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紧密联系群众、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李杰 《百年潮》2000,(7):16-24
1964年初至1968年10月,中共中央向老挝派出工作组,帮助老挝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斗争。段苏权作为组长,在1964年初至1967年六七月间领导了该组的全面工作。特殊使命总理点将 1963年9月,老挝人民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在广东从化参加中、越、老三党会谈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请中国同志帮助老挝的抗美救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并建议先派一个工作组掌握全面情况,特别是熟悉根据地的建设,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工作,重点是军事工作。中国  相似文献   

19.
毕节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从汉唐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在这块土地上曾出现一系列军事斗争,留下了许多独特的战例。因此,毕节地区军事志的正式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也是毕节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收获和重要成果。(毕节地区军事志》,可算一部结构严谨、气魄宏大的专著。它纵贯古今,把毕节地区数百年间所有军事斗争.都系统地、全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自明永乐年间贵州设省以来,有关毕节的或在毕节地…  相似文献   

20.
58年8月23日,宁静的福建前线突然万炮齐鸣,国民党军队盘踞的金门岛立刻笼罩在烟雾和火海之中,从而揭开了长达四个多月空前激烈的金门炮战序幕,一时之间,金门地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当局和美国政府三方围绕这弹丸之地展开了一场既激烈又微妙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金门炮击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炮击金门决策的战略考虑炮击金门的发生,是中共中央围绕台湾问题处理对外关系的一次重大决策,蕴含着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深层的战略考虑。首先,美国对台湾的武装控制是这场斗争爆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