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阮元对乾嘉汉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学派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乾嘉学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考据的方法对封建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阮元则是乾嘉学派后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从他在学术上总的成就来说,实乾嘉学者最后一重镇。”①以前学术界论及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时,往往只提到惠栋、戴震、段玉裁、王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形成的以经学为中心 ,涵盖史学、文字、音韵、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辨伪、目录、辑佚等各个学术领域 ,以重视实证、长于考据为宗旨和治学特征的乾嘉学派 ,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座高峰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学术界对乾嘉学派进行了诸多研究 ,既有个案深入的探讨 ,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 ,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笔者不揣浅陋 ,仅就近 2 0年来关于乾嘉学派的形成原因和学术分野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李锐(1768~1817),又名李向,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市)人。中国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古典天文算法的复兴,是乾嘉学派在天算领域的代表,他对高次方程的研究突破了中国古典数学的窠臼,成为清代数学史上最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之一。李锐在乾嘉学派的学术活动高潮时,主编了一部以阮元名义刊行,反映历代数学家生平和成就的评传体著作《畴人传》。李锐幼年时期就聪明过人,对数学尤为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经学复兴.在此过程中,学者认识到科举制度存在很大弊端,使得经学空疏、学术凋敝.由此引发了李光地所倡导的科举改革.其改革的内容包括:提高五经在科举中的地位、考试中增加经世之学的内容,改变八股文的文风及写作方法.此次改革不仅获得了康熙皇帝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广大学人和士子的响应.在这次改革中,尊崇经学的意味十分浓重,重视经学、提高五经的地位成为改革的核心思想.此次科举改革的意义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经学的发展,也为后来乾嘉学派崛起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历仕乾、嘉、道三朝,是封建时代有良知、有责任感、能够安邦定国的学者型官员,咸丰皇帝在御制祭文中称赞他"为一代之完人"。阮元科举发轫,26岁(虚岁,以下年龄都是虚岁)中进士,少年早达,学术渊博,为官后数任学政、巡抚、会试考官和阅卷官。与封建时代一般的文人士大夫相比,阮元一生和科举的关系更为紧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以后,研究经学的学者大多标榜"汉学"之名.其所谓汉学者.往往指的就是毛<传>、郑<笺>之学.而被称为乾嘉汉学殿军的阮元(1764~1849年)在对古代名物制度以及若干儒学核心概念的训释过程中却并不完全拘泥于汉儒之成说,时有"违注"之举.他的这一学术实践既有得也有失,应予具体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阮元是历经清朝三代的官员,任官期间,政绩突出,为百姓谋福利。他不仅政绩优秀,而且还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阮元继承和总结了前期学者们的思想主张,并有自己独特的治学方法,不得不说是清朝乃至古代学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8.
学海堂考略     
学海堂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在广州创立的书院,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清代乾嘉学派学风的发扬和总结,而且与此前阮元在杭州创立的诂经精舍一样别开生面,影响深远,是清代书院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近年有关学海堂的记述和研究著述不少,但在学海堂创办时间及其教育制度的记述上或勾勒不清,或与史实有出入,或以讹传讹。试举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乾嘉年间,社会稳定,学术繁荣,从钱大昕和黄丕烈的书友情,可以看出清学全盛时期学术界之一斑。 官登四品,不为不达;岁开七秩,不为 不年。 插架图籍,不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 不勤。 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天之 幸民。这是清代陈诗庭为钱大昕晚年画像,钱大昕自题的像赞,也是他一生高度概括的自我写照。钱大昕(1728~1804年)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上海嘉定县人,清乾隆进士。是乾嘉学派吴门惠栋的弟子。乾嘉学派学问的中坚为“经学”,小学、史学、天算学、地理学、音韵学、律吕学、金石学、  相似文献   

10.
阮元平海盗     
<正>阮元被后人建祠纪念,说明有功于人民者,人民就不会忘记他。阮元(1760~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体仁阁大学士。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幼聪颖异常,26岁高中进士,因才华出众,多次受到乾隆皇帝的特别褒奖。29岁那年,阮元外放山东学政。乾隆六十年(1795),改任浙江学政。嘉庆四年,乾  相似文献   

11.
《皇清经解》乃清代学术大师阮元任两广总督时组织人力在他所创立的广州学海堂中辑刻的一部大型典籍。全书共1400卷,囊括了清初至乾嘉时期著名学者的重要著作,内容除经学外,尚涉及哲学、小学、校勘、史地、天算、金石诸方面,集清代经学考据、校勘之大成,对后人研究古代经史、小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其辑刻始末和成就优长作了述评,也指出了它编次失当、搜罗未备、甄录欠审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阮元是清代的大官僚,又是著名的大学者。在政治上,阮元政绩非凡;勤政之余,不废学术,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著述、辑录、编刻的书籍浩如烟海。如此丰富的著述,而后人的文本整理却相当缺乏。我们要加强对阮元著述文本的整理,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经学与中国现代史学的演进中,顾颉刚是一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人物,他对经学史、经学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论。他批评汉代经学以通经致用为目的不惜造伪,在推崇宋代疑经辨伪的同时也批评宋儒"舍传求经"的弊病,肯定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今文经学家的辨伪之功。在治经理念和方法上,他总结了传统经学研究盲从门户、忽视原始经典文本、恪守"考信于六艺"等不足。顾颉刚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经学史的演变,经学态度也由激进趋于温和,并试图建立现代经学研究的新范式,其目的是修正传统经学中的种种流弊与缺失,更好地为现代史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4.
阮元是乾嘉汉学的领袖人物。他组织起清代最大的学术幕府,创办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开展声势浩大的学术活动,成绩卓著。然而在与幕宾相处、主持学术研究、领导学术流向、创办书院进行教育改革及实践的过程当中,阮元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尴尬与无奈。这是整个清代学术及士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杨向奎在晚年,用十年时间撰写了总计350万字左右的八卷本《清儒学案新编》,该书具有清代学术思想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料选辑的双重作用,由此可窥见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渊源及流派。杨向奎赞扬清初学者治学的博大精神,认为他们都具有学究天人,自立门户的特点,可比先秦诸子。杨向奎还重点对纵贯清代二百多年的显学——乾嘉学派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高度评价乾嘉学者的学术成果并盛赞其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杨向奎同时认为与乾嘉朴学派之考据并起的,有常州学派之经学,这两派,如双峰对峙、泾渭分流,至清末不衰。  相似文献   

16.
阮元,字伯元,江苏扬州人,清代乾嘉时期的名学。阮元知识渊博,述宏富,凡经、史、、哲、历算、舆地、金石、字、音韵、训诂、校勘,无不穷极隐微,有所阐发。侯外庐认为,阮元是乾嘉学术的最后重镇,是中国18世纪汉学的总结。杨向奎指出,阮元  相似文献   

17.
清代道咸以降,学术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学相对于乾嘉时期总体上渐趋式微,而史学有所更新和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晚清民国的经学不仅论著繁多,而且对史学、子学乃至文学领域的影响并未消退.夏曾佑、刘师培是清末"新史学"的主要实践者,而经学渊源不同,史学观点也多差异.其所撰历史教科书尤为典型地体现了经学传统的深层影响,反映了清末经、史之学的复杂关联.  相似文献   

18.
罗焕好  徐泳 《广东史志》2003,(2):59-63,76
我国古代以科举取仕,其弊端显著,却造就了许多身居要职而博学淹通的官员。阮元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人物。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或作云台),江苏仪征人。赐溢文达。阮元从乾隆五十四年成进士,到道光十八年以老病致仕,经历了整整50年的为官生涯。他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达官,在督粤前曾历任编修、詹事、山东学政、浙江学政、礼部、兵部、  相似文献   

19.
乾嘉学派以研经治史为主要内容,其历史贡献首先在于所研经史之成就和意义。经学的发展受不同时代政治影响而有汉学、有魏晋时期杂合老庄思想的玄学、有唐代佛教盛行而引佛入儒、发展到宋代达到顶点的理学等发展阶段。二千年来,它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奉为专制政治的最高教条、思想和理论基础。人们只有尊从不敢稍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1—2日,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经学与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筼筜书院会议中心召开。海内外29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多个方面进行发言及讨论。本次会议展现了经学政治研究之新进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经学政治之奠基。汉朝自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经学兴起,其目的在于通经致用。儒学既为官学,欲明经学政治之情形,必要基于制度层次研究儒学之变化,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