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习俗就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引领人们一起寻找文化的曙光。许多习俗扑朔迷离,在不断的嬗变中定型,成为一个地方的年岁风俗,千百年来潜移默他地丰富着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2.
2007年岁末,我们专程来贵州参加在高排村举行的苗族牯脏节。这是每隔十三年才过一次的苗家盛事。这次高排牯脏节将从12月29日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来年1月4日,严格按照古老仪式进行。即便是在今天的苗乡,这也是难得一见的。  相似文献   

3.
剑河高丘苗族“吃牯脏”,是五年两头吃,即五年当中吃两回。高丘,包括小高丘、麻力山、圭桃、圭怒、新怀、合平、张沟、白坦等寨子。其吃牯脏的组织形式:由小高丘姜、刘两姓房族中任何两家轮流永远固定当“牯脏尾”;大高丘的姜、王、杨等三姓各选出一人,再经过三人拈阄,拈中的充当“大牯脏头”,未拈中的两姓则充当“小牯脏头”。此外,还要从麻力山、圭桃、圭怒、新怀、合平、张沟、白坦等寨子中,按房族之分,再选出八个“小牯脏头”,共计十二个,代表十二个房族。这十二个人的推选条件是:年龄在五十岁以下的已婚男子,婚后生育有儿女,妻子健在。倘是中途死妻,休妻另娶,死过儿或女者,不能作为“牯脏头”的人选。“牯脏头”,五年选一次。高丘的姜、王、杨三姓产生大牯脏头后,当选的那一姓的房族便给“大牯脏头”立两间房子。房子立好装好后,新的“大、小牯脏头”就去“偷鼓”。  相似文献   

4.
十二月,在隆冬多雨的季节里,我们徒步穿行在贵州东南部神秘原始的月亮山深处,跋涉在清澈幽静的都柳江畔,追寻一个古风犹存的苗族村寨--摆贝。那里的青年男女,都穿着一种缀满百鸟羽毛的长裙绣衣;那里的山民,每过十三年,都要过一次盛大隆重的节日"牯脏节";那里被誉为"露天的苗族民俗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苗族牯藏节 ,13年才举行一次 ,规模盛大 ,历史悠久。节日是在当年的初冬进行 ,以宰杀水牛来敬祭祖宗 ,吃喝、唱歌、踩芦笙等 ,连续几天。在即将吃牯藏的头一两年 ,全寨各房族都要选购牯藏牛 ,但在选购时 ,也要因人而定 ,若房族太大、人又多 ,可以按若干个小房族为单位去选购。选购牯藏牛是件重大的事 ,须经本房族的讨论 ,然后挑选出两三个有经验的壮年男子包米去游乡串寨 ,行走十天半月 ,四处挑选。选购水牯牛的标准是 :一是角圈好 ,二是角要尖 ,三是毛旋好。角尖好 ,示本房族发子发孙 ;角圈好 ,示本房和好团结 ;毛旋好 ,示祖宗认领 ,家兴…  相似文献   

6.
杨俊  谢志强 《旅游》2007,(10):78-83
黔东南的苗族居住区,这种相续了千年的古老仪式有不同的叫法,但不论是“吃牯节”、“鼓社祭”、“剽牛帝”等,均是苗族“江略”(一种鼓社联盟的血缘氏族)为单位,十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祭祖活动,其中伴有“喊祖先”、“旋牛塘”、“踩鼓”、“砍牛祭鼓”、“藏鼓”等程序。极为神秘且带有血腥味的砍牯牛,为的是让牛的魂灵与魂归东方的先祖为件,而祭鼓,则源于苗族对女性始祖枫树妈妈的崇拜。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一种转移,枫木牛皮制成的木鼓就是祖先魂灵的归宿敲击木鼓,可以唤来祖先魂魄。因此,砍牛、祭鼓是最为隆重神圣的民族大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曾慧 《满族研究》2005,(2):86-95
本通过查阅献资料、史实、图片、物及考古以及实地考察,追溯满族在女真人时期(清朝建立前)服饰所发生的变化,探寻满族服饰演变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旅游纵览》2021,(1):148-150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依托独特的节庆文化来更好地诠释地域文化。旅游产品的良性发展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和关键,旅游景区能否设计出令旅游者满意的产品,决定了旅游景区客源量的大小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西江千户苗寨的"牯藏节"为例,阐述了旅游产品发展对于整个苗寨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剖析我国的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一节让我尴尬的音乐课我设计的是一节幼儿园中班音乐课《爆米花》。由于这节课要参加我园公开课的比赛,所以在教学方法及教具的使用等方面我都力求做到"创新"、"求异"。首先,教学环境的创新:我把教室里布置得像个温馨的甜品屋,请孩子们吃爆米花引出课题。其次,教学方法的创新:我在现场使用微波炉加热小玉米,引导孩子们观察小玉米的变化,为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做准备;为了能让这节课更加精彩、有创意,我又特意在服装方面进行了创意设计:要求孩子们身穿白毛衣、白裤子,脚上穿白色的体操鞋。一心想让公开  相似文献   

10.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象泉河较真的土丘上。沿山麓直至山顶,整个建筑群都是泥土的颜色;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为皇宫、庙宇和普通百姓的民居。  相似文献   

11.
岜沙苗族社区的环境与人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对我省从江县境内的岜沙苗族社区的人口与环境,以及民风民俗、化教育等进行了一定探讨。对研究贵州的苗族支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能干的女人们 汽车到达六枝县的梭戛乡,陇戛寨距此地还有大约七公里的山路.穿过了乡场便开始垂直爬山,只见满山尖石林立,泥土很少,昔日的密林深箐已经很少见,石漠化的程度惊人.  相似文献   

13.
依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我国目前最早的社祭遗存属于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在甲骨卜辞中,商代的社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当时的社有不同的种类,有木质或石质的主.社神的地位要低于祖先神的地位,其祭品主要是人牲、牺牲、酒等,但还没有像后世那样明显的等级差别.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王明霞 《满族研究》2004,(4):32-35,89
满族祭祖之礼非常隆重,各家族之间的祭祖礼在具体程序和方式上多有不同,此次发现的叶赫那氏满族《本家族祭礼祖上之礼节》,具体展示了这个家族祭祖的特点。它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了解和研究满族民俗的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端午探源——兼论重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习称为纪念屈原而设,但事实上端午节由来已久,既是古代民俗节日的重要禁忌日,又是纪念名人的节日,屈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重阳是与端午相对应的节日,端午与重阳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庆活动。不久前,应贵州朋友之邀,我们来到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参加了那里一年一度的水族端节。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水历把一年也分为十二个月和四季,把农历九月作岁首,每逢亥日,水族各地依传统在各村镇分批过节,要分7批持续两个多月才能过完,号称史上最  相似文献   

20.
据《新京报》报道:“伏以冬至天长,阳气始生,此乃乾坤之德是天之恩,缔造万物肇建人寰.天德昭昭神恩浩荡……”冬至晚7时许,在北京海淀压苏州街29号的乐家晏食府四合院内.民俗学专家常人春宣读祭.随后又进行撤供散福,焚表送神等老北京冬至祭天礼仪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