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晓华 《世界》2005,(11):33-36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公开断言:“印第安人部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退,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旅游》2005,(8):8-8
封面为内容服务《旅游》杂志社主编、编辑:你们好!我是贵刊改刊后的一名读者。2003年“十·一”时一个偶然机会,我看到了报刊亭里摆着的这本10块钱的《旅游》杂志,记得当时外面还贴着封面的海报,我的印象很深,那一期的封面是非洲部落的黑人,别的感觉就不说了,封面虽然有些“过”,依然觉得还有些视觉冲击,就买了回去。  相似文献   

3.
韩全红 《旅游》2004,(12):12-23
“中原”,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深邃得令人不得不将思绪驻留的名称。“中原”始终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核心精髓,而“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惟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中原”是举世公认的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就是在今天,涵盖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在内的“中原”依旧保留着华夏文明的原生态遗存.那些地下和地上的文物古迹、适合农耕文明的自然山水、以及“中原”人口耳相传的方言俚语。这无疑是一笔丰富得令人惊叹的旅游资源,她的价值体现绝非一个旅游区域品牌可以承载,它完全可以凭借世界最悠久文明的品位优势,打造为中国品牌旅游产品,成为世界旅游业中比其它三种靠文明遗存资源所发展的旅游产品更具有鲜活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距今约4000年前的防风古国,是江南一个较大部落,因部落首领防风氏治水有功,被尧帝封为“防风王”,立防风国,是唯一在正史中记载的史前江南先民,他带领防风子民们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明。防风古国文化园景区位于德清县三合乡境内,紧邻下渚湖。该景区占地3D0亩,以防风部落聚居地的遗址上采用独特的表现手法,设计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项目,有体现防风人高明的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公开断言:“印第安人部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退,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摩尔根的预言在今天的美国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古印第安文明已成为历史的绝唱,昔日辉煌的传统文化,已成为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永远无法破译的梦境!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中,出现了第一位研究本民族口头传统文化《玛纳斯》史诗传唱者玛纳斯奇的博士,为了对传统文化的骨血、文化根脉进行透彻的诠释和传承,他的足迹遍及整个新疆!他说,古印第安文明的消亡,是历史向我们敲响的警钟——  相似文献   

6.
小川 《旅游》2002,(10):42-43
“十一”又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大家都愿意出门走走,放松愉悦一下自己疲倦的身心。想要旅游,参加旅行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帮您安排行程,准备交通工具,保证膳食住宿。现在,跟团旅游已经渐渐成为了旅游者们的首选,随之而来的,旅游者和旅行社之间的矛盾也就变得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了。也许,有些时候,  相似文献   

7.
人类旅游活动萌芽于何时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未解之题,目前流传较广的是“商旅起源说”.最新的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志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旅游活动萌芽应发生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人类不仅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审美、交往以及休闲娱乐诉求及相应的活动,而且会经常举行以聚会为主要形式、以宴飨为标志性内容的部落联欢、仪式、祭祀、庆典等活动,这些活动,无论是在时间、空间、内容还是活动特征上,都更加接近今天所定义的“旅游”的概念.由此形成本文关于旅游起源的一种新判断,即“聚会起源说”.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一个苗族村寨。这里的民风民俗奇特,为世间少见。因此,2004年,它,并跻身于上海《旅游时报》评选的“中国单身者十大旅游圣地”之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省地方史研究和编写工作的开展,“鬼方”问题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我省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易经》、《诗经》、《尚书》、《竹书纪年》以至甲骨等先秦文献和资料,都有关于鬼方活动的记载。可以肯定,作为古代时期的一个部落方国,鬼方在商、周时期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那么鬼方是否包括今天的贵州境域,就成为关系到我省文明开发的上限起于何时的关键问题。鬼方包不包括今天的贵州?历来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记述研究。长期来看法虽有不同,但  相似文献   

10.
张帆 《满族研究》2006,(2):77-80
满族传统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中,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印记,有些至今还散发着进步文明的光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而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它却急剧消失和埋没;加强对满族衣食住行,生活习俗的搜集整理研究,具有保护文化、承载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千年的时光流转,早已把一个王朝的辉煌埋入地下。古史浩渺,我们今天面对的更多是冰冷的文物,残损的遗址……但当我们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我们还是被祖先创造的文明所震撼,我们就像“寻根”一样,在其中寻找到某种心有戚戚的熟悉基因。也许,我们对他们越了解,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才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12.
丁文江的梦     
段炼 《百年潮》2003,(12):60-64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丁文江这个名字也许有些陌生了。普通读书人可能知道的,大概就是,他是一名地质学家,在上世纪20年代,曾与张君劢有过一场关于“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至于其他情况,则大多不甚了然了。不过,如果知道,就是这个丁文江,曾与胡适等人提倡  相似文献   

13.
朱镕基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和决心放在了全国人民面前。由此,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股向西,向西部进军的热潮。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西藏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近年来,西藏迈着匆匆追赶的脚步,在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加速建设,加速发展。西藏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在扩大,土地在丰腴,新房在增长,生活在富裕。然而,对西藏的发展进步,国外总有些人不开心,总有些人在起劲地反对。似乎西藏一发展,一开发,就成了“消失的文明”、“消失…  相似文献   

14.
从夏朝建立距今已约4000年,这期间中国历史已有文字可考.夏朝再向前推1000年,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被称作史前文明时期.那个时期没有文字,社会组织只有部落,部落里有首领.那么,部落中的首领们都是谁呢? 因政治需要而编造的史前首领 史前文明时没有文字,只有石器文化,自然部落首领的事就没有记载.之后进入夏商周三朝,这期间有了文字,可是直到东周后期(也是春秋末期),三朝已跨时近1600年,这期间还是没有关于史前部落首领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指出:“旅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旅游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对旅游应该用综合方法进行探讨”。大量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地球出现急剧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干净的水源已经越来越少;新鲜的空气越来越稀少;南极臭氧空洞急剧增大,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北半球也出现臭氧总量下降趋势。森林大量被砍伐,目前,全球的森林,仍以一年消失相当于一个英国国土面积的速度递减;气候异常。灾难频传……。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既为人类创造了新的物质文明。然而,由于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  相似文献   

16.
今天,许多文明古迹已慢慢消失、很多历史画面也渐渐淡出视野,太多古朴正在被现代文明所侵蚀……于是,一次感悟古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初期“tourism”见诸英语,后又取代“travel”的主流地位,标志着英国古典旅行观向现代旅游观的转变。“tourism”概念由于适应了工业文明时代旅游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的需要,因而从市井俚语上升为20世纪西方旅游理论的主流概念。厘清它与汉语中“旅游”概念之间深刻的文化差异,是中国旅游学界应对西方旅游理论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土尔扈特部落,是中国蒙古族中的“卫特拉(林中百姓)”部落之一。土尔扈特人的长篇史诗《江格尔》生动地记述了他们祖先在林中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的情景。后来,随着“草原百姓”畜牧业逐步发达,入手显得不够,于是便进攻“林中百姓”,俘获林中人为他们放牧。而依然固守在森林之中的百姓,在不断地对外接触中,也了解到林外生活的文明。于是,林中百姓便逐步迁入草原,成为牧羊人。但在生活转型的初期,传统的习惯还很难打  相似文献   

19.
段廷璐  李娜  肖文 《旅游纵览》2023,(24):90-93+112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云南省旅游业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等发展迅速,但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文章首先总结目前云南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再次阐述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以建立生态文明旅游体系为主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旅游产品层次和空间格局的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旅游学会和生态文明旅游试点区,建立生态文明旅游的准入-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华遗产》2012,(5):8-8
“方言消失,不符合事实和发展规律。”——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树铮认为,人们关于方言消失的担心有些多余。他强调,方言的发展和消亡都有一个过程,现代方言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如果一个地方的发展还有本地特色,那里的方言就不会先行消亡。而所谓方言“纯粹、地道”,也都只是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