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晋顾恺之画风与北朝前期画风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前承秦汉以来稚朴的画法,后启南北朝“绘画六法”皆备的画风。而代表东晋时期绘画风格和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杰出画家,当首推顾恺之。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论代表人物——顾恺之的著名著作《论画》为研究对象,分析顾恺之的著名理论对当时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以及后世绘画理论和审美的影响。顾恺之现存画论著作主要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奠定了中国绘画审美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是蠡县人,小时候就常听大人们念叨反"割头税"和"高蠡暴动"的故事,及长,又甚喜阅读《红旗谱》、《播火记》。1965年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写的就是《评<红旗谱>中的朱老忠》。我对《红旗谱》虽说不上有什么"研究"。但可自诩"比较熟悉"。所以,中央电视台2004年9月间播出28集电视连续剧《红旗谱》时,一集不落地认真看  相似文献   

4.
李翔 《中华遗产》2006,(5):170-171
《女史箴图》的作者顾恺之(341—402年)是东晋、南朝刘宋时期江苏无锡人。他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留下个人传记的伟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  相似文献   

5.
西蜀形势险固,经济富庶,向被视为天府乐土。唐末玄、僖二帝入蜀避乱,“画艺之杰者,多从游”纷至沓来。迨王建、孟昶相继据蜀立国,又奖重艺学,礼遇画士,以翰林待诏等职锐意网罗画家,遂致蜀中艺苑勃兴,蜀画之盛更属空前。宋李廌《德隅斋画品》(下简称《画品》)“蜀笔居半”、邓椿《画继》“蜀道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等语可证。“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后世多有著录。近人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云:“益州当五季时,图画极盛,叙述者尚不止黄氏一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诸家文字》篇中有辛显《益州画录》,惜其书已亡,未知以校此编得失如何也。”今惟以宋黄  相似文献   

6.
钱大昕是乾嘉时代史学巨擘,尤以元史见长,相传在其身后留有遗著《元史稿》一部。日本学者岛田翰在江浙访书时曾见到残帙,在国内引起过一定影响。然而通过道光间学者毛岳生过录钱大昕批注可知,钱大昕所作的工作只是在明修《元史》的基础上改订文字,删省传记,又补入《元史艺文志》与《元史氏族表》等而已,并非新作一部《元史稿》。岛田翰自称曾见到钱大昕残稿一事固不可信,钱大昕之子钱东壁、钱东塾所作《行述》所谓有"纪传志表皆已脱稿"的《元史稿》也是夸大之辞。  相似文献   

7.
陶敏 《中华文史论丛》2003,(76):247-256
唐李绰《尚书故实》[注]由作记录他人谈话而成,是中晚唐诸多语录体笔记中的一种。李绰在自序中写道:  相似文献   

8.
王鉴初学画时是以董其昌所提倡的南宗理论为宗,中年以后逐渐与董其昌的理论疏离,追求“作家兼士气”的理想,演变成后来宽泛的师古,呈现出合“南北宗”为一体的趋势。“同宗而异趣”,王鉴走向了一条与董其昌以及王时敏、王原祁祖孙所不同的道路,最终与学生王石谷一起形成清初“四王画派”中的另一种风格类型。本文通过分析王鉴与董其昌在画法、画论方面的关系以及家族之间的渊源,剖析清初“四王画派”中,融南北宗画法为一体的风格类型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孔子家语》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伪书。1973年河北定县西汉中山王墓出土了《儒家者言》一篇,内容与《家语》相关,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也出土了与《家语》有关的简牍。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家语》不伪。本文校勘了《家语》与《礼记》中相同的篇章,检视了《家语》与《礼记》的三种可能性,《礼记》与《家语》在文本上存在极大差异,绝不是王肃伪作了《家语》,也绝不会是《礼记》抄袭了《家语》,二者都是流传有本的。儒家文献都来自于原始的弟子笔记,对这些原始材料的编撰,形成单篇的儒家文献,这些单篇的文献分合不定,不同的人据以编订不同的集子,从而形成《礼记》《大戴礼记》。《家语》编撰者所据以编订《家语》的材料同《礼记》相同,而不是抄袭《礼记》。二者出现相同的部分也正是缘于此。《家语》是众多伪书中久成铁案的一部,对它的正名应当警醒我们对伪书的理解,反思什么是“伪”,怎样定义“伪”。  相似文献   

10.
《蒙古律例》及其与《理藩院则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康熙至乾隆朝纂修的《蒙古律例》蒙、汉文版本 ,以及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情况。探讨了与《理藩院则例》相关的问题 ,指出“乾隆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不是《理藩院则例》 ,而是乾隆朝《大清会典则例》理藩院部分的稿本 ,《理藩院则例》撰修于嘉庆年间 ,是《蒙古律例》的续修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56年4月25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隔39年发表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下简称《论十二大关系》),集中反映了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两篇名著的区别在于;第一,背景不同。《论十大关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表的,因而…  相似文献   

12.
13.
乾隆元年(1736),全祖望撰《移明史馆帖子》六通,商榷《明史》之《艺文志》、《史表》、《隐逸传》、《忠义传》,由于此期史馆审订《明史》之处甚少,其建议未予以采纳。《明史》刊刻之后,全祖望遂先对《明史》进行纠缪订误、补充史料,撰写了大量墓志传状题跋之文,极力褒扬明末清初抗清人物的忠义气节,充分彰显浙东学派"经世致用"的治史风格。深入探究全祖望对《明史》之检讨,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祖望史学思想和治史特色,还有助于深入研究清朝官修《明史》之得失。  相似文献   

14.
张猛 《沧桑》2009,(3):235-236
《一树丁香》把高校知识分子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放在学术界的权力关系网中,利用对学术界“潜规则”的深入剖析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赋予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如“皎皎者易污”之金河,“在这个社会里,垃圾是有用的”之李冰河,“怀疑是走向审美的小径”之古树林等。  相似文献   

15.
禅逸一词出现于近代,主要用来形容宋代开始出现的一批禅画家。牧溪作为禅逸画风的集大成者,在日本被称为“画道的大圣人”,在中国近代也有“墨气深沉集大成者”的美誉。其笔墨中的自由洒脱、不费装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本文从《六柿图》这一作品出发,从笔墨、构图、题材等方面探讨其禅逸画风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汪维真 《史学月刊》2002,(11):30-35
《豫报》是河南留日学生最早创办的刊物,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共出版了6期。它的创刊宗旨是“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由于政见不同,自第五号起《豫报》股东分化,一部分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激进派创办了《河南》杂志,备受海内外注目。在这种情势下,《豫报》在1908年4月30日出版了最后一期即第六号后便停刊了。  相似文献   

17.
《谿山琴况》约成於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因为内容以二十四则文字对古琴进行评点,因此又被称为《二十四琴况》。三百多年以来,《琴况》一直被视为集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为琴人所尊崇。然而,《琴况》的来源是否与《二十四诗品》存在关系呢?学界论说莫衷一是。有鑑及此,本文结合近十余年学术界关於《二十四诗品》之研究成果,配合《琴况》的撰写时间、内容文字等进行考述,以求釐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此文对敦煌本《王昭君变文》的创作时间提出了新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变文中所提及的部族名称及风俗礼仪等描述,认为变文中的突厥实际当为回纥.论文进而通过对昭君与唐和亲回纥的咸安公主的画像、在塞外生活时间、和亲对象、祭文等线索的对比,将两者联系起来,认为《王昭君变文》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具有一定的时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班固与《白虎通德论》之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固与《白虎通德论》之关系考雷戈古今学者都众口一辞地认为班固与《白虎通义》的直接关系仅仅是出自于《后汉书》班彪传下的一句话:“(固)后迁玄武司马。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除周广烽外①,庄述租②和孙诒让③都不加思索地将...  相似文献   

20.
《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尝试解释了《戊戌政变记》初版九卷本的成书过程,重点考察了该书两个组成部分(新政“本末”与政变“原委”)的主要观点或基本结构的形成、变化和定型过程,证明此书与康梁师徒1898年末至1899年初流亡日本时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书中有关戊戌变法的宏观陈述框架和关键细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作者政治活动和当时舆论的影响。经过作者的刻意安排,《戊戌政变记》用以局内人身份说明戊戌政变真相的形式,成为康梁等人达到争取外援、反击舆论等现实目的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