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周的青铜器中,许多都铸有扉棱,但最早出现扉棱的青铜器,应该是商中期的圆形尊,而商早期所有的青铜器都没有扉棱.在西周的圆形尊中,除了没有铸扉棱的尊外,其余多是铸有三段扉棱.青铜器上为什么要铸造扉棱?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西周一些圆形尊的表面纹饰中,常出现翘起的牛角纹饰.这些纹饰是怎么制作的?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范铸模拟实验,使得上述两个问题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冬,新干县社员在加固新干县中棱水库工程中,在坝址南端发现一批青铜器。1977年,江西省博物馆多次派人前往调查,青铜器系出自一个墓葬;并在距铜器出土地点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一处商周时代的城址。根据调查,这批青铜器是在约10平方米范围内掘出的,计有青铜列鼎五件和残破的小铜鼎、甗、爵等,有大量陶器、釉陶器伴随出土。一号鼎宽沿外折,竖耳中空,外侧为宽槽,腹较深,下腹外鼓,圜底,足中空与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器,它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圆形,鼓腹,四兽耳,高圈足,有四扉棱。腹饰圆涡纹及夔纹,圈足饰夔纹。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宜侯又簋,关于它的出土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1954年6月间,镇江丹徒县龙泉乡下聂村农民聂长保的儿子在烟墩山南麓斜坡上翻山芋  相似文献   

4.
杨剑  李灿 《四川文物》2010,(2):78-78,F0003
2009年10月5日,在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八组农户的永久性农房建设挖天然气管道施工现场,当地农民挖掘出一件器型奇大的青铜器。什邡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确定此件青铜器为虎钮錞于(封三),并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相似文献   

5.
梁彦民 《文博》2002,(2):17-21
本文所谈的“直棱纹”,是指装饰在商周青铜器上的一种几何形图案,这种图案具备以下三种特征:一是竖条的,不论是宽条纹还是细条纹;二是成组的,即这些竖条成组排列;三是线条有明显的两端,即是一种线段。这种纹饰在商末至西周的青铜器上装饰比较普遍,但由于图案单调、变化规律不明显而为人所忽视,研究上几乎是空白。关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1976年秋,平度市麻兰镇岔道口村农民在挖土时发现7件青铜器,现藏于平度市博物馆。下面将这批青铜器介绍如下。钫 2件,形制相同。无盖,方口,鼓腹,腹上部有铺首衔环一对,平底,圈足。一件口部残。口径8.7、底径10.5、高28.5厘米(图一)。另一件缺一耳环。口径11.3、底  相似文献   

7.
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河北唐县近些年连续发现西周到战国时期青铜器,有的出自窖藏,有的则发现于古墓之中,如南伏城、北伏城、钓鱼台、东峝、北城子等地,这里记录的是南伏城和北城子两批铜器的情况。 一、唐县南伏城出土西周窖藏铜器 1965年冬,河北唐县南伏城农民,在村南半华里城址外的一个台地断崖处取土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这批青铜器是埋藏在断崖下3米深处的一个用不规则石块垒砌的方池之中,方池边长约80、深约60厘米。从方池中清理出的青铜器5件,有壶、(?)、盘、(匚也)、鬲等。同时在城内搜集到早年出土的铜鼎1件,现记述如后:  相似文献   

8.
长治市博物馆藏有一对春秋时期蟠螭纹青铜鼎,出土于长治分水岭26号墓,为长治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该鼎形制较大,造型独具风格,铜鼎一周铸三兽首(螭首)扉棱,腹部一周饰蟠螭纹和垂叶纹,蹄足膝面作饕餮兽面,纹饰图案精美,制作工艺精湛,在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并不多见。同时,该对蟠螭纹铜鼎风格古朴,有着宴飨、祭祀之用,可归入东周镬鼎之列,是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青铜精品。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安丘县郚山乡贾孟村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两件青铜器。据发现者说,这两件铜器出土于一墓中,同出有陶器。此墓已被破坏,所出陶器及其他情况不详。现将两件铜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南博物院收藏一批精美的西周青铜器,它们是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出土的。现选其中的几件介绍如下。 ■鼎(图一),口径、通高均为26厘米。立耳,平折沿,腹部下垂且较浅,圜底,三蹄足不甚明显且内侧各有一个平面。口沿下饰三组中点作扉棱突起的饕餮纹,并被另外三个扉棱等距离隔开,腹部饰一周凸弦纹,三足上部各饰一兽面纹,兽面中部突起一个竖向扉棱。鼎内壁一侧有坚款四行铭文,共27字,自右至左为: 唯八月初吉丁丑 公乍(作)■■鼎■ 用易(赐)眉寿永命 于子孙孙永宝用 (享)散鼎的底部及纹饰间积有很厚…  相似文献   

11.
1953年春,郏县城西太仆乡农民卖土积肥时,在该村南寨门外挖出一批青铜器。文化主管部门获知后于6月初派员前往调查。并于同年7月11日将农民献交的190余件文物全部运回省文物工作队保存。该青铜器群现藏河南博物院。青  相似文献   

12.
安徽宣州市孙埠出土周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10月,安徽省原宣城县孙埠乡正兴村农民挖沙时,发现4件青铜器,随后献给国家。现将这4件青铜器介绍如下。鼎2件。其中1件立耳,折沿宽唇,下部微鼓,重环纹一周;圜底,三蹄足,足上部起扉棱,饰饕餮纹。通高21.3、耳高4.3、脚深9.5、直径22厘米。重3900克(图一)。另1件器形小。立耳,折沿宽唇,脚较  相似文献   

13.
洛阳作为西周王朝的东都,出土大量西周青铜器,大口尊数量虽不足20件,但颇具成周特色。本文就洛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大口尊作较系统的梳理,认为该地区青铜大口尊是以商式无肩、无扉棱觚形大口尊为主体的。不仅如此,该地发现多件铅制仿商铜觚形大口尊及仿商青瓷大口尊,反映的是洛阳作为关中地区和中原郑州、安阳地区的连接区域,虽为西周王朝的东都,但文化面貌明显更接近商文化。尤其是武王灭商后迁殷遗民于成周,更进一步形成在周人统治下的殷周文化特色,这是该地区西周时期文化面貌区别于其他地区所独有的文化特质。这些大口尊一些是殷遗民铸造的青铜器,一些可能来自其他方国,一些则是典型的周人青铜器,面貌异常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93,(3)
1984年秋季,公安县东河乡复兴村农民送来鼎、盏、缶3件春秋青铜器,并告诉我们铜器出土于公安县石子滩镇北3.5公里的界溪河六步河段。我馆随即派员前往调查,发现被破坏的古墓葬2座,据当事人讲,3件青铜器即出土于其中一座墓中。调查工作中又征集回墓中的部分器物(尚有部分流散于湖南澧县),并在距墓葬西北约2.5公里处发现1处春秋遗址。石子滩位于湖北公安县西南约40公里处,北隔界溪河与松滋县相望,西南与湖南澧县相邻。地理环境为丘陵岗地向平原过渡地段,海拔32~60米。地势南高北低,界溪河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2)
<正>纵观我国古代器物,有一类器物在主材质之外,往往镶嵌金属釦,这类镶嵌金属釦有"釦带"、"缘"、"箍"、"棱"等称谓,釦带材质有金、银、铜。这类器物分布于漆木器、玉器、玳瑁、象牙、陶器、玻璃器以及琉璃器中,以镶釦漆器最为常见,故一般意义上的釦器特指附有金属部件的一类漆器。漆器轻便耐用易髹饰,它与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文物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漆器迎来了高度发展的鼎盛期。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战国后期木胎制作技术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陕西淳化黑豆嘴墓所出土的一件青铜壶的技术和风格研究。这件壶的风格和铸造工艺,与传出湖南石门的一件青铜卣极其相似。石门卣腹部高浮雕纹饰,铸造时泥芯和泥范的制作是采用同一母模同步翻制的;首端为鸟形的透空勾牙形的扉棱,以及这种扉棱要在铸器前先行铸成。这些都是典型的商代南方铸铜作坊的风格和工艺特点。二者的对比分析,表明黑豆嘴壶是晚于石门卣的另一件南方铸铜作坊产品,且二者的铸工应为一系。黑豆嘴壶和岐山贺家村凤柱斝一样,是南方输入关中的产品,其铸造年代当在中商与殷墟过渡时期或殷墟早期。梳理相类的另六件青铜壶,并爬梳扉棱分铸诸器的源流,指出武丁时期将南方铸工迁至殷墟铸器,六件壶是南方工匠及其徒子在安阳所铸。南方工匠的风格和工艺未能在殷墟得到发展,南方风格在殷墟不断被"安阳化",扉棱分铸工艺亦渐归失传。通过这样的梳理,也揭示了商代青铜器和铸工的流动。  相似文献   

17.
新城铺村位于正定县城东北20公里处,县文物保管所过去曾经在这里征集到五件商代青铜器。1982年1月新城铺农民在村北城岗取土时,又发现了八件青铜器,其中六件带铭文。据了解,其中七件出土于一个土坑竖穴墓内距地表约60厘米处,墓内有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河南泌阳县发现一座秦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8年3月,泌阳县花园乡大曹庄农民在村南取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泌阳县文化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后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泌阳县文化馆的发掘清理,证实这批青铜器出自一座古墓葬中。除墓的西南角和西北角的铜器被挖出外,墓底其它部分的随葬品尚未遭到扰乱和破坏。现根据清理情况介绍于下。该墓(编号为 M 5)位于泌阳县城西南  相似文献   

19.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5,(2):170-175
<正>近年来,宝鸡石鼓山墓葬连续发现大规模西周早期青铜器1,这些青铜器多有浮雕很强的平面装饰以及外突程度很大的立体造型,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类似突出装饰的青铜器,在邻近石鼓山的宝鸡茹家庄和竹园沟墓葬也较为多见。同样是在这一地区,1929年在戴家湾因为盗掘出土的青铜器,也具有类似特征2。在上述地点那些外突造型青铜器中,腹壁两侧伸出长梁者,是装饰浮雕化的极致之作。这些青铜器目前多流传于海外,这里集中讨  相似文献   

20.
冯卓慧 《南方文物》2011,(4):74-80,65,66
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铜制钟类乐器,盛行于商周时期。经考古发现的早期青铜镈,大多见于湘赣流域及其周边地区。这些铜镈的腔体两侧以及腔体兽面正中,大多设有扉棱。这些扉棱虽形态各异,但基本上都以虎纹或鸟纹为饰。根据作者的初步统计,设有扉棱或中脊的镈总计23套、33件,其中20件镈处于商末至西周中期,其余13件为编镈,那是西周以后的。本文讨论的所谓早期镈是指西周中期以前的20件镈。作者首先对早期镈即最早的商末江西新干镈到西周早、中期及至东周以后的鸟饰扉棱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揭示,次而对早期流行于湘江流域的四虎镈扉棱的虎饰与商晚四虎大铙和虎纹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同一类型在青铜器上的运用,并就铜器上的虎纹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它并非如王黼《宣和博古图》中所宣传的是为了节乐而防忧生,而应是与原始信仰和崇拜有关,将这些或写实、或神化的动物形象铸于器表,是人类内心的恐惧敬畏在现实世界的物化形式与精神寄托。在对四虎镈的比较和阐述基础上,作者更对四虎镈的形制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揭示。粗观四虎镈,大小相近,甚至经过测音的三件形体相近的四虎镈的音高也相近,然而细而观之,细微差别众多,如兽面形象不一,枚数与枚形各异,甚至扁身虎纹和虎尾样式也差别明显。在大约相同的区域内,这种细微差异,过去的研究者也曾注意到,但一般都作为非主流现象而忽略不计,仍都看成是同一时代的铸品,但本文作者却认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极有可能是历史演变造成的,是设计制造与享用者自身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变的结果。为了更证实这一观点,作者还特别通过对六件四虎镈腔体的分析,揭示出镈腔体的演变是经历了从椭圆形腔与圆角方形腔向合瓦形腔的转变,并最终定型于更加符合声学需要的合瓦形的腔体。并指出这一转变,绝非成于一朝一夕之间,是伴随着古人对镈音乐表现能力逐渐增强的一个长期的过程,故这六件四虎镈应同属湘水地区不同时代的产物。商周青铜礼乐器种类甚多,对某一类礼乐器进行宏观研究,还时有所见,而对某一类礼乐器的局部特征如此文对"镈"这种乐器的扉棱特征进行微观研究,至今似甚少见,这是当今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的表征,尽管有的问题尚可进一步讨论,但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认识,不仅对"镈"这种礼乐器,就是对中国南方地区青铜器的研究无疑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