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剑 《安徽史学》2015,(6):83-87
岑春煊1907年建议各省设立的咨议局,以及其后江苏绅士与安徽官绅所设计的咨议局,虽然在本质上都不是完全的议会机构,但设计者都将其定位为"全省"的机关,而非"地方"的机关。法部在批评岑氏的时候,更是提出,必须先建立地方议会,才能建立省议会,地方议会是咨议局的基础。1908年出台的通行全国的《咨议局章程》,将咨议局定位为"一省之议会"。在上奏《咨议局章程》的奏折中,在与于式枚辩难的过程中,宪政编查馆都强调,由于中国的行省不同于各国的"地方",咨议局不同于各国的地方议会,而是中国特有的省议会。清季对议会系统的规划,是国会、省议会与地方议会,而非国会与地方议会。今人多将咨议局称为地方议会,实错解了当时制度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
赵幸 《湖南文史》2002,(5):53-53
如今湘菜列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俨然一方重镇。不过,据说它发轫之初,主要跟餐具有些关系,却不大牵涉到菜肴本身。那是辛亥革命前夕,谭延闽以他老爹做过甘肃总督的背景,自己又是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的资格,三十多岁年纪,被湖南缙绅公推为省咨议局议长,又当选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议主席,领导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向北京的帝国政府施加压力,力争成立国会,实行君主立宪。  相似文献   

3.
崔助林 《沧桑》2009,(2):28-30
1907年,清政府谕令各省督抚在本省设立咨议局,这是其颁布预备立宪国策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以后清政府的宪政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山西省在进行一年筹备后,于1909年正式成立省咨议局。这是西方资产阶级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机构在山西省的开端,对山西省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新政治机构山西省咨议局的建立和山西省政治民主因素的增加来考察咨议局对山西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对安徽省咨议局在清末安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研究,不妥之处,请专家指正。一、安徽省咨议局的成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1907年清延虽然下诏决定在各省设立咨议局,但没有规定具体期限。清政府对立宪的这种冷淡态度,激起社会各阶层(包括统治  相似文献   

5.
周志永 《史学月刊》2022,(12):66-74
清末预备立宪背景下,地方各省纷纷成立咨议局,接受新思想熏陶的士绅多加入其中。谭延闿作为湖南咨议局议长,拥有较强的参政意识,率咨议局与巡抚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清季官绅冲突的原因由多方所致,既有宪政支持下士绅权力扩张的因素,又有立宪进程中制度不完备的因素。为从制度上保障绅权扩张,谭延闿迫切希望加快立宪,成立责任内阁。反对“皇族内阁”失败后,谭延闿对清廷由希望变为绝望,并最终倒向革命。预备立宪期间,谭延闿积极宣传宪政思想,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他的角色转换和心路历程亦是清末一些开明士绅或知识分子嬗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郏颖丽 《收藏家》2015,(6):51-54
刘凤起(1867—1933年),字未林,晚号真庐老人,江西南丰人,晚清进士,诗人、书画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二甲,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旋赴日本留学法政。回国后辞归江西故里,被巡抚冯汝骥奏留南昌,任咨议局议绅、宪政筹备处咨议、教育总会会长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民政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后定居上海,以卖字画为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病逝。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的前夕,山东已是满城风雨。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山东的同盟会员、进步师生及其他进步人士受到极大鼓舞。十一月五日,同盟会员、学生、教师、工商业人士等一千余人,在山东省咨议局开会,商议山东独立。同盟会员徐镜心等人起草了山东独立大纲。大纲明确提出与清王朝永远断绝关系。由于独立大纲未能被立宪派所接受,最后改为八项要求,交给山东巡抚孙宝琦。孙宝琦迫于形势,表面答应了八项要求,但并不付诸实行,对于独立之事一拖再拖。面对南方各省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员及进步人士,早已不满山东的现状,又于七日在济南召开山东各界代表大会。代表们认为咨议局勾结官府,是山东独立的障  相似文献   

8.
<正>在汉人(民籍)势力渐强的晚清社会,尤其是在清廷推动地方议会选举的时刻,汉人纷纷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成为各省议员,其政治力量不仅逐渐抬头,甚者更有取代地方督抚,进一步主导地方政局的趋势。过去的研究者,大都只注意到民籍汉人在清末宪政运动中的活动,却忽略了八旗士绅在宪政运动中的作用,尤其是咨议局中的旗籍议员。有关清末"咨议局"的议题,海峡两岸的学者虽然皆有不少研究论著,但是倘若从整体的研究成果来看仍有不足。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其探讨最多的是通论性质的叙述,以及某些与国家大事或特定民籍事务相关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名重楚天一红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它不仅有辉煌的历史,而且有丰富的“阅历”.建红楼的缘由“营建红楼是设立湖北咨议局的需要.”(《武汉文史资料》1990年第二辑第203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乐嘉藻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参加过戊戌变法,办过教育,创办过《黔报》,任过贵州咨议局议长和教育总会会长。清朝覆亡后,他出任贵州大汉军政府枢密院枢密员。由于不满“滇军入黔”屠杀“自治党”人,遂退出政坛,  相似文献   

11.
广东咨议局旧址,现位于中山三路烈士陵园内,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该建筑坐北向南,自南至北有中式大门(已毁)、石砌荷池拱桥,主楼,后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已毁)。其主体建筑为前圆后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是西方古罗马式议会建筑。大厅屋顶为半球形,  相似文献   

12.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也称为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阅马场。由于整个建筑群通为红砖红瓦砌筑,呈红色,所以一般被人称作“红楼”,“红楼”也泛指这一组建筑群。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也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大楼原为清末湖北省咨议局大楼,见证了晚清政改的风雨岁月。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成都于11月27日宣告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推举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陆军第十七镇统制朱紫桥为副都督。12月8日,原署四川总督赵尔丰唆使成都巡防营发动兵变,蒲、朱二人仓皇逃窜,全城大乱,各银号、当铺及商店多遭洗劫,四川藩库所存约三百五六十万两现银全被抢掠一空。次日,尹昌衡率军入城平息骚乱,着手恢复地方秩序,并出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以咨议局副议长罗伦为副都督。因公款荡然无存,军饷告急,乃邀请绅商头面人物在成都商会集议筹款,决定利用原官印刷局余存纸张印制军用银票300万元,分一元和五元两种。  相似文献   

14.
正褚辅成,字慧僧,1873年5月27日(清同治十二年五月初二)生于浙江省嘉兴南门梅湾街盐井弄,1948年3月29日,在上海虹口寓邸病逝。褚辅成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是晚清浙江省咨议局议员,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省光复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护法国会众议院副议长和宪法审议会代理  相似文献   

15.
孙晓村(1906-1992),浙江余杭人.1949年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以下简称民建),历任民建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常委,民建总会委员会常委,民建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秘书长,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执行局主任,第四、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6.
我与汤化龙都是湖北蕲水(浠水)县人,原籍家乡相距不过20里许。他父亲经商,叔父教书。他和兄弟辈都是他叔父汤聘尹所教育出来的。汤化龙由秀才而举人,而进士,而主事,以至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先后任湖北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政事部长。他能笔,善演说,富  相似文献   

17.
红楼春秋     
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场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级红色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辛亥革命的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今天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就设在这里。红楼原为清朝末年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建成于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楼基本保持了原建的格局和风貌。红楼背倚蛇山,座北面南,在阅马场广场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一幢红色的二层楼房(原咨议局议场,“红楼”即由此楼得名)座落正中,成为红楼建筑群的主体和中心;正面,以装有铁栅的矮墙围院,院门为铁铸…  相似文献   

18.
“贞吉居”,位于福州南后街西侧162号,为董执谊故居。董执谊(1863--1942年),字藻翔,号藕根居士.出身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出任盐官、咨议局议员。归辞,专心治学,喜藏书。在南后街开设过“味芸庐”书坊,主营地方文献和书籍。他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修订、刊行了《闽都别记》。  相似文献   

19.
《沧桑》1995,(1)
李素(1869—1945),字位斋,亦名畏斋,平定娘子关村人。幼年家境贫寒,除助家耕作外,苦读经史。清光绪癸巳年(1893年)乡试中举,后又以优等成绩,毕业保定府法政学堂。曾任山西咨议局议员、省女子学堂董事、提学使公署议绅、清政府咨政院议员。他目击清政府腐败,宣扬民主,倡导共和,反对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20.
清末广西迁移省会问题,从广西巡抚林绍年与两广总督岑春煊出于筹办桂越边务考量,联名奏请迁省南宁,至清廷中枢忧于革命党边境起事,酝酿迁省梧州以控驭边局。后任巡抚张鸣岐权衡厉害,复请迁省南宁,但之后边局稍缓,张即一反前说,坚决反对广西咨议局的迁省议案,反映清政府各方在迁移省会问题上思虑多有不同。清政府上下看似同心,实则各人各有盘算,人事相互纠葛,以至问题长期筹而不决,相关问题甚至延续至民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