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歌 《中华遗产》2014,(9):154-159
1900年8月14日,大清帝国的首都,被八个国家的侵略军攻陷,这个日子,可说是黑暗的中国近代史中最黑暗的一天。在趾高气扬的洋兵中间,掺杂着不少黄皮肤、黑眼睛的士兵。他们不是日本兵,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更不同寻常的是,这些中国兵不是阵前倒戈的懦夫,也不是临时抓来的汉奸,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英军”。  相似文献   

2.
1940年6月中旬,日军来兴县“扫荡”,撤退时扔下了一名日本兵。  相似文献   

3.
爷爷的故事     
我爷爷当过兵。无湘不成军,湖南人当兵不奇怪,穷乡僻壤的,这算是一条出路。湘军、国军、共军,湖南近代有文脉,也有兵脉。他大概会几手功夫,日军进攻湘阴,东家吓跑了,交代他留下来守店面。两个日本兵逼他拿钱,他死活不肯。僵持许久,赶上日本兵收队,急急忙忙地走了。他吓出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4.
战时日本民间以慰问袋为代表的恤兵品捐赠风气的形成,背后存在日本军政当局的指导、社会团体的动员、军国"美谈"的创作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借助于恤兵品的兵民情感的互动,为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而为其对外战争服务。慰问袋中的物品对于战地士兵具有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意义,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精神意义则要大于物质意义。浓烈的乡土情结,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倾诉自身境遇的欲望,赋予了慰问袋多种情感上的意蕴。慰问袋不仅具备军国"美谈"所塑造的正面形象,从士兵私记关于慰问袋的记载中也能一窥战时日本社会对恤兵品捐赠冷漠、敷衍的侧面。  相似文献   

5.
始于日本中世末期的“兵农分离”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阶层演变。然而“兵农分离”并非是靠丰臣秀吉的一纸命令所完成的。在战国初期,“兵”与“农”就由于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开始分离。政治上,大名成长及农民斗争的加剧导致了武士与农民的分化;经济上,由于农业新技术使用、生产力提高使得庄园制解体,从而导致在地中小领主丧失独立性,成为大名家臣;军事上,枪的传入改变了日本战争模式,足轻武士被大量使用,步兵集团战、规模战为职业军人的产生提出要求,武士从而脱离生产。因此“兵”与“农”分离持续了战国时代的一个世纪左右,最终丰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政权分别用命令与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近世武士才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6.
来自商丘劳工的回忆 梁文报的回忆 我叫梁文报,今年81岁,虞城县唐庄村人。16岁那一年,也就是1943年的农历九月初,我到马牧集’赶会(农历每年的九月初九马牧集逢庙会)。走到马牧集东北角,从北向南刚过陇海铁路时,突然有三个日本兵和四个保安团的团丁围住了我,一个日本兵用刺刀指着我说:“你的八路的有。”我说:“我是老乡,是赶会去卖棉花的。”但是,日本兵不容我分说,就用绳子捆上了我。我稍一反抗,他就用刺刀往我身上刺,顿时身上到处是伤口,血流不止。我的右手被刺了一个洞,骨头都断了,至今还有一个疤。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特种外交委员会的对日外交谋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对日斗争主要是依靠国联。力图运用国际社会的力量迫使日本撤兵。在这一外交斗争中.作为国民党中央对日决策研议机关的特种外交委员会,起了重要作用。外委员在1930年9月30日至1932年1月2日间,以国联为舞台,以欧美国家为工作对象,坚持不与日本直接交涉的立场,殚精竭虑,群策群力,为制止日本侵略.促使日本撤兵。作了大量的外交谋划,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同情和支持.也使日本在国际上日益孤立。但因缺乏实力为运用外交手段的基础,外委会的种种努力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8.
1868年,在落后的日本国家爆发了一场早产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称“明治维新”。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这在国内外史学界中几乎是共同的看法。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也开始形成和壮大起来,并兴起了工人运动。关于日本工人运动的历史分期,日本学者盐田庄兵卫是以1945年日  相似文献   

9.
脸谱     
<正>意志张伯苓办教育张伯苓多次说他办教育的理由:"我在北洋水师学校,亲见旅顺大连为日本割去,青岛为德国人所夺走。当我到济公岛的时候,看见两个人,一个是英国兵,另一个是中国兵。英  相似文献   

10.
王培根 《古今谈》2005,(2):9-11
当第一个日本兵踏上义乌的土地时,义乌人要求宁静生活的美梦就破碎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西汉国家黄金收入与支出为考察基点,指出在西汉皇室巨大黄金赐予的表面现象之下,其实蕴藏着一个独特的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黄金流入、流出(或称回流)的机制。这种黄金周转(回流)机制,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库藏黄金的大量支出,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它通过各种制度的渠道保证了黄金的及时回笼,并为下一轮的黄金支出做准备。西汉国家黄金的这种循环、集中、积累的存在状态,直接造成了基于文献记载基础上西汉多黄金的现象。而到东汉时代,由于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实物经济兴起引发黄金周转机制赖以存在的一系列条件的丧失,又直接导致了黄金在史籍记载上的减少,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2.
谢齐贵 《江淮文史》2006,(5):151-152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随即成为战俘。散布在各地的侵华日军,逐渐聚集到集中营里。当时马鞍山地区有两处日俘集中营。一处在当涂的薛镇。1945年9月23日,一队西来的日本兵,约有200多人,在薛镇被收容。这队日本兵,属于日军第四十师团(通称鲸部队)。鲸部队的主力原在广东向北作战,战场在江西南昌以南的新溪塘与三江口一带,在湖南洞庭湖边驻有留守部队。所谓留守部队,就是一伙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加作战行动的士兵,包括负责保管公共行李及去打仗的战士无法携…  相似文献   

13.
日寇占领武汉期间,汉口为其政治、军事、经济及特务中心,中山大道自六渡桥以下至旧法租界之两侧商店,多为日本侨民占据,经营各种商业.日本兵则在人行道上穿梭往来,趾高气扬.中国老百姓富有者则居住于旧法租界,贫穷者居住于汉正街一带之难民区,避免碰见日本兵.以免受气.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兵工业声势浩大,20万兵工业人员,为抗日战场提供了最主要的战斗武器和装备。这些兵工业的人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努力生产,兵工专家和广大技术人员潜心研制——武器弹药,为消灭日本侵略者输送了充足的兵器,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了适应抗日战场的需要,中国重庆兵工业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工作成绩斐然,所生产的兵工业武器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1894年11月21日,日本侵略军攻占江东半岛旅顺口后,挥舞屠刀,滥杀无辜,制造了灭绝人性的旅顺大屠杀惨案。大屠杀持续了四天,先后屠杀无辜群众两万余人。许多目击者都记述了这次大屠杀的真相。如美国《纽约与世界》记者哈里曼于11月24日从旅顺发回国内的一篇通讯说:“我亲眼看见旅顺难民并无抗拒犯军。……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抢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上.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死。有一入由屋脊跌厂街…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夕,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中央银行总行的所在地,储存了价值3亿多银圆的黄金、白银以及大量战略物资。解放军兵临城下时,蒋介石曾召集团长以上军官训话,命令固守半年,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7.
王贞勤 《文史精华》2012,(10):16-2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炮响,日本侵略军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以战养战",他们大肆掠夺中国宝贵的黄金等战略物质和资源,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招远是中国著名的"金都",自然成为日方的觊觎之地。日军占领招远后大肆掠夺该地的黄金,而胶东中共党组织及八路军则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贵州地方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众多的成果中,2009年8月又新添一部由华文出版社出版,齐赤军、梁茂林编著的《贵州草鞋兵》。《贵州草鞋兵》是一部叙述贵州儿女在抗日战争中,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用生命和鲜血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具大贡献的佳作,它不仅为贵州军事史填补了空白,亦为全国学者研究整个抗日战争有关贵州军队参战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9.
941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正在这时,日本海军的一名重要将领———大角岑生却在中国广东中山县境内坠机身亡,使此阴谋大暴露,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极大震惊。大角岑生,日本爱知县人。1876年生,1897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第...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期间,约20万朝鲜妇女,被日本强迫当“随军慰安妇”,做了日军的“性奴隶”,其中大部分已被屠杀或被迫害致死。最近,联合国官员专程来到朝鲜调查,听取朝鲜前“慰安妇”的血泪控诉。“我们足被拐骗走的”日军在强迫朝鲜妇女当“慰安妇”的同时,还用各种卑劣手段拐骗女性进入日军“慰安所”。在平壤“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罪行”图片展览中有张照片:朝鲜年轻女性排着长长的队伍,举着“航空小姐”的旗帜,在两个日本兵的“监护”下,从一个大院里走出来。她们面前一片迷茫,耳际还京绕着日本军官的声音:到了目的地,“发给工资,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