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历史观的形成与影响──读《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王震中史学是传统国学的主干,长期以来它久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每每具有深厚的史学素养,毛泽东继承了这一传统,他不但把史学作为鉴史知今、指导政治实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军 《攀登》2010,29(6):50-55
毛泽东建党学说和建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建党思想所折射出的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长盛不衰的民族精神。研究毛泽东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联,对于加强现阶段党的建设以及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的国情思想及其政治实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毛泽东在正确观察、分析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始终把发展社会目标与振兴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重温他的国情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无疑是有深刻启发的。毛泽东生于清末,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走上政治舞台。他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主要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这个出生并长大于农村的湖南青年来说,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他对处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汲春锋 《神州》2014,(17):166-166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传统,传统是不能割断的。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样也不应与传统割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早年的毛泽东是一位异常关心和重视世界局势发展变化的人,本文主要论述1920年前他对世界的观感和思想认识过程。一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读的是四书五经。同时,对于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旧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精忠传》也爱不释手。大约在1909年以前,毛泽东几乎没有接触过什么西方文化,还不知道中国之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1909年  相似文献   

6.
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毛泽东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加上博才多艺,使他一生中写过的不少佳联妙对,脍炙入口,传颂四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体系。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之后,在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可以说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一、接着汪澍白的话来谈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且成绩斐然。但有个问题,人们似乎注意得不够,就是:毛泽东晚年所发表的一些轻视书本知识的见解,与清代颜李学派的观点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9.
李群山 《攀登》2013,(5):24-28
毛泽东文化思想比较科学地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诸多矛盾问题,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张力系统中开辟了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新道路。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体现了文化的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统一,体现了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孙君健 《史学月刊》2006,1(10):46-49
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是关于国际社会弱势群体为争取和维护自身正当权利、追求国际社会正义和人类进步的一种国际政治理论。从权利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近代西方永久和平思想与民权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等因素对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汪建新 《百年潮》2023,(4):77-87
<正>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诗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是气吞山河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壮丽画卷,是毛泽东纵横捭阖的奋斗人生和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毛泽东诗词以无与伦比的作品魅力,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意境,从题材到风格,对古典诗词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2.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到1980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总方针、总政策.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具体方针、政策、要求、办法,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2016,(2)
正龚育之与毛泽东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样出生在12月26日,名字又都以那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之"字(毛泽东字润之)韵尾,与伟人"巧遇"这许多共同点,似乎也注定了他与伟人的缘分。从青年时代读毛著,到有机会近距离听毛泽东谈哲学,再到后来因工作需要长时期编毛著,进而研究毛泽东思想,龚育之的名字就这样与伟人和伟人理论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早年在湖南韶山家乡时读了很多书,但他那个年代,即二十世纪初期,所读的极大多数的仍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浓厚"中国特色",使得他易于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中去寻找思想借鉴的材料和依据,从二十四史中和《资治通鉴》之类的历代政治典籍中去寻求治国安邦之道。受此影响,毛泽东的治国理念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同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追求;公平正义——平均主义的伦理准则;阶级斗争——斗私批修的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17.
艾和欣 《神州》2014,(14):1-1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史诗,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烙印,记录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毛泽东诗词在政治,文化,社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来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来研究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分析和研究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宏杨爱国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毛泽东“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成因、内容、历史作用及局限性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考察,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看法。西方学:术界的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外深入研究毛泽东外交战略和新中国外交史,对当今中国学者深入研究毛泽东外交战略和新中国外交史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走上现代之路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嘉道以后兴起的经世思潮的内在推动,另一方面则来自鸦片战后西学东渐之持续推助。尽管中国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将民主和科学作为中国现代文明构建的核心准则,但长期以来未能处理好民主科学的内容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或偏于欧化甚至极端主张全盘西化,或趋于文化保守甚至主张文化复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将所要创建的中华现代新文明,定位为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而具有深厚民族根基和民族特色的现代新文明,找到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新目标和新路径,开辟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新文明形态的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根据中国的革命情况,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建立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党建思想,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就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党建思想形成过程进行论述,探讨其思想内容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当前的党建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