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语文的保护抢救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起始可以追溯到清王朝初建之际.新中国成立后,保护抢救满语文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盘活珍贵历史文献,认识和解读清朝历史的需要,同时还是保护一个民族"物种",使之不至灭绝,以及传承满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建国以来的满语文保护抢救最为突出的是满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努力,共有三个层面的体现: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满语文人才,二是非学历满语文人才培训与中小学满语文义务教育、三是编撰出版了大量满语文教材与工具书,以及相关的研究著作.文章通过对这些满语文保护抢救的行动的梳理与综述,希望为归纳和揭示一定的满语文保护抢救规律、为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保护抢救措施、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保护抢救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抓紧培养高素质的满语文专业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在发展繁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学,新中国建立后,对满族语言字的学习和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在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里设立了满班,陆续培养了满专业人才,在满研究领城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流逝,相当一批满语专业人才退休,而三十几岁年青的满语人才极其缺乏,形成了满语专业人才数量与日益繁荣的满学研究不相称的局面,呼吁加强满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4.
清代双城堡地区满语文教育状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满族研究》2001,(1):88-90
满语是满族的本民族语言字。清代统治大力提倡“国语骑射”,以此作为旗人的基本教育方针。双城堡在清嘉道以后,无沦官方还是民间使用满语逐渐减少。为此.从道光二年始办义学,教习旗人满语。后随着清朝灭亡,满语教学也就终止了。  相似文献   

5.
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语言的变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深层原因。辽宁省是满族的故乡,在抢救、传承濒危满语的事业中,具有更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满语濒危现状及辽宁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作者现提出若干抢救濒危满语的辽宁对策。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保护档案,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始终是档案保护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延边州档案馆加大了保护的措施和力度。  相似文献   

7.
浅论彝族毕摩经书的保护与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掌握文字、通晓历算、从事宗教和文化活动的男性祭司。毕摩主要以经书和祭仪为载体,以鬼神信仰和巫术祭仪为核心,跨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毕摩经书是从毕摩产生后,由毕摩搜集、整理、加工、创作,继承和延续至今的诗辞歌赋、经文典籍。毕摩经书涉及彝族天文、历法、历史、哲学、伦理、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等文化内容,博大精深,神奇绚丽。毕摩经书是彝族远古先民在与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是彝族人自己创造的最古老的原生态典籍,是彝族人对自然、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认识的汇总。本文简要论述了彝族毕摩经书的内涵和价值,保护和抢救笔摩经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贵州布依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布依族文献古籍主要是以汉字记音和自创的表意方块字来记载的。由于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体系,不同地区的布依族文献古籍的书写记载方式各不相同,只有掌握使用这些文献古籍的布摩先生能够识读。人们对这些文献古籍的价值认识不足,其搜集、整理和保护只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许多保存民间的文献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以及各个群体和团体所属的环境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相似文献   

10.
横道河子机车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海林境内留下的历史建筑。本文阐述了抢救与保护横道河子机车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刍议横道河子机车库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道河子机车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海林境内留下的历史建筑。本文阐述了抢救与保护横道河子机车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现时期国有大型企业档案破损现象及产生原因的描述、分析和阐述,给出了如何进行快速抢救修复的具体办法,对档案工作做到又好又快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历梅 《黑龙江史志》2009,(12):59-59
本文通过对现时期国有大型企业档案破损现象及产生原因的描述、分析和阐述,给出了如何进行快速抢救修复的具体办法,对档案工作做到又好又快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由于墓葬环境及出土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木质文物糟朽、霉变、彩绘脱落,甚至崩裂,因而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复。为此对表面进行了清理,采用2%PB-72乙酸丁酯溶液滴管渗透的方法进行填充加固,对彩绘层用同样方法加固,对散件器物用汉代木材削制木销钉进行组装,对残损、断裂器物进行修复复原。保护修复后的木质文物适于展陈。本工作所用的保护方法对同类木质文物的保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暖气管道爆裂,造成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的大量珍贵文献被热水浸泡或熏蒸。为了赶在天气转暖之前抢救完这批文献,综合运用了常见的几种水湿文献的抢救方法,特别借用了文物界所常用的低温干燥法,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部水湿文献的抢救重任,为以后的系统修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图书馆界抢救文献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教训。实践证明抢救大批量的水湿文献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方案,从长计议,综合运用各种抢救方法,随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抢救受损文献。  相似文献   

17.
一、武威市博物馆馆藏藏文典籍概况 现藏于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的藏文《大藏经》及其他藏文典籍,在1949年前,分属于凉州大云寺、海藏寺等各藏传佛教寺院供奉。解放后,文管部门统一收归到武威文庙保管。1975年,武威发生特大水灾,洪水淹没了文庙,使这批藏文典籍也未逃厄运。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距离我们有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失去的家园在重建,损毁的文化遗产在抢救保护。作为重灾区,四川省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满语文献保护调研与整理开发、满语文献与历史文化深层次综合研究、满语文献与相关学科结合研究、学科建设发展与后继人才培养等深入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满语、文献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满——通古斯诸族语言文化起源发展研究,以及阿尔泰诸族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汉语言文化与北方诸民族语言文化关系研究、清史、满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通过对满语、文献与历史文化的深层次综合研究,发掘满族文化精神中的精髓,研究其治国方略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借鉴,为政府决策机构制定民族政策、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熊倩 《巴蜀史志》2008,(4):15-15
日前,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地方志机构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加强地方志资料的抢救保护和收集工作。通知强调,为确保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全市各级地方志机构应迅速开展因灾受损地方志资料的清理工作,将处于危险中的资料尽快转移并妥善保管:及时作好抗震救灾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工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各级志办应充分发挥地方志的“资政”作用。为抗震救灾提供地情资料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