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载,在宏伟的三峡工程中,重庆的奉节库区将被爆破拆除。为此,原瞿塘峡摩崖石刻需要搬迁,包括整块切割巨大题刻“夔门”,并特别提到书写为清代夔门知府刘心源。  相似文献   

2.
卢慧杰 《文博》2002,(5):61-64
长江三峡中最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内,不但自然风光雄奇闻名于世,而且文化内涵也源远流长。其南岸白盐山岩壁上的石刻,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唐以前的早已模糊不清,而在夔门入口南壁上宋代以来的名人题刻十多块,至今仍清晰可见。内容多与瞿塘峡有关,书法包括篆、隶、行、楷,颇有特色。不管从历史资料价值,还是其书法艺术价值来讲,  相似文献   

3.
白鹤梁题刻保护问题及其与水域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鹤梁题刻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在简单介绍和评价白鹤题刻现有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旨在探讨白鹤梁题刻及其与水域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进行白鹤梁题刻保护时,除了应注意保护白鹤梁题刻本身,还应恢复白鹤梁题刻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及其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白鹤梁题刻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和岩石属性,分析了题刻本体的稳定性及不利于题刻保护的各种因素,总结了实施维修保护工程的内涵,材料和工艺措施,探讨了石质文物维修保护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白鹤梁题刻"系三峡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基于原址保护、原状展示的全面保护理念,应用"无压容器"原理在实施题刻原址保护基础上建成世界上首座水下博物馆,是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但开放五年来,处于长江水下题刻原址的展示与保护方面出现一些令业内外人士关注的新问题。文中针对当前令博物馆备受困扰的白鹤梁题刻水环境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就水环境控制与题刻展示提升提出了改进之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三峡工程启动,库区的重点文化遗产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等,通过多次专家论证,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分别进行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设、"护坡仰墙"围护石宝寨、异地搬迁张飞庙和白帝城瞿塘峡题刻复制等文物保护工程。这些文化遗产的景观面貌在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分析表明,有些变化是不可抗拒因素产生的,有些变化却是有可为而需要总结教训的。在三峡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考古部门、规划部门、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和旅游部九,以及不同文物保护项目执行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通盘考虑,是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涪陵白鹤梁题刻,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站”。其上有自唐以来各个时期具有科学、历史价值的名人题刻、石鱼,是最早的水标志和珍贵的水资料。该题刻常年没于水中,遇水特枯,石鱼现出则兆农业丰收。三峡枢纽工程开工后,国家物局已决定在白鹤梁建水下博物馆,以便加强保护和继续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8.
宋代长江水文题刻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丰富翔实的贵州省博物馆藏品((清)拓片资料),对清代金石作加以勘误,初步研究了涪陵长江枯水题刻群的相关历史问题,为长江水考古和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题刻群保护提供了物证据。  相似文献   

9.
白鹤梁水文题刻记录了长江自唐广德元年以来1200余年的历史水文数据,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石刻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受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它即将淹没江底,文物部门与专家对其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白鹤梁题刻见诸记录的共183则而非通常所说的174则。白鹤梁水文题刻的石鱼标识不早于唐,题刻可以划分为唐、两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阶段。唐广德题刻是广德二年非广德元年,已消失的"称斗"石刻为唐大顺元年镌刻,大量南宋早期题刻反映了中原人士流入四川地区的历史背景。长江上游的历史最低水位是清嘉庆元年而非绍兴十年。白鹤梁题刻是人类创造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文明和传统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泰山石刻是人们研究泰山历史文化、自然造境思想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珍贵实物资料。泰山"渐入佳境"石刻有三处,分别位于万仙楼北、斗母宫北、升仙坊北。其中斗母宫和升仙坊两处分别是清光绪二十六年石祖芬题、清康熙四十五年韩镐题,而万仙楼处题名及题刻年代未知。后经对石刻保护填色及明代《泰山志》相关文献记载考证,推断万仙楼题刻为姚霁于明朝嘉靖年间所题。题刻者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历史背景,造就了三处石刻不同的景观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意境美学价值,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外闻名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涪陵白鹤梁“水下碑林”,不仅准确地记录了自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长江枯水位题刻资料,而且还留下了唐以后历代骚人墨客丰富的各体诗文题刻,并有不少的名人游踪的记载,这些题刻中有很多都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研价值。 白鹤梁上“瑞鳞古迹”题刻长96厘米,宽90厘米,共81字,楷书。题刻记载:“郡守李瑀公玉新,潼川俯秦季(栢灬)宏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桂林七星岩景区摩崖题刻文物所赋存的山体里断裂带及岩溶洞穴等渗水通道的发育情况,采用考虑道间时差相位的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揭示了山体里对摩崖题刻产生溶蚀病害的断裂带及岩溶裂隙等渗流通道的空间位置和规模,为石刻文物注浆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瑞雷波方法在相关工程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梁天监题刻原在川东云阳县城南岸长江之滨的濒水石崖上面,在天监题刻后面1米的范围内之有广政、元祐、嘉定等年号的石刻题记。题刻的位置正对江心龙脊石,须在江水枯涸时才能显露。古时长江河床较低,枯水季节可从天监题刻处至龙脊石游览。 此处题刻古代金石书籍著录甚少,叶昌炽《语石》中仅有“江南则中有海内梁碑,惟夔巫峡中有天监题名一通”一语。但未详指所在地点,也未记录具体内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购碑篇中仅列其目。《宝南篇》里也只说“云阳鄱阳王益州军府题记”、“浑雅绝俗,尤为难得”。对这一题刻的详尽  相似文献   

15.
崇妙保圣坚牢塔为福建省现存最早石塔之一,塔上石雕佛像和题刻,是五代时期福建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反映,是研究五代福建历史的珍贵实物,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建造工艺、雕刻艺术以及防雷保护的勘查与研究,对现存古塔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君庙石窟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现存15个道教造像龛和1方造像题记。学术界将题刻的年代释读为东晋大兴年间,从而将老君庙道教石窟的时代也判定为东晋时期。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从龛窟形制、造像风格以及题刻本身等方面可以确认老君庙石窟和题刻的真实年代应为唐朝贞观年间。  相似文献   

17.
正目次一题刻数量和字数核查二题刻年代和内容订证三水文题刻的枯水水位问题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长江中,距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约一千米(图一)。江底有一道与该段江道大致平行的天然石梁,全长约1600、宽约15、梁脊标高140米。其仅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却比最高洪水位低约30米,因而几乎长年淹没于江中,难见踪影,只在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江面(图二)。在多年一  相似文献   

18.
石质文物表层工程性能保护是这类文物保护的重要科学问题,保护材料选择是表层工程性能保护的关键技术应用难点。基于对浙江羊山造像与摩崖题刻表层保护材料应用效果系统进行的实验室测试、分析,通过对优选的5种保护材料的基本性质、使用浓度、色差、附着力、接触角、吸水率及多个耐久性指标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保护材料的各方面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氟碳乳液和油性聚硅氧烷具备保护适宜性。  相似文献   

19.
明代河南浚县盛产花斑石,北京宫殿及陵寝营建,多次在此采办花石。浚县所发现的天启六年皇极殿采石摩崖题刻,是明代北京营建石料采办的重要史料,为明代宫廷营建史研究和故宫太和殿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石料采办遗迹资料。  相似文献   

20.
高远 《四川文物》2013,(3):73-78
白鹤梁题刻是三峡石刻文献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和史学价值。白鹤梁宋代题刻达百余段之多,是研究宋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考补史实、列名人物、稽核地理、探寻官制、展现民俗、研究文字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参考素材。白鹤梁题刻价值仍尚待挖掘,从而为推动三峡石刻文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