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期,《华夏人文地理》深圳读者俱乐部展开了一次潮汕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2.
3.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1,(6):124-124
《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编辑:我一直是贵杂志的前身《山茶人文地理》的读者。今年新的《华夏人文地理》,更见精美了,而且.从过去偏于云南一隅走向了全国,视野也更广了。  相似文献   

4.
5.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4,(4):16-17
改月刊四个月以来,编辑部里的忙碌可想而知。人员的流动、频繁的选题会,《华夏人文地理》每天都在变化,而不变的是读者始终如一的关注与热情。《华夏人文地理》一直致力于差异多元中展现真实的人文底蕴,力求为读者搜寻未知而鲜活的人文资讯,于是便有了《藏着的故宫》、《台湾人文50年》以及这期的《十三陵》等专题。这几个月明显增多的读者来信说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有这么多的读者与我们共同倾听华夏注目人文,即便是批评,我们都会以十二分的敬意来聆听,因为我们更需要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华夏人文地理》2004,(1):14-15
又一个春天要来了,这是《华夏人文地理》改刊后推出的第五期,虽然还远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但想必读者已在这几期中看出了变化、听到了我们的声音。和老《华夏人文地理》相比新《华夏人文地理》在定位上力求凸显时代感,展现多元文化,在包容和  相似文献   

7.
8.
9.
黄土高原的窑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的正月里,《华夏人文地理》杂志宅鸡读者俱乐部一行六人,驱车抵达延安,途经绥德、米脂、佳县、榆林、靖边,然后过吴旗,到甘肃的庆阳。历时7天,行程约1,900多公里。陕北之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多年不变的窑洞。  相似文献   

10.
11.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2,(7):124-125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俱乐部     
《华夏地理》2007,(6):185-186
现在,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您可成为尊贵的读者俱乐部会员: 通过时尚订阅中心订阅《华夏地理》全年杂志。 填写《华夏地理》读者调查问卷及时反馈给我们。  相似文献   

13.
《华夏人文地理》2005,(1):13-13
在高新技术爆炸的年代,我们抓住了一切以车代步的机会,习惯了利用新技术与时间赛跑。比如E-mail取代了传统书信。看了贵刊12月号的《中国邮差》专辑,感触颇深。真希望传统邮政能够永远继续下去,因为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时光会流逝,生活会平淡,但有些事情有些人,在多年以后仍然会让人们牢记心底,就像一页发黄的信笺,色可褪而情难忘。”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获读贵刊第7期P124两篇观点相佐的短文,我又回过头去重读了一遍引起争议的贵刊第5期《山告诉你——海螺沟的倾诉》一文,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对海螺沟的开发成绩怎么评价的问题,而是一个触及到我国旅游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4,(3):14-15
用华夏人的眼光观察宇宙空间用全球人的角度关注华夏人文 读了2004年2月号的《华夏人文地理》感觉与以往相比娱乐性强了,其中有关麻将的文章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麻将是几乎人人都会的娱乐项目,但是说到历史我们大多数人都感觉很新鲜,而你们将麻将讲得这样有趣。很吸引人,希望以后能见到更多这样的文章。 北京 曹东方  相似文献   

16.
编读来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人文地理》2001,(4):117-117
  相似文献   

17.
读者论坛     
《华夏人文地理》2005,(6):12-13
最近,有读者提出《华夏人文地理》越来越像一本科学杂志了,其实,我们办刊的思路始终是以一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看大千世界,国外的选题(包括科技与自然地理等)能够让我们通过在了解别人的生活时反思自己的世界,物质的、科学的西方如何与人本的、精神的东方相结合,呈现优质的内容,不是一本杂志而是几代入需要摸索着前行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读者论坛     
《华夏人文地理》2005,(5):10-10
发现新人种 我骑车路过报刊亭时,一眼看到4月号《华夏人文地理》。说实话,第一眼看到封面,着实被吓了一跳.实在是太抢眼了!看完内文之后.心中也升起了疑问.新人种弗洛勒斯人真的能将人类进化史改写吗?尤其是41页手绘的想像中的现代人与矮小的弗洛勒斯人邂逅的场景图片,给人更强烈的震撼。真难以想像.我们的祖先和这群小矮人共存了大约四万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又见岜沙 第一次见岜沙这个偏远的苗族寨子,是在2001年的第三期《华夏人文地理》杂志中,卢现艺的镜头里和张晓松的笔下。后来又在一个热爱旅游的朋友那里听到它,一知半解时,岜沙在我印象中如此美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