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河哈尼梯田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创造梯田的哈尼族,则是大山的雕塑家。在哀牢山区域内哈尼族因为开创了闻名中外的红河哈尼梯田,被人们赞誉为雕刻大山的民族,是大地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正>转眼间,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一年了。一年来,哈尼梯田似乎更加引人关注了:2013年8月25日,由亚洲旅游文化联合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盛会暨大中华区旅游文化榜发布会"上,云南省红河州获得了"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及大中  相似文献   

3.
<正>哈尼梯田圆梦金边2013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索安一锤定音,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跻身光荣的世界遗产大家族。至此,哈尼梯田成为我国第45个世界遗产,而且是第一个以民族命名的、以农耕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令世人惊喜地发现,在中国的西南一隅,居然还有如此鲜活的世界遗产,如此震撼的文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族,生活在云南省的哀牢山区里。他们的房屋和农田都在高高的山上,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开垦梯田种植水稻,是哈尼人创造的一个奇迹。也因此,有人将哈尼梯田称为雕塑大地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以民族节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侗族喊天节为研究对象,基于权力视角构建了民族旅游节庆空间建构的理论框架,并通过长时序田野调查全面刻画节庆旅游化过程中节庆空间重构的过程及特征。研究发现,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诉求和文旅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侗寨喊天节经历了复杂的人-人互动、人-地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而言:(1)节庆空间是节庆权力主体互动关系造就的空间,节庆空间重构的本质是人-人、人-空间在权力场域下对互动秩序不断调适和重构的过程;(2)节庆主体之间通过权力合作→权力支配→权力共有与激励等权力流动方式,形成了传统的单核权力结构→制度与传统互构的双核权力结构→单核多主体权力结构,重构着节庆内容和节庆空间的秩序;(3)以喊天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由此呈现出“封闭神圣的仪式空间→舞台化的展演空间→复合的旅游空间”的空间表征变迁特征,以及由集聚到拓展再到蔓延的空间结构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6.
熊承焱 《旅游纵览》2023,(7):163-165+17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节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苗族众多节庆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鼓藏节有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本文通过对雷山鼓藏节的发展历史和旅游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文化活态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保护方式;创新旅游产品,多渠道加强宣传;整合多方资源,塑造民俗节庆品牌,形成雷山苗族文化旅游产业带,以促进当地民族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有13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近百万亩,是哈尼族世代体力、智力和精神的结晶,2010年6月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1年,红河州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挖掘传统农业价值,保护哈尼梯田"为宗旨,选择了梯田最传统的水稻——红米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产品。红水稻是梯田的根,哈尼传统稻作文化是梯田的本,传承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先保住梯  相似文献   

8.
张多 《民俗研究》2017,(6):61-68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有关"哈尼梯田"的遗产化和知识生产迎来高潮。在30年的遗产化进程中,哈尼族口承神话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剧烈变迁,歌手演唱的起源叙事被重述为族群的遗产。在哈尼梯田遗产地核心区,遗产旅游的发展使得神话成为可资挪用的资源。在遗产化运动中,传统的"哈巴"演唱渐渐走出仪式语境,转而在神话主义的逻辑下改变其叙事场域,成为文化政治的显在符号。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2012,(2):76-76
李:一看到这大地雕刻、大地作画的哈尼梯田景观,谁都会被震撼。虽然在别的地方也能看到梯田,但是它们都没有哈尼梯田那么系统、完整,那么具有观赏性,规模那么大。我在想这里表现的是什么?表现了哈尼人在高山梯田稻作文明的一个集体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0.
<正>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红米就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红河南岸哀牢大山云雾深处。哈尼梯田不仅有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典型的稻鸭鱼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主产水稻,附产  相似文献   

11.
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角媛梅 《人文地理》1999,14(Z1):56-59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运用系统论及文化生态等方法,提出了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组成、空间结构、物质能量流动及其功能,指出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人地系统,具有自我维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高中《旅游景观欣赏》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图、文、声、像的动态展示,让学生感知到哈尼梯田壮观景象及变化。在必要的知识和景观铺垫下,学生进行哈尼梯田的成因探究--有理有据,感悟和思考未来的发展--有感而发……,为课堂增添了新奇的动感、美感和感染力,同时拓展了学生思路,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朱苗全 《风景名胜》2008,(4):124-125
元阳县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梯田是云南哈尼族人世代接力的劳动杰作,现如今依然生机勃勃,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14.
<正>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红米就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红河南岸哀牢大山云雾深处。 哈尼梯田不仅有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典型的稻鸭鱼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主产水稻,附产梯田鱼及泥鳅、鳝鱼、螺蛳、鱼腥草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哈尼人依靠独特的自然环境,采用传统而古老的耕种方式,引高山泉水灌溉,把农家肥、高山绿肥自上而下冲灌到层层梯田中,人工耕耘,三犁三耙,精耕  相似文献   

15.
一衣带水     
哈尼人用板蓝根染他们的衣服。无论男女,用板蓝根染出的颜色总有一种水的情愫。板蓝根染出的衣服有黑的和蓝的。哈尼人崇拜树和水,生活在哈尼梯田的女人们,就在衣服上配制蓝色波纹和数条完全的黑线。这代表了树、水和层层梯田。哈尼女人也会将四大水神做成月亮牌,带在身上。这样,一个水样人生就完全了。哈尼人可以说是世世代代将水穿在身上的民族。世世代代,一衣带水,永恒流传。  相似文献   

16.
<正>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红米就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红河南岸哀牢大山云雾深处。哈尼梯田不仅有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典型的稻鸭鱼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主产水稻,附产梯田鱼及泥鳅、鳝鱼、螺蛳、鱼腥草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哈尼人依靠独特的自然环境,采用传统而古老的耕种方式,引高山泉水灌溉,把农家肥、高山绿肥自上而下冲灌到层层梯田中,人工耕耘,三犁三  相似文献   

17.
事件 哈尼梯田开收门票 2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正式向游客收取门票.每个景点30元.4个景点120元。免费看梯田的时代就此终结。  相似文献   

18.
王洪伟 《旅游》2006,(4):48-55
我已经记不得是多少次来到哈尼族的另一个支系——奕车人生活的这个地方了。几年来,这个以开创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和梯田文化而被人们誉为大山的雕塑家,红河县大羊街乡的奕车人,以其独特的婚姻、风情、民俗等民族文化而驰名海内外,尤其是妇女、姑娘们的服饰,在哈尼族的妇女服饰中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19.
李靖 《民俗研究》2014,(1):45-57
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傣历新年节的旅游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地方宗教上层人士都致力于这一节庆空间的话语的塑建,其参与和界定直接影响到节庆空间的表述,使其呈现出多元复杂性。这一案例表明,国内民族节庆的研究在突出官方性运作的基础上,应把研究视角从节庆旅游空间的单向权力结构分析转向对权力的流动和对权力利用的创造性的考察,分析角色的具体多元性、角色本身的行动话语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上演的“戏剧”。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傣历新年节的旅游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地方宗教上层人士都致力于这一节庆空间的话语的塑建,其参与和界定直接影响到节庆空间的表述,使其呈现出多元复杂性。这一案例表明,国内民族节庆的研究在突出官方性运作的基础上,应把研究视角从节庆旅游空间的单向权力结构分析转向对权力的流动和对权力利用的创造性的考察,分析角色的具体多元性、角色本身的行动话语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上演的"戏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