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元以来,我国一些记述地方史地的书籍,多列当地八景之名。其名盖起于北宋。苏軾《东坡集》卷九,有《虔州八境图》诗八首。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称:"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元  相似文献   

2.
丘崇(约1140-1208),字宗卿,南宋江阴军(军相当于州)人。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殿试取一甲三名(探花)。历任华亭知县、平江知府、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建康知府、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重要职务。史学家缪荃孙纂修的《江阴续志》记述了丘崇家族,  相似文献   

3.
1888年12月,朱其懿任湖南沅州知府,他认为:"知府为表率之官,首严察吏;郡属当边陲之地,尤重安民"。在沅州知府任上的所作所为,他紧紧抓住"严察吏"这个根本,实现"重安民"的目标。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恩威并济以治吏,教养兼施以安民,以身作则不搞排场,从严治吏奖惩分明,多措并举醇化民风,力图一方吏治的清明高效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一方社会的全面发展尽力创造适合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芙蓉 《沧桑》2012,(3):59-61
清乾隆年间,李希贤任沂州知府十年有余,他重视教育、关注民生、兴修水利、劝民垦荒、主持纂修《沂州府志》,堪称贤吏。  相似文献   

5.
叟闻 《贵阳文史》2015,(3):76-83
<正>"八景"是我国各地用诗书画表达本地特有景观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记》:"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全国各地也多用四言句列称本地名胜景物为八景。贵阳为省会城市,有悠久历史,自然也不例外地有自己的八景。但是随着岁月流逝,沧桑变化,贵阳八景是哪八景?如今已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其名称了。加之古人流传下来的贵阳八景没有像《梦溪笔记》所说的那  相似文献   

6.
正杨仲兴(1694—1775),字直廷,号讱庵,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江区)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授福建清流县知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十三年(1748年),来到广西任兴安县知县。之后,历任思恩府同知、江西瑞州知府、福建延邵兵备道、湖北按察使,官至刑部侍郎。他也  相似文献   

7.
乾隆朝星子进士胡南藩任广西浔州知府期间,兴文重教,将浔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让浔州一地获得了较好发展,被誉为浔州历代地方官员中的"循吏之最"。他修纂的《浔州府志》,是现存清代的第一部浔州地方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胡南藩还留下了很多吟咏浔州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窥见胡南藩的个人兴致和趣味所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胡南藩。  相似文献   

8.
拂崆峤乃古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小八景之冠。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城西8公里处,坐南朝北。其始建于北魏,唐、宋、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立石碑一主,刻有龙门第十二代传人刘阳成真人名祎。秦州志,秦州新志,天水县志等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9.
正一、建安书院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韩元吉任建安知县;宋淳熙元年(1174年),韩元吉任建宁府知府。韩元吉主政期间,导引城北橄榄坑之水入城,沿途浇灌果蔬,在紫霞洲西北侧始创建安书院,并在附近开辟了一处玉仙池,周围植树建亭,亭楣上题有"溪山一览"匾额,成为城内一道特别耀眼的文化教育风景线。宋淳熙年间(约1174-1175年),朱熹常往来于建安(即今建瓯),同友人游览了有  相似文献   

10.
正宋神宗是一位"改革皇帝",他在位期间一直在推动着改革,前期有"熙宁变法",后期有"元丰改制",但人们提到他时往往只会想到"王安石变法"。这说明,他在那场改革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显然被低估了。一、帝国的财政困境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赵曙的儿子、宋仁宗赵祯的孙子,出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驾  相似文献   

11.
正李用清(1829—1899),字澄斋,号菊圃,平定州乐平乡(今山西昔阳县)杜庄村人,是清末著名的"居敬行简"的理学家、"表率群伦"的教育家、"清绝一尘"的廉吏。他早年在山西最高学府晋阳书院学习七年。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广东惠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道台、贵州布政使、署理贵州巡抚、陕西布政使。为官三十年,所到之处地方大治,政绩斐然,并以至清极俭的形象在晚清官场上树起了一座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04,(1)
"古来绵江八大景,名扬四海倾九州。"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游览瑞金后吟就的诗句。历史上的"瑞金八景":一曰绵江浸月,二曰双清柳渡,三曰浮波烟艇,四曰龙山拥翠,五曰大障云樵,六曰笔架凌霄,七曰陈石流清,八曰铜钵茶歌, 《后人续增一景曰深陇梅花)。这八景中既有自然生成,毫无斧痕,亦有天人合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粮价奏报有两种,一种是粮价清单,其形成过程可能是:知县(州)的月报粮价→知府的通府概括性粮价→布政使的粮价清单;另一种是粮价细册,其形成过程可能是:知县(州)的短期奏报→布政使的粮价细册,或知县(州)的短期奏报→知府→布政使的粮价细册。粮价清单中的府级粮价从空间维度上,可能是辖下两个价格极端县的价格,从时间上看,可能是每月下旬或者下半月的价格。州县的粮价数据来自经济功能相近的米铺、粮行和牙行的呈报,价格的具体性质很难判断——是批发价、零售价还是产地价,这和该州县的市场中心地级别和其在粮食运销层级中的位置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汾州府志》,是地方志书中的上乘,但关于其修纂者却一直存在争议。历来认为知府孙和相修、戴震纂,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修纂者应为知府孙和相,戴震只是参订而已(《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薛愈、王志华“乾隆《汾州府志》是否戴震所纂修?”)。翻开乾隆《汾州府志》,修纂者确为知府孙和相,只是在冀宁道徐浩、郡人曹学闵、布政使朱和知府孙和相的序文中才见到戴震的名字。徐浩“汾州府志序”中记曰:更聘戴东原先生襄其事。”曹学闵“新修汾州府志序”中记曰:“复延休宁戴孝廉东原,考证古今,削笔成书。”朱“汾州…  相似文献   

15.
黎平虽地处黔东一隅,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有关史料记载,今黎平,汉晋时为镡城县地。唐代置亮州、(山欧)州、福禄州,宋改为鼓州,元设上黎平长官司,明置五开卫和黎平府,辖今榕江、锦屏、从江等县。惜元代以前,史料散失,今仅将明清时期黎平文化名人作一简介。顾亮黎平人中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是明代永乐初年的顾亮,顾亮字希武,一字寅仲,号西村。  相似文献   

16.
正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十一《张翊传》载:"南唐禅代,擢虔州观察判官、西昌令,假道还广陵,里人荣之。"按:据传文,张氏侨居庐陵,后赴广陵入仕,则广、庐字近,此"广陵"实"庐陵"之误。吴氏所记,是以南唐有西昌县。查此条出于北宋龙衮《江南野史》卷九《张翊传》:"嗣主代立,例受庆恩。求以宁亲,授虔州观察判官、西昌令。假道还,里人荣之。"按:据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之南唐部分,知南唐境内无西昌县。然《元和  相似文献   

17.
鲍康(1810—1881)字子年,安徽歙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五年,道光举人,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在任时因忤上官去职,返京师退隐归园,不问政事,遂号臆园野人。鲍康久居长安,“寓秦四十载”,一生与古泉结下不解缘,是晚清咸同年间著名泉学家。同光时期知名金石藏泉家潘祖荫曾有评论:他“蓄泉最富,耽玩四十余年,故于源流正变,真伪美恶,...  相似文献   

18.
南宋末年的宋、蒙战争期间,四川当局曾在今宜宾地区境内构筑了三座抗蒙(元)山城,即现兴文县的凌霄城、宜宾市的仙侣城和登高城。这三座山城除仙侣城外,遗址尚可凭吊,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叙州在宋、蒙战争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以及双方的攻、防势态。叙州当云南,贵州入蜀之要冲,位金沙江、岷江汇入长江之处,梁名戎州,宋更名叙州。在蒙、宋战争的最初阶段,蒙古进攻的重点,主要放在长江以北的四川战场上,但是,处于三江要冲的叙州,也免不了要偶遭摧残。例如淳(礻右)二年(1242年)十二月,蒙古按竺迩军在攻破遂宁、泸州之后,直抵叙州城下。当时叙州城址,早在唐会昌三年  相似文献   

19.
虔城雨韵     
虔城的雨,并不比别处特别。然而,虔城的雨,因了它的背景,又显得很有些别致。这座千年古城,因了章江、贡江、赣江三江的氲氤,本就是个水浸泡着水生养着的城市。因此,于虔城来说,几乎每一次雨从天上浇淋下来,都仿佛是水的化身,在以另一种方式亲泽城市的肌体。理会到这一点,我们能说虔城的雨不别致吗?无疑,虔城的雨,充满了韵味。它有江南的妩媚,山野的自由,城市的风情。它从三江丰沛的胸怀里蒸发,又从虔州纯净寥阔的天宇中把情怀洒落,重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在超市里购买方便面的时候会看到,有的方便面并不叫"方便面",而叫"XX伊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有关。伊秉绶(1754—1815),福建宁化人,曾经先后担任过惠州知府和扬州知府。伊秉绶在担任扬州知府的时候,由于他本人又是书法家,因此伊府上经常会有一些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