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元甫 《南方文物》2006,(2):84-87,80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吴越地区较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之分,而以后者为多,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一墩多墓的年代及其如何分期等问题尚持有不同看法。有少数学者认为同墩内的多座墓葬是在同一或相近时间内埋葬的,因此它们的年代应该是同一或相近的,分期研究应以每个墩为基本的考古单位,而不是墩内的各个墓葬,同墩内出现的叠压打破关系,不具有地层学上的意义。本文作者则同多数学者一样持有不同意见,文中列举较多的江、浙地区考古发掘的墩例,从一墩多墓其封土结构的不同和墩内各墓年代早晚悬殊等几个方面,并以同一地区的石室土墩墓材料为佐证,证明同墩内的多座墓葬是在不同时间形成的,大多数墓葬的年代存在着早晚关系和相隔时间久远,最后作者进而认为,对土墩墓的分期方法,应以墩内的各座墓葬为基本考古单位,而不应是整座土墩,再结合墩内发现的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排比和分期,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通篇论文结构严整,资料丰富,论证有力。通过一墩多墓中的封土结构及叠压或打破关系,再以各墓中出土遗物陶瓷器为依据,这种对士墩墓进行分期和断代的方法是科学的,也是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2.
2012年4—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现的36个周代土墩进行了抢救发掘。该土墩墓群有一墩一墓、一墩多墓和空墩三种形制。其中D2为一墩三墓,M1、M2、M3皆为竖穴浅坑式,M3墓底铺有石棺床。随葬品有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原始瓷碗、夹砂陶鼎等。D2墓葬年代为春秋早中期,这也是灰山土墩墓群的主体年代。此次发掘为皖南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自1974年土墩墓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以来,考古界对江南土墩墓的诸多方面认识一直较为模糊。这次宁常、镇溧高速公路沿线40座土墩墓的发掘,使对土墩墓的一些认识日渐明晰。在确认土墩墓存在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两种现象的同时,在多墓土墩的墓葬布局方面也有诸多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陈元甫 《华夏考古》2007,(1):131-139
对作为吴越文化主要遗存的土墩墓的研究成果累累,对其埋葬特点、文化内涵、文化性质、时代等,学术界已墓本达成共识,但对是否存在一墩多墓的问题,意见不一。本文根据对南岗山、连山等地的考古材料分析,认为一墩多墓现象在土墩墓中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5.
2005年4-9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句容市寨花头村的6座土墩墓进行了发掘。其中D6为一墩一墓,年代约为西周早中期。D2属于一墩多墓,共发现27座墓葬、3座灰坑、1座房址、2个器物群,并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M22是D2的中心主墓,位于土墩中央。其余墓葬分布于土墩四周,呈向心结构环绕着中心主墓。D2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前后。D2的发现为研究江南土墩墓增添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杜佳佳  王根富 《南方文物》2010,(4):120-132,142
"土墩墓"的研究是长江下游地区吴文化考古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探讨吴国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考古发掘工作进展,有助于我们对"土墩墓"进行深入的研究。"土墩墓"研究中有些问题必须首先加以明确,才能确保研究走上正轨。文章从"土墩墓"的名称问题、"一墩一墓"与"一墩多墓"问题、"土墩墓"研究中的"分研究区"问题等等诸方面,对土墩墓这一特殊的遗迹现象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土墩墓"的一般特点进行了探索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有关江南地区周代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现象的发现、争论与确认的认识历程,指出"一墩多墓"现象确实存在并比较常见。进而通过对土墩内部墓葬形制、布局及层位关系的考察,指出"一墩多墓"存在着向心结构与不规则结构两种形式。前者墩内墓葬存在一定的布局安排,中心墓葬与周围墓葬之间主从关系明显,很可能是出于某种规制而成。这一形式大体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并集中发现于茅山两侧的宁镇丘陵地区。后者则大多为晚期墓葬选建于早期土墩之上或之旁而逐渐形成,墩内墓葬之间不具备明显的主从关系。这一形式是江南地区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的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土墩墓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特殊的墓葬类型。这类墓葬在上世纪50年代即有发现,70年代后随着资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土墩墓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如土墩墓主要分布于苏南、皖南、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一带,利用丘陵地带的山岗或平原上的高地在地面上安葬死者,墓葬有坟丘而无墓穴,每个墩内有一墓或多墓,随葬品多为陶器、几何印纹陶器和原始瓷器,部分墓有青铜器,墓葬时代相当于商到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9.
谢悦茹  曹军  葛昕炜 《东南文化》2023,(3):74-89+199-200
井头村土墩墓群共发现8座土墩墓,其中,井头村D5为向心式一墩多墓结构,共发现7座墓葬、3处器物群、1处墓下建筑,出土遗物主要有硬陶器、原始瓷器、泥质灰陶器等,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井头村D8为一墩一墓结构,发现1座墓葬、3处器物群,出土遗物主要有硬陶器、原始瓷器等,年代为春秋晚期。井头村D5和D8的发掘为江南地区尤其是宁镇地区土墩墓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葛昕炜  曹军 《东南文化》2023,(3):59-73+191-192+197-198
井头村土墩墓群共发现8座土墩墓,其中,井头村D1为茅山山脉地区典型的一墩多墓结构,包含墓葬18座、器物群22处,呈向心式布局。其延续年代为两周之交至春秋中期。此次发掘为探讨土墩墓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长江下游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和谱系研究积累了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宁常、镇溧高速公路40座土墩233座墓的大抢救,是江南土墩墓发掘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其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发现多墓土墩与一墩一墓其实并存、首次发现了向心结构的土墩墓和复杂的祭祀行为、根据土墩墓埋藏的特点用“剥洋葱”的发掘理念复原了土墩墓营造的全过程,清理出痕迹清晰的船形棺葬具、石床及木构的人字形窝棚式墓上建筑,还有3800余件出士器物——其中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可成为江南土墩墓的分期标尺······  相似文献   

12.
略论苏南土墩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夫 《东南文化》2001,(3):27-39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化遗存,它与同期的吴越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土墩墓的研究是考古学界研究南方地区考古的重要课题。土墩墓为一墩一墓、土墩封土层内含有祭祀器物堆、大部分墓有熟土坑及葬具存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江苏句容、金坛土墩墓群抢救性发掘考古成果在一墩一墓、一墩多墓、向心结构等土墩墓重大学术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为田野考古科学操作提供了典范。从方法论和考古学理论角度思考,土墩墓的发掘和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江苏金坛茅东村牯牛墩土墩墓为一大型馒首形土墩,时代为西周晚期。土墩内部发现小墩子3个,墓葬、器物坑和灰坑各1座,是典型的"一墩一墓"式土墩墓。墓葬为"人"字形木架结构,墓室外围剥离出多根尚未完全腐朽的炭化木柱,墓道内也残留多处柱洞痕迹,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夹砂陶和泥质陶器等。土墩墓封土呈现向心形辐射状分区堆筑现象,封土里还发现"草包泥"遗迹。  相似文献   

15.
2011~201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省广德县桃洲镇南塘村的一处岗地上发掘了70余座土墩,墩内的270余座墓葬绝大多数为汉代墓。汉代单个土墩内墓葬可分为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两类,出土遗物有釉陶壶、罐、鼎、盒、瓿,铁剑,钱币和玉石器等。推断墓葬的时代为西汉中期至两汉之际。  相似文献   

16.
江苏金坛茅东村牯牛墩土墩墓为一大型馒首形土墩,时代为西周晚期。土墩内部发现小墩子3个,墓葬、器物坑和灰坑各1座,是典型的"一墩一墓"式土墩墓。墓葬为"人"字形木架结构,墓室外围剥离出多根尚未完全腐朽的炭化木柱,墓道内也残留多处柱洞痕迹,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夹砂陶和泥质陶器等。土墩墓封土呈现向心形辐射状分区堆筑现象,封土里还发现"草包泥"遗迹。  相似文献   

17.
闫龙  张晨  林留根 《东南文化》2024,(1):53-68+197-198+200
江苏句容潘庄土墩墓D3发现墓葬11座和灰坑1个,为典型的一墩多墓结构,基本呈向心式排列。随葬品主要有硬陶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等,时代为春秋中、晚期相交之际。该土墩墓为研究宁镇茅山山脉西麓地区的土墩墓特征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吉三官村的3座土墩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墓葬均为一墩一墓,并出土有原始瓷、印纹硬陶等器,对进一步研究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付琳 《东南文化》2015,(3):68-76
土墩墓中所见的器物祭祀遗存一般都出现在丧葬过程中相对固定的环节,而且在土墩内摆放祭祀器物或挖掘祭坑的空间位置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江南地区土墩墓中常见四类器物祭祀遗存形式,即"墓下祭祀"遗存、"墓前祭祀"遗存、"墩上祭祀"遗存和"墩脚祭祀"遗存。土墩墓中的"墓下建筑"遗存、人骨祭坑和燎祭遗存等可能与丧葬祭祀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20.
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1):80-87,中插2-中插4
丹阳双眼墩土墩墓现存两座土墩,均为“一墩一墓”形制.两座土墩均遭盗掘,出土遗物不多,其中D2发现器物群(Q1) 一处,出土一组共10件器物,包括印纹硬陶坛、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夹砂陶鬲、灰陶盆各1件,原始瓷豆5件.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遗物,推测其时代为西周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