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17,(3)
<正>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1976年社科院考古所在此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妇好墓,这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死于武丁在世时期,庙号称"辛",她的事迹在殷墟甲骨卜辞多有记载,墓葬中出土了1928件随葬器物,其中玉器达755件,这是迄今商代单墓中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制作最精美的。《逸周书·世俘解》称"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凡厥有庶吉,焚玉四千……凡武  相似文献   

2.
<正>一、呼吁走出框架2016年12月底,在暖暖的冬阳中,笔者参加了由广东省博物馆为配合"玉鸣锵锵—妇好玉器特展"而举办的"夏商玉器及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当然,在近三十篇报告中,多篇都是与商代玉器,尤其是与妇好墓出土玉器有关的论文。从分类定名、造型源头、艺术风格、雕琢工艺等问题均有涉及。讨论也很热闹。在会场中笔者心中很感慨。自1994年开始,二十  相似文献   

3.
商代作为王朝国家,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发展,商代晚期手工业发展,玉器种类增多,制作工艺更为精湛,玉文化较为繁荣,是王权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妇好墓是商代后期墓葬的典型代表,对其出土玉器进行探析,讨论商代后期玉器象征神权与王权的文化内涵,得出商代后期巫术观念渐淡,玉器的神秘色彩逐渐减弱,王权象征的内涵不断增强。商代玉器的发展为周王朝借助玉器规范行为举止的礼玉制度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果象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殷墟五号墓墓主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话,那么它丰富的遗物(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就可以作为殷墟考古学中武丁及其前后几个商王时期的断代器物。有了这些器物,我们就可以根据类型学、地层学和绝对年代来研究商文明在殷墟273年中的演变史。我认为这就是殷墟五号墓发掘和研究的主要意义。根据五号墓和十七、十八号墓的发掘材料,以及这几座墓的出土遗物与战前发掘  相似文献   

5.
笔者不赞成<也谈"妇好墓">一文,把青铜器铭文"妇好"解释为精魂借助的托魂树,具有通天地的巫术功能,从而提出"妇好墓"墓主不是商王武丁配偶而是神职人员--巫觋的学术观点.从青铜器铭文解释、商代青铜礼器判定标准、祭祀者与受祭对象、甲骨文中的妇好和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带"妇好"、"司辛"、"司母辛"的青铜器铭文等方面看,妇好墓墓主是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妇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与石家河晚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玉凤进行比较,提出妇好墓玉凤非商代旧物,而是由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楚民族所创造的观点。文章指出妇好墓玉凤可能在殷商时,作为先楚民族纳给商王朝的贡品而落入殷人手中。妇好墓玉凤与石家河玉凤在风格和造型以及雕琢技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同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的某些玉器在雕琢技法上也颇为相似,可能存在“同源”关系。创造玉凤的先楚民族可能原本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部族中的一支,以凤鸟为图腾,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族向西迁徙,经中原转而南下抵达江汉地区并同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成为江汉地区楚文化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7.
玉龙的轨迹     
玉器中龙的形象,最早见于中原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如距令七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有玉龙出土。其玉质为岫岩玉:形体宽厚,素身蜷曲成图形;断面呈椭圆形,边缘有刃;头部较大,眼睛隐约凸起,触角边棱处不明显:颈部向后飘动一宽带式龙发;背部正中有一穿孔,用于配挂,属于装饰玉类。商代玉龙,多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妇好”墓中出土的玉龙最为典型。商代玉龙常呈片状,也有少数简状玉龙,如“妇好墓”出上的玉龙就是圆身。这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7,(9)
殷墟妇好墓出土有14件玉琮与玉琮形器,它们形制无一相同,纹饰也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对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玉琮的比较,指出了它们的文化性质与制作和改制的年代,并从形制上考察了它们的使用功能。作为商代晚期的王室墓葬,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对于认识商王朝制作、使用玉琮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中诸妇是一个特殊群体,在商王朝政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武丁之后妇好以是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在军事和祭祀类"国之大事"中频繁出现。以往研究多从商代的妇女地位、妇女权力、母系孑遗等方面讨论,很少涉及国家体制。本文从商王朝的内外服政治体制和王位继承制度出发,认为妇好带兵是为了弥合内外服诸侯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武丁巩固王位提供支持,其参与军事行动的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这为理解商代诸妇和武丁时期的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理化检测方法对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玉器、河南南阳独山玉,缅甸玉、辽宁岫岩玉、东陵石等具有代表性的标本进行了化学定量全分析和光谱检测.将各种玉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规律及所含特征微量元素做了对比分析,并作图进行比较判别,科学地确定了殷墟妇好墓中的玉器原料应来自新疆和田.  相似文献   

11.
简讯五则     
怿楚 《收藏家》2005,(12):86-86
河南博物院赴台举办王朝秘宝——古中原文物展由河南省博物院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120组件文物,组成王朝秘宝——古中原文物展,于2005年12月4日至2006年2月19日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展品内容,均为近年在河南地区出土的重要文物,其种类含括有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汉画像砖雕、金器等类。展品的年代溯自夏代,下至北宋,包括首次赴台的夏王朝青铜爵酒器、陶器,商代妇好墓铜器、玉器,周代虢国列鼎与淅川出土文物,汉代梁王的金缕玉衣,唐代武则天女皇帝的“除罪金简”,北宋汝窑、定窑、钧窑瓷器等。盛世华章展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16,(4)
1972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刘家村发掘了西周丰姬墓,出土铜器16件、铅器3件,最为耀眼的是墓中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主要是装饰品和葬玉两大类,其中包括一套组玉佩、一对鹦鹉佩、玉鱼等。由于此墓没有发掘报告,玉器在墓中摆放位置不明,文章对丰姬墓出土玉器介绍的同时,结合西周其它墓葬发掘情况,对墓中出土玉器的用途、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丰姬墓是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玉器质量高,为研究西周玉器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穆朝娜 《收藏家》2013,(8):39-47
2013年4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天地之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与西周玉器精品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的展品来自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陕西张家坡西周墓地和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它  相似文献   

14.
邓聪 《南方文物》2004,(2):4-12
2003年5月由台湾典藏出版的《新干古玉》,是商代玉器研究重要的专著。本书作者彭适凡先生为江西省考古学的耆老.对江西以至南中国地区的考古文物工作有重大的贡献。在1989年彭先生主持江西新干大洋州商代大墓的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就有  相似文献   

15.
1989年9月,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发现一座商代大墓,出土文物共计1478件,其中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青铜器数量大、品种多、器类全、造型异、铸造精、装饰美,是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是继安阳殷墟妇好墓、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成为商代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玉器玉质美、种类丰、纹样奇、琢雕细、  相似文献   

16.
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3号墓于2001年下半年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虽然该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仍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板灰痕、松绿石饰,发现了头坑和足坑并各坑殉狗一只。它是目前盘龙城遗址发掘清理的大型墓葬之一,对研究盘龙城遗址商代墓葬的分布情况、形制与结构、等级制度等提供了重要佐证,对于研究长江流域的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3,(6):84-84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殷埔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览,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集1950年以来殷墟考占发掘出土文物的精品,是高度发达的商文明的物证。  相似文献   

18.
1928年至193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殷墟的小屯村及侯家庄等地进行过多次发掘,取得了不少重要收获。粗略统计,1949年以前在殷墟出土的玉器有1200多件。新中国成立后,殷墟考古发掘取得了更大成就,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商代前期,青铜工具的普遍运用,使商代玉器很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郑州铭功路、湖北黄破盘龙城商代前期墓葬中,出土了许多球、戈、刀等玉器,充分显示了当时开料、琢磨、钻孔、抛光等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商代前期虽然玉器出土范围较为广泛,数量也不少,但缺乏大型墓葬的出土资料,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商代前期的玉…  相似文献   

19.
天马——曲村遗址 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四次发掘为199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64、62、63号墓是一组以“邦父”为中心的夫、妇、次夫人合葬墓。64号墓出土的“楚公逆”钟为探讨晋、楚的早期交往提供了线索。63号墓出土的铜方座筒形器、鼎形方盒造型奇特,有“杨姞”铭文的铜方壶是首次出土的杨国铜器,同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如玉马、伏牛、鹿、螳螂为西周玉器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20.
刘万军 《文博》2014,(5):18-23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南浚县辛村发掘的西周卫国贵族墓地出土了38件组玉器,作者经过分析对比研究认为,绝大多数为商代遗物,且多为玉佩,由此说明卫国贵族秉持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传统。另外这和历史文献中关于武王伐商缴获大量商玉并将这些玉器賜给各级贵族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