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模 《沧桑》2015,(2):104-109
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文化遗产概念范畴、价值认知及保护理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事业,同时也给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带来许多挑战。本文对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对象及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并论述了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生的背景因素相关——正是社会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公众对"公共遗产"的关注,注重对建筑类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在所广泛运用的"文化遗产"概念,则在《公约》等文献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在意大利有着曲折发展历程。切萨雷·布兰迪(CesareBrandi)于二战后提出的"预防性修复(restauro preventivo)"为更新遗产保护流程和实践提供了最早和最重要的参考,但是布兰迪的修复理论主要针对的是艺术品保护,将其应用于建筑保护则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较之馆藏艺术品领域,建筑遗产领域的预防性保护往往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乔凡尼·乌尔巴尼(Giovanni Urbani)于1975年提出的"翁布里亚区文化资产计划性保护"(Pilot Plan for Programme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in Umbria)试点项目,可视为意大利预防性保护的里程碑。1990年开始的"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RiskMapofCulturalHeritage)项目为意大利建筑遗产的区域性灾害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性支持,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前沿性研究提供了参考。最后结合《威尼斯宪章》后意大利本土在建筑保护教学界的变革和对建筑保护的重新定义以及2004年意大利颁布的《关于文化遗产和景观的国家法典》(NationalCodeofCulturalHeritageandLandscape)中对保护、预防、维护和修复的定义,提出了基于追求材料真实性之目标和提倡共同演变式保护的计划性保护的实现途径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观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的地标性建筑,是皖江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和文化符号。由于历史的原因大观亭主体建筑已然湮没成为遗址。但其固有的"文化精神"依然存在,并传承于人们记忆之中,遗址本身也亟待保护。对标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对大观亭遗址的价值进行重新梳理和再认识,可以为城市核心区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针对大运河这一大型的、部分活态的新型文化遗产,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归根溯源都来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主要包括与可持续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相对应的规划体系、与文化遗产自身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遗产本体保护与利用策略、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遗产管理和环境策略等。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集合了我国多年来积累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管理的实践经验,为促进实现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7.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际遗产学界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跨学科、有反思性的研究潮流正在兴起。其总体特点是以人为本,对遗产的物质性与文化性进行整合思考,重新理解遗产,更加重视遗产发挥的作用。其研究主题包括遗产的再理论化、遗产价值、对遗产保护运动中忽视民众的偏颇进行反思、对世界文化遗产再思考等。国内遗产保护与利用应与时俱进,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遗产活起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6,(4)
正历史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保护观念和思想的发展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远溯文艺复兴时期已有关于保护历史建筑的思辨和实践,发展至今其保护的理念、方法已成为一个知识系统,并通过一系列国际文件推广到全世界,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指导。了解以欧洲为核心的建筑保护历史是认识当代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成就和所面临新问题的基础,也是理解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原则的前提。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文献是芬兰学者尤嘎·尤基莱托(Jukka Jokilehto)所著《建筑保护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Conservation)[1]一书。  相似文献   

9.
对建筑类的文化遗产而言,必须将"城市一建筑一景观"三者统筹起来,充分融合考古、建筑领域和空问技术领域的优势,推进学科之问的融合发展。从学科体系看,当前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尚缺乏总体性布局;在实践层面,遗产保护未梳理出较为系统全面的技术流程,致使保护规划的名目种类良莠不齐。遗产保护需要建立新的方法和思维,需要深入到遗产内部及周围环境,甚至更大的区域环境,建立遗产保护的系统观和整体观,关注遗产带来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应,整合遗产与自然、遗产与人、遗产与城市之间相互的关系和纽带,使其均衡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建筑遗产"属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前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的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广大城市与乡村中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遗产正面临被拆除的严峻挑战,而新建的城市与乡村面貌越来越趋同,正逐步丧失个性化差异。因此,保护"建筑遗产"成为一项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的刻不容缓的工作。以下几篇文章或从中国建筑遗产的整体,或结合不同建筑遗产修缮案例,对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昕指的"数字遗产"是"文化遗产"和"数字化"跨界融合的一个新兴知识集成和研究领域,超越了常规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拓展到更广泛的原生数字内容创造和应用创新领域。数字遗产的工作准则为:真实性、在地体验/感染力、适度技术、古为今用。罗马瓦伦蒂尼宫地下浴场遗址创造性的利用数字投影技术,让浴场的原貌在遗址上虚拟重生,让体验者获得了无法忘怀的震撼体验。"数字圃明园"从建筑史和遗址保护的基础研究与实践、拓展到与当代科技相融合的数字复原和虚拟再现,再转化为大众接触、理解和参与的多层次应用产品,为遗产地提供了崭新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30年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人们对长城遗产价值的认识,包括保护对象的认定也在当代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中不断扩展、深化,因此有必要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并基于长城的遗产辨认取决于价值认定的观点,对以往的价值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从文化遗产的语境,探讨长城遗产价值,用以指导长城总体保护的各个方面的基础性依据,服务于长城保护的规划目标——真实、完整的保护与传承长城的遗产价值。立足人类文明发展与文化交流史的层面,将长城的文化遗产价值概括为三个方面:超大型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建筑遗产;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人地互动的文化景观;中华民族坚韧自强、众志成城、包容开放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遗产》2008,(6):112-112
10月20日~26日,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召开了第14届国际虚拟系统及多媒体应用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字化遗产.为了交流和分享文化遗产和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其中信息与通讯技术领域侧重于多媒体技术、电脑制图和文化遗产数字文档编辑及保存。会议就记录、保护及管理文化遗产(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14.
"人民之家"最早出现在俄国,是苏联工人文化宫的前身。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办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深受苏联的影响。黑龙江省境内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体现了工人文化宫系统在中国完整的发展轨迹。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是遗产保护的首要环节。梳理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系统的历史沿革,辨析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筑遗产的历史、艺术、技术、社会等价值,为制定工人文化宫及俱乐部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南方文物》2012,(4):190-193
遗产廊道理念源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是日益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的保护遗产的新思维与新战略。此理念以特定历史活动、文化事件为线索把众多遗产单体串联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廊道遗产区加以整体保护。文化遗产廊道则是遗产廊道的一种更具体而细化的类型,是针对大尺度、跨时空、综合性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线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0-12日,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本届(第二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致力于积极传播国内外领先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理念、充分展示先进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技术、扩大建筑遗产保护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的整体水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厉小捷、上海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出席开幕式。宋新潮在致辞中提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源  相似文献   

17.
<正>《遗产与保护研究》(CN10-1353/K,ISSN2096-0913)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和出版的国家级专业学术类期刊。杂志现面向历史、地理、考古、文博、建筑、农业、艺术等遗产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广大师生、遗产管理人员、工作者及关注者公开征稿。办刊宗旨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遗产与保护研究》(CN10-1353/K,ISSN2096-0913)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和出版的国家级专业学术类期刊。杂志现面向历史、地理、考古、文博、建筑、农业、艺术等遗产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广大师生、遗产管理人员、工作者及关注者公开征稿。办刊宗旨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有重建损毁建筑之传统,或因表达文化传承之精神,或因地方记忆再现之需要。近代以来,由于对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强调,基于历史真实性的考虑,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将"重建"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遗产保护行为,明确反对建筑遗产的重建。然而,"重建"部分承载了地方文化记忆的建筑遗产,客观上具有复兴地方文明、延续文化记忆之意义。特别是随着人类文化视野的逐渐开阔,基于文化多样性及遗产文化价值再现的目的,"重建"已逐渐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讨论的热点,《奈良文件》的达成,表明遗产真实性应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予以思考。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语境下,重建部分已毁的标志性建筑对于民族文化之传承、城市精神之弘扬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2013,(5):26
2013年7月21日至24日,由贵州省文化厅和同济大学、法国文化部建筑遗产司主办,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外国专家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承办的"2013年中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