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少 《东南文化》2022,(1):128-138+2+199+191-192
方墩东周制盐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的大榭岛,出土了较多制盐陶器和少量日用陶器。制盐陶器均为放置在盐灶中以支撑煮盐器具的支臂和支脚,它们的制作可能已经有标准化倾向。结合遗址年代、位置、自然环境和文献记载来看,这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由越国管辖的盐业生产聚落。  相似文献   

2.
李水城 《南方文物》2011,(1):113-115
一本年度的"盐业考古"专栏收录了两篇文章。盐业考古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参与的考古分支学科。近十年来,已有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参与其中,通过对在制盐遗址采集的各类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判断遗址的性质及各类遗迹的功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今年本栏目收录的第一篇文章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先生提交的《山东寿光双王城制盐遗址的科技考古研究》,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检测分析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地处川中浅丘的蓬溪县河边区大英乡,建国初期有盐灶108家,活井1171眼。现幸存9个盐灶,活井41眼及全部古老生产工具,至今仍沿袭着我国北宋时期卓筒小井的传统打井、汲卤、制盐的原始生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考古资料看先秦时期山东半岛先民的海洋经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文博》2007,4(6):16-21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先秦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更大。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洋为原始先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盐资源、滩涂资源,是沿海居民得以生存下来的重要物质保障。山东半岛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并开发利用了海洋资源,《尚书·禹贡》中说:"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盐铁论·通有篇》载:"莱、黄之鲐,不可胜食。"从考古资料上看,先秦时期山东半岛先民的海洋经济生活的实物见证主要有贝丘遗址、航海遗物和制盐遗迹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2017年,山东寿光机械林场遗址Ⅰ区、Ⅲ区共清理各类遗迹30余处,包括灰坑、盐井和盐灶等。出土器物有圜底瓮、鬲、豆、盆、罐、瓦等,绝大部分为残片,以圜底瓮残片为大宗,器物年代集中于战国早中期。初步判断该遗址为战国时期一处煮盐作坊。  相似文献   

6.
传统技术发展演变有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背景。通过讨论江苏淮南盐区制盐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可以揭示中国传统盐作技术演化机制的复杂性。明末清初各海盐区基本废煎改晒,但江苏淮南盐区仍继续沿用传统煎法生产,成为中国海盐经济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作为中国传统盐业生产的“特区”,淮南盐区在明末清初至20世纪中后叶也经过数次废煎改晒尝试,但淮南岸段的砂质土壤与低于500毫米的净蒸发量限制了大规模改晒的可能,重煎轻晒的产销政策又使淮南煎法在清代更为巩固,进一步影响了该区域传统制盐技术革新。淮南盐区传统制盐技术演变可为前工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提供经验基础,有助于更深刻了解本土技术发展机制及其环境适应特征。  相似文献   

7.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中国海盐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联合调查队在江苏省盐城市以串场河—范公堤为中心的沿线地区开展了盐业考古专项调查。调查发现五代至清代遗址50处,与制盐业相关的遗址主要包括基层盐官官署、制盐作坊等。此次调查是江苏地区首次盐业考古专项调查,不仅使学界对本区古代盐业生产工艺、盐业聚落空间结构及历时性变化产生了新认识,也为两淮盐业史、苏北地区海陆变迁及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9,(6)
昌邑属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制盐的重要区域。在潍河东、西部发现2个遗址群、211处古代盐业遗址,鄑邑故城清理22座汉代陶窑,火道——廒里遗址群01遗址发掘东周时期遗存。西周时期盐业遗存仅发现于潍河以西地区,制盐技术与同时期遗存基本相同,性质较为单一,多与煮盐业相关。东周时期遗存已发展至潍河以东,煮盐器具、盐灶、盐井有很大变化,向规模化发展,技术更先进,生产能力提升。汉鄑邑故城陶瓦作坊疑与盐官官署有关。宋元时这里仍是重要的盐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盐城因盐而得名,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始建盐渎县,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盐城市区东南的大丰区地处苏北淮海冲积平原,东临黄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盐生产环境,制盐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沿海先民已在此煮海为盐。西汉吴王刘濞注重煎盐之利,设置运盐河道,广招天下流民前来制盐。唐、宋时期,大丰盐区分属海陵监与盐城监,受官方把控,  相似文献   

10.
烧烤坑简论     
"烧烤坑"作为考古学上出现的新遗迹概念,近年来为愈益增多的考古发现所印证。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相关遗迹的梳理,以及对以往被划入"灰坑"有关遗迹的考察,进一步论证烧烤坑遗迹的实际存在。同时提示今后考古发掘中应对这类遗迹给予足够的关注,希冀此方面研究有更深入进展。  相似文献   

11.
2000年至2001年,广州市文物部门对广州百货大厦新翼广场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发掘分Ⅰ区、Ⅱ区两个点进行,共布探方四个(编号为T1—T4),实际发掘面积为340平方米。Ⅰ区位于施工范围东部,布8×8米探方两个;Ⅱ区位于Ⅰ区以西14米,布10×15米探方两个。分别清理出一处三国时期的钱币窖藏和一处唐代铸币遗迹,今将唐代铸币遗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九亩丘盐业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北岙街道风门村九亩丘自然村。该村九亩顶山西南山麓原有九亩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锛、石凿、石镞等石器与昙石山文化第三期(距今3500~4300年)相似。2013年1月,为配合洞头县中心街延伸工程建设,温州市、洞头县文物部门联合组队在原遗址外围道路拟通过路段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地下有疑似煮盐遗迹,随后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发现盐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7,(1)
<正>距今3500年的武汉商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是长江、黄河同属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见证,被专家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入选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相似文献   

14.
李水城 《南方文物》2020,(1):128-129
人类是从何时开始制盐的?这个问题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人类靠取食动物的肉、血、奶等满足身体所需的盐分,不需要额外再补充盐,而且也不会制盐。即便进入全新世以后,世界上仍有很多狩猎-采集民族不事农耕,也不制盐,有些民族甚至不怎么吃盐。在人类历史早期,尽管还不会制盐,但大自然有天然的馈赠。在中国山西南部的运城市的河东盐池,每年春夏之交,南风袭来,池水中便自然结晶出白白的盐花。在有些盐泉出露的地区,人们甚至直接开采天然卤水食用。  相似文献   

15.
<正>7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临汾西赵遗址考古发掘重大成果,新发现遗迹62处,其中灰坑12个,墓葬40座。遗迹和遗物的年代包括了夏、东周、汉、唐、元、明、清等多个时代。特别是在新发现的12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玻璃器与以篆书题写"大唐晋州洪洞县何君墓志铭"等,是山西首次发现有唐代纪年的墓葬。  相似文献   

16.
李举纲  袁明 《文博》2009,(4):93-96
“打破”是考古发掘中常用的术语,多指晚期遗迹对早期遗迹的部分破坏。在古代墓葬群的发掘过程中,打破关系极为常见,这种墓葬关系不仅仅能说明时代的早晚关系,往往还会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因为这种打破还可能使早期墓葬躲过盗墓者的黑手,反而保住了随葬品。下面讲述的就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因墓葬打破引出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国内     
<正>四川广汉:三星堆疑发现北城墙遗址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有重大发现,一段疑似"北城墙"的建筑遗迹被发现,三星堆古城实现"合围"。打破了三星堆"仅仅是祭祀区"的说法,并基本可以确定王城的核心区,为下一步考古发掘指明方向。未来期待有高等级墓地或者王陵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中,有数百处似长城非长城、用石块砌成的古代建筑遗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人认为这些遗迹是东周时期的楚国长城。于是,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关注。由于发现之初,考古工作不深入,出土材料不丰富,关于这类遗迹的性质,一直争议较多,其中较主流的看法是这类遗存就是文献记载的"楚长城",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此类疑似"长  相似文献   

19.
谈谈石峡发现的栽培稻遗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73至1976年马坝石峡遗存的发掘和发现,是解放以来广东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一次较为重大的发现。本文仅将此处栽培稻遗迹的发现及其部分鉴定结果作个介绍,对发现的意义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一、石峡栽培稻遗迹的发现和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考古,曾经神秘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正逐渐褪去其朦胧面纱,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关注。媒体直播发掘现场、仪器检测出土遗物、专家解读考古遗迹……各种途径拉近了考古与大众的距离。然而,对于考古成果的分享、考古知识的普及以及发展趋势的介绍,举办展览应该是最佳形式。"岭南印记一粤港澳考古成果展"便是广东省博物馆2014年进行的一次尝试。从观众反馈意见看,这是一个受观众欢迎的成功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