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几天,李山就要回美国了。可以想象,明年2月的某天晚上,我正陷在沙发里无聊地剔牙,随手翻着一本叫《像一块滚石》的回忆录,冷不丁桌上电话响了起来。"喂,"是李山慢吞吞的声音,"我明天回来了。"哦,我知道你总是惦记着回上海,你每一次回美国就是为了下一次回上海。你压根儿不爱上海,回上海就是因为你的画室在上海。当然你也可以在纽约弄一个画室,但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是的,这个我懂。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最近好吗?我非常想念你们.不过现在你们虽然都不在我身边,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感到孤单了. 上周末,刘老师和徐老师来咱家看我了.摆谈间,我们拿出了家里的相册给他们看,一下就翻到了我们在上个寒假里一起照的全家福.看着照片里我们一家幸福的笑脸,我心里既甜蜜又酸涩,这一张全家福来之不易啊.小的时候我总是埋怨你们不爱我,常常要好几年才回来一次,后来长大些我才知道,你们打工的地方实在太远了,挣钱也太难了,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还从来没有星期天.如果回一趟家就会了损失半年的工资,你们真的太苦了.  相似文献   

3.
桥啊桥     
我是走黄土路长大的. 后来,告别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在柏油马路上混生活了.这是1996年考上大学的事,从家乡杨家岘来到省城兰州,负笈求学,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转折.后来,回天水工作,家乡杨家岘渐渐成了我偶尔探亲、扫墓、踏访土塬民俗的地方.世事流转,谁也不知道你明天会去哪里,就像我当年穿行在天水的街巷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迁居南方,走过一座又一座桥. 前几年在萧山,走得最多的桥,是城河上的六座桥.无事可干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时候,就会一座座地去走,顺着城河看两岸的市井生活,还特意写过一篇《城河;六座桥》的散文,收录到《客居萧山》的集子里.2015年初夏,我迁居吴中,我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桥.  相似文献   

4.
学徒金为木:我叫金为木.金,祖先姓金.为,是我们的字派.木,因五行缺木才叫木.缺木嘛,本来可以多几重木,像森啊、林啊,但我有一个长辈叫光森,我就不能用森字了.还有一个同辈叫为林,所以我只能取一个木了.我是1932年11月15号出生的,今年76岁了.  相似文献   

5.
王国N- 《纵横》2012,(2):27-28
1936年11月间,我从国民党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毕业后,回到西安见到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当时,他没有让我回骑六师,对我说:“在这里住几天,你们白师长就来了。”又过了几天,张学良电告白凤翔回西安,我便上路迎接他。回到白的寓所后,他就让我到张学良那里报到,  相似文献   

6.
陈开心 《丝绸之路》2008,(12):25-27
记不清我是第几次走进这座玲珑剔透的边境小城了。每次进入这座边城,它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次与一次的感觉不同,一回与一回的印象各异。  相似文献   

7.
杨时的湘湖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7,(12):151-153
湘湖不在湘,在浙. 说湘湖,一定要先说萧山县尉方从礼. 我在心里一直将方从礼当作老乡的,因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的后代,而方干就居住在桐庐芦茨深山里的白云源.方县尉在萧山工作十年,彼时,湘湖已经不像个湖了,湮废已久,民田无以溉,方从礼对周边一切都调查得清清楚楚,向上级要求浚治的报告也打了好几回,随时可以开工的. 此时,湘湖的关键人物,杨时来了.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时,我正是一个红卫兵.1966年"月26日,我和同班的唐同学、邓同学响应中央文革"革命大串联"的号召,来到了上海,住在永嘉路中国中学接待站.我们到几所知名大学抄了大字报、参观了江南造船厂的万吨水压机、观赏过28层的当时国内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游览了南京路、外滩码头后,对这座东方第一都市的新鲜感便逐渐淡漠.12月3日,我们决定离开上海回重庆.  相似文献   

9.
李倍 《南京史志》2014,(8):19-19
晚饭后,妈妈总爱与我出门散步。远处的天空,日头像一只倦鸟,穿过碎金云絮,向西回巢,黄昏薄薄地笼了下来。妈妈走在前面,我总是在她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若即若离。  相似文献   

10.
中节前几天,我陪北京来的家到青海湖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考察,在西宁上班的侄女打来电话,说她周末回农村老家时哥哥带给我一种侄子在平安夏宗寺附近打工时,从林区的悬崖上采摘的中草药,对糖尿病有神奇的治疗效果,要我尽快服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经历中,再没有什么事能像自卫反击战那样,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教育和启迪的了。我常常想,我太幸运、太幸福、太满足了。与那些长眠前线几十年的战友相比,我没什么想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高僧万回在唐宋时期被民间广泛供奉,罗世平著文指出四川石窟中现存有两尊万回像,一为大足北山177号窟,一为夹江干佛崖91号龛,此两处的万回像均与泗州僧伽、金陵宝志同处一龛。万回像的认证,有利于对唐宋时期民间信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龚育之 《百年潮》2003,(7):48-51
张泽石何许人?我的清华大学同学.不过他是一九四六年入学的,我一九四八年入学时,他已回四川准备打游击去了,所以我们在学校里无缘结识,至今也不曾谋面.  相似文献   

14.
正想到丹萨梯,就想起《金阁寺》。三岛由纪夫对金阁寺大美的无上赞叹,让我多年以后,站在金阁寺的院墙外,久久地不敢进入,担心见到的那一瞬间,美会在喧嚣的人群中轰然倒塌;或者,是另一种结局:把我吞噬。丹萨梯,因为在历史的大地上碾轧出了非凡的时空,各种物证飞天般飘散在世界各地,它的美,从宇宙十方不断地、不露声色地流向丹萨梯的所在之地——山南桑日日岗村;像河水倒流回雪山,像落花升腾回树枝。  相似文献   

15.
张应超曾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道教史研究。与我结交逾30年,一度过从较密,相知甚深。最近,他因参加学术会议来汉.与我欢晤畅谈。回陕后,他又将我过去写的二十几封信复印寄来,写信的时间是从1977年5月到1985年9月,整整持续有8年之久,距今已有二十多年,难得他还保存得这么完整.令我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16.
漫步香溪洞     
莫伸 《丝绸之路》2011,(1):32-34
对陕西安康人来说,香溪洞是他们的骄傲。 记得几年前到安康,朋友接待我时,问我到过安康的什么地方游玩,我说没有。于是他们推荐,有个香溪洞值得一看。后来因为公事。我又陆续到过几回安康,每次大抵如此经历。  相似文献   

17.
在陕北插队时,不认识史铁生,我们不在一个县。我回北京几年后,读了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想起我那细细春雨中的朦胧山庄,与他那种细腻深沉的插队感觉产生共鸣。就此知道我们陕北知青里,出了一位好作家。后来相识,渐渐相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25日凌晨00:26,央视纪录频道首播纪录片《中国蓝盔在行动之五——拯救童子军》播出了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的专访节目。消息是次日由同事告知的,说有几段采访我的镜头。细细想来维和已是六七年前的事了,这段经历随着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已多年未被提起过,我怀着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在网上点播观看了这期节目,顷刻间的思绪又被扯回了战火纷飞、疾病肆虐、气候炎热、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在那里所经历的一切像放电影一样开始在脑海里浮现。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蕴涵着中国维和军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奥运永恒     
老伴总说我的体育情结就像不加糖、不加“伴侣”的咖啡——苦浓。意思当然是责怪我对体育比赛太热衷,上瘾似的无日不看电视。我已七老八十,再无精力像粉丝们一般到现场去呐喊助威,唯有在电视机前施以一往情深的念想,并得获儿子这个知音。几十年的视听关注,已成习惯,有了瘾,欲罢不能了。  相似文献   

20.
泥土的味道     
不同的时节,泥土有着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天气,泥土有着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地方,泥土的味道也不相同,家乡的泥土是思念的味道。 16岁的我,在家乡生活的日子不超过4年,还不到我岁数的四分之一,可是我对家乡有着无比的眷恋,也许是因为家乡有海而我又爱海的缘故,我对家乡有着莫名的喜爱,小时候,脚踩在柔软的海滩上,那时候的我觉得家乡的泥土应该像海水一样,是咸的味道。稍长大后的我,一次随父母回家乡看爷爷、奶奶,那天刚好下雨,闻着新鲜的空气,这个时候我觉得家乡的泥土应该像这空气一样,是新鲜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