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李家窑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一批周代墓葬,其中M34、M37较重要。两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中部有长方形腰坑,葬具为单棺单椁,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判断,两墓应为西周晚期元士一级的贵族墓葬,墓主可能是早于虢国的焦人。  相似文献   

2.
M257是平顶山应国墓地的1座小型贵族墓。该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椁之间与棺内两处。随葬器物共计115件(片),包括礼器、兵器、车器、马器、生活器皿、礼玉、殓玉等。M257墓主人应是一位身份为士一级的贵族,是应侯家族内的一位成员。M257的发掘为研究应国历史与西周时期中低级贵族的丧葬礼制,乃至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7,(7)
1992年,襄阳市博物馆联合老河口市博物馆对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一号墓(编号M1)进行了发掘。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封土和墓道已遭破坏。葬具为单椁重棺,椁室分为头箱和东、西边箱及棺箱四部分。随葬器物放置于头箱、边箱、内棺及内、外棺之间,有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及竹简等。经鉴定,墓主为男性。根据墓葬规模、棺椁重数、随葬器物及简文内容判断,安岗一号墓为战国中期偏晚阶段的典型楚墓,墓主身份为下大夫。该墓的发掘初步确认了安岗墓地的时代、等级和性质,为探索战国中期楚国中等贵族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1982年2月,潜山县模范公社王湾大队庆丰生产队彭家岭发现西汉墓一座。墓呈长方形,长3、宽2.7米。棺外有椁,椁上有横木。棺周身髹朱漆,有榫卯。棺两侧有边厢,内有随葬器物。出土器物中有木质漆耳杯十  相似文献   

5.
彭浩 《文物》1982,(10)
湖北江陵马砖一号墓是战国中晚期之际的一座楚墓,下葬时间在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前不久。墓葬内有一椁一棺,椁内分隔成棺室、头箱和边箱。随葬有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铜礼器主要有鼎二、壶一,仿铜陶礼器有鼎二、敦二、壶二和盥洗器。此墓保存完整,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有一定参考价值。据近年来的研究,江陵楚墓依墓主人身份不同,反映在葬具的使用和随葬器物的组合上也有等级差别。一般情况是:上卿(封君)用一椁三棺,椁室分隔成五室或更多。随葬品有成套的铜平底鼎((?)),配有成组的食器和盥洗器,同时备有成套的金石乐器。下大夫用一椁二棺,椁内一般隔成三至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7,(7)
1992年,襄阳市博物馆联合老河口市博物馆在发掘安岗一号墓的同时,又在其东侧勘探发现了一座土坑墓(编号M2)。随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二号墓进行了发掘。二号墓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南设墓道。葬具为单椁重棺,椁室分为头箱和棺箱两部分。随葬器物主要放置于头箱内,有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及竹简等。经鉴定,墓主为女性。根据二号墓的墓葬规模、棺椁重数、随葬器物及其与一号墓的关系判断,二号墓属于战国中期晚段的典型楚墓,年代略早于一号墓,墓主等级应为下大夫一级,与一号墓应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相似文献   

7.
俞凉亘  申建伟  高虎  胡小宝  胡瑞  高向楠  周立  王炬 《文物》2011,(8):13-21,1,98
2005年2~9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建项目在体育场路西发掘了一批东周墓葬。其中M8830未遭盗掘,保存完好。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南北长3.7、东西宽2.1米。葬具为一棺一椁。随葬器物有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以铜礼器为主。铜器制作精美,种类有鼎、(■)、簋、方壶、(■)、舟、(■)等礼器及车马器。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初步推断此墓的年代属春秋中期,墓主为高级贵族。此墓的发掘为研究东周铜器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1995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济南市长清区仙人台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周代墓葬M4规格较高,随葬器物丰富。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平面近梯形,葬具包括椁、棺、枕木、器物箱和席子等。椁室中部偏北处有腰坑,腰坑殉狗。墓内随葬两辆拆散放置的车辆,出土器物有铜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铜器包括礼器和车马器。仙人台墓地是周代邿国高级贵族墓地,M4为贵族夫人墓,年代为春秋中期。该墓的发掘为探讨东周时期邿国贵族阶层的丧葬习俗、器用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
安徽天长三角圩27号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天长市东北的三角圩发现一座古代墓葬(M27),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27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一椁一棺。随葬器物多放置在棺与边箱中,主要有陶器、铜器、玛瑙器等。此墓属于三角圩西汉墓葬群中的一座,从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看,M27的时代应为西汉中期偏晚。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4,(1)
2009年5月,枣庄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枣庄市峄城区徐楼村的两座东周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座墓的形制相同,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设熟土二层台。葬具为一椁一棺,并有放置随葬器物的器物箱,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等随葬器物。根据出土器物及铜器铭文判断,两座墓应为春秋晚期的公与其夫人的异穴合葬墓。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在蔡家坟遗址发掘了一批战国瓮棺葬和土坑墓。瓮棺葬均为儿童墓,瓮棺由釜、瓮、盆三种陶器组合构成,均没有随葬器物。土坑墓分布有一定规律,出土器物有陶鼎、豆、罐、壶、盂和石璧、石片等。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和出土器物判断,瓮棺葬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晚期,土坑墓的年代可分为战国早、中、晚三期。瓮棺葬、土坑墓的基本特征与燕山南麓地区、辽西地区的同类墓葬基本一致,土坑墓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此次发掘为讨论燕文化的传播、扩张以及本地葬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1994年4~5月,在平顶山应国墓地所在滍阳岭的北段,发掘了一座较大型贵族墓葬,编为十号墓(M10)。该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135件(颗),可分为铜、陶、玉、石、水晶、玛瑙、兽角与纺织品等八类。墓葬年代界于蔡昭侯墓与侯古堆M1之间,在公元前490年~前470年前后,大致相当于楚惠王前期的二十几年间。墓主人享用五鼎礼制,可能为下大夫级贵族夫人。  相似文献   

13.
刘文庆  翟光浩 《东南文化》2022,(6):78-84+199+191-192
南京市江宁区下潘岗村汉墓M6是一座一棺一椁的竖穴土坑墓,整体结构保存完整,墓内发现陶器、铜器、铁器、木器等各类随葬器物25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分析,该墓年代为西汉中晚期,墓主是一名丹扬郡的低级官吏。其中出土的8枚印章值得关注,尤其是“莫府令印”的发现表明汉代可能有一个未被史书记载的莫府县。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沈岗墓地东南部发掘了1座铜器墓(M1022)。M1022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葬具为单椁并棺,其中西棺为重棺,东棺为单棺。随葬铜器、玉石器和漆木器共计628件。其中铜器616件,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杂器等。礼乐器共10件,有鼎、、浴缶、盏、盘、匜、句匜等。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M1022为春秋中期中段的楚墓,墓主人身份应为楚国下大夫阶层。作为本地域内时代最早且规格较高的楚国铜器墓,此墓的发掘为研究襄阳地区早期楚墓的葬俗、葬制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孝昌石板地明代墓葬包括石室墓和砖室墓两种,有单室和双室之分。双室砖墓设有壁龛及通窗。随葬器物一般为碗、罐组合,多置于龛内,石室墓另凿石块方座代龛置器。棺内尸体头、脚垫瓦。此次发掘为了解该地区明墓葬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杭州北大桥宋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7月,我所获悉杭州市北郊北大桥联片供热工程中发现墓葬,即派董忠耿等同志前往现场调查清理。此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壁单砖平砌,墓底单砖平铺。墓室长2.2、宽0.86、高1米。内有棺木一具,棺木和墓壁的空隙很小,棺长2.06、宽0.68—0.72、高0.78米。随葬器物已由工程人员收集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6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一座春秋晚期楚墓(M38)进行了发掘。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南北长7、东西宽5米。葬具一椁二棺,两棺并列于墓室北部。随葬器物有铜器、玉石器、皮甲等。其中铜器制作精美,种类有鼎、簠、盏、盘、匝、斗、浴缶等礼器,戈、戟、殳、镞等兵器以及车马器、工具等。墓中出土5鼎,均为盖鼎。从铜礼器和兵器上的铭文看,墓主彭射为楚国高级贵族。在该墓附近已经发现多座彭氏墓葬,此处应是彭氏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18.
在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银锭中有八枚银锭值得关注。这八枚银锭均是1957年在北京右安门外明代墓葬内出土,墓主为成化年间贵戚万贵及其妻王氏。考古发掘报告记载:该墓棺内随葬有金、银、玉、瓷等器物,在棺内一端放置着银壶、银洗盘、银脸盆及银锭八枚。  相似文献   

19.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10~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10)。M2010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部有生土二层台,葬具为重棺单椁加一棺罩。此墓未经盗扰,共出土随葬器物1693件,其中青铜器有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和棺饰等;玉器有礼器、佩件、殓玉等;另有骨器、蚌器以及木、苇、麻与丝帛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M2010的年代为西周末年,墓主人应是沈国大夫一级的贵族。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唐城花园C3M417西周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唐城花园建设项目发掘清理了一批两周时期的墓葬 ,其中C3M417西周墓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葬具为一椁一棺。随葬器物中的铜、陶器置于棺椁之间的头箱内 ;玉器则置于墓主头部和上肢附近 ;铜兵器等置于椁上。出土的一组保存较为完好、纹饰精美且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以及玉器等 ,为洛阳地区同等规格的西周墓葬所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