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家栋 《百年潮》2006,(3):30-37
1970年4月24日21时34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在天上重量相当于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还在天空唱响了悦耳的东方红乐曲.无数中国人在一起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是由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批准成立的。邓小平对中国科大更是寄予厚望,在治国理政之隙,他还关注着中国科大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指导。批准中国科大创建1958年5月,中国科学院拟定人造卫星计划,随之又成立原子核科学委员会,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拉开了序幕。其时,我国科学  相似文献   

3.
30年来,正是“东方红一号”_人造卫星的开天辟地,我国才相继成功发射了几十颗卫星,才有不久前神舟号试验飞船返回大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之后,又跻身于航天领域的世界先进行列。 1970年 4月 24日,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呼啸升空,一时间震惊世界,同时也一直是个谜:这一当今世界高精尖技术,怎么会在研究基础差、经济落后且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的中国一举成功? 今年4月24已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30周年的隆重庆典会后,笔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教授马先生,他向我们…  相似文献   

4.
张钰哲(1902年—1986年),福建省闽侯县人,1912年毕业于福州明伦小学,191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同年留学美国普渡大学机械系,旋转读美国康奈尔大学。1925年转学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入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做博士研究生,1929年获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他亲自奠定了中国天体力学轨道计算和人造卫星轨道工作的基础,指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论证和测轨、定轨工作,为新中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方位天体学和天体力学的开创人,是…  相似文献   

5.
从火药发明到民间工匠万户的"飞天"壮举,中国人一直怀着探索九霄的梦想。然而当前苏联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之际,中国刚刚开始仿造近程导弹,更谈不上运载火箭。但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0年2月19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探空火箭,飞行了8公里。就是从这个8公里开始,中国人迈开了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从设计火箭到发射卫星,再到载人航天,中国从无到有,历尽艰辛,终于在40多年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6.
自从运载火箭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以来,航空灾难便伴随发生。 1967年1月,美国飞船模拟发射时失火,飞行员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遇难。 1980年3月18日,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加注燃料时发生爆炸,致使50人无一生还。  相似文献   

7.
《神州》2006,(2)
从中国人下决心搞人造卫星到神五、神六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和嫦娥工作的实施, 几十年过去了,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与艰难,成功与失败,历史应该记载,人民不应该忘记。  相似文献   

8.
余玮  杨滢 《神州》2010,(4):48-52
李济生,著名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中国航天测控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太空“牧星人”。1943年5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力学专业。历任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软件室副主任、技术部总工程师,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受聘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和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9.
杨忠 《神州》2014,(3):115-115
<正>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古有火药的发明,现有人造卫星、宇宙船的诞生,中华名族无时无刻不在创新。因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如何将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0.
范登生 《百年潮》2008,(6):65-70
20世纪60年代,美、苏之间围绕争夺太空优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竞赛。面对美苏之间的太空较量,毛泽东以“可上九天揽月”的英勇气概,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相似文献   

11.
张清 《百年潮》2006,(5):4-12
任新民,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是指由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导弹和战略核潜艇所构成的战略核武器系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就已经具备了这种力量。与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有限,但发展迅速,成就卓。我们在建国后仅2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先后研制出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等及其相应的运载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导弹、  相似文献   

13.
张杨 《世界历史》2004,(5):68-74
本文对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在冷战背景下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来的冲击和人类对一个全新领域的初次涉入使艾政府的外空政策经历了几次反复 ,最终确立了具备一定指导意义、较为普遍适用的美国国家外层空间政策  相似文献   

14.
据《山海经》记载:2000年前塔河和孔雀河下游是“盖乱河自西南注也”的地方。 《汉书·西域传》载,这里“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 清朝中期,塔里木河水量还是很大的,《西域水道记》称它是“河水汪洋东逝,两岸旷邈,弥望菹泽”。 清末《新疆图志》说,“塔里木河西南上游,近水城邑田畴益……水势日渐分流,无复昔时浩大之势。” 1952年,台特玛湖替代罗布泊成为塔河尾闾湖。 1972年,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球资源相片上看到罗布泊已干涸,大西海子水库取代台特玛湖成为塔河尾闾湖,英苏以下266公里河道断流。70年代后,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5.
正【法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中国昨天又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看来中国正在加紧实现空间计划的步伐,专家们现在在空间方面把中国列为美苏之后的第三个国家。上一次发射最使人感兴趣。和另两个空间大国相比,中国做到发射卫星又使它返回地面的时间是创纪录的。离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只有6年就成功了,而且显然在这方面是没有外国的技术援助的。据著名的外国专家说,技术掌握得这样好,表明中国不  相似文献   

16.
彭继超 《华夏地理》2007,(10):64-65
从火药发明到民间工匠万户的“飞天”壮举,中国人一直怀着探索九霄的梦想。然而当前苏联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之际,中国刚刚开始仿造近程导弹,更谈不上运载火箭。但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0年2月19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探空火箭,飞行了8公里。就是从这个8公里开始,中国人迈开了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从设计火箭到发射卫星,再到载人航天,中国从无到有,历尽艰辛,终于在40多年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是指由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导弹和战略核潜艇所构成的战略核武器打击能力。早在50年代,美苏两国就已具备了这种能力。与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有限,但发展迅速,成就卓著。我们在建国后仅2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及其相应的运载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导弹、航天和核工业体系。但是,在战略核潜艇的研制上,我们花费的时间却相对较长。 共和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相似文献   

18.
王建蒙 《炎黄春秋》2001,(11):53-55
孙家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初创阶段的工作。担任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1967年始。他负责组建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担任过多种型号人造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二代主要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大系统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科学家。荣获一等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  相似文献   

19.
<正>万历通宝始铸于万历四年(1576),铸期长达44年之久,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钱除光背外,尚有背"工"、"公"、"天"、"正"、"江"、"户"等,版式繁杂。对于明王朝来说万历二十年以后可谓艰屯之际,万历二十年(1592)春,宁夏致化副总兵哱拜反,明廷开支200余万两白银用于平乱;同年秋又抗倭援朝,断断续续八年耗资700余万两银;二十七年(1599)2月,征讨川黔交界处的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军费开支达二三百万两银;再加上二十五年(1597)6月,皇极、中极、建极  相似文献   

20.
徐振保,1943年出生,安徽歙县人,上海市中学高级教师。1962-1968年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学专业学习;1966年12月成立"史红战斗组"着手整理、编撰大字报等资料,1968年7月告竣;1997年6月将其捐赠复旦大学档案馆;被同学称之为"复旦‘文革’太史公"。一、"隐性"造反者:我成为复旦"文革"忠实记录者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