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源 《攀登》2005,24(12):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青海意叉重大。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苏 《风景名胜》2021,(5):0120-0120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传统生态价值观的根本对立 , 实现了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思维、矛盾思维、系统思维等缜密的哲学逻辑思维。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有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思想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二勋  秦耀辰 《史学月刊》2003,(11):109-11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关系认知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和飞跃,是人类痛定思痛后的明智抉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人和自然的原始统一、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天人合一”、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几个主要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理想与追求,也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李清源 《攀登》2005,24(Z1):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辰、构建和谐青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多变的世界。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改变了生态环境,改变了物界,促进了生物演化,导致了人类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也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人与自然,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大冲突。在人与自然不断的冲突与和谐的循环中,人类学会了生存适应。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的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变化和适应中得到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玉良 《攀登》2002,21(4):29-31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谓多矣。本从必要性、可能性、迫切性等基本几个方面做了综括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积极成果,而人类实践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成的。实践首先发生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和改造自然以获得生存资料。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创造了自然物质文化。在此劳动的基础上才有社会生活文化的生成和人的精神心理文化的完善、发展。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地域、种族的文化传统。本地域名称既有种族性名称的主线,也存在一条自然一人文名称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9.
牛小江 《神州》2011,(10):140-140
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考古学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遗存物,并通过这些物化的人类活动证据,观察、研究和复原古代人类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考古学从来就十分注重相关的自然遗存与人类化遗存的关系。考古可以发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古代遗存现象,这些现象既可能是化的也可能是自然的。这些现象还有可能涉及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通过考古发现的自然现象,也一定能够与人类化现象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考古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示,这也是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的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本质状态和关系。建立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的、高层次的和谐,是人类的最佳生存状态,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的平衡态。这一价值追求贯穿于人类实践史和人类认识史的全过程。人类的发展既显示出向这一终极目标前进的坚定性,也表现出发展的曲折性、层次性和阶段性。人类一直在不懈地改善环境、改善自我,坚定地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2.
罗克吨 《神州》2012,(12):5-5
科学发展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创建美好未来,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美好社会理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快速发展,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我们人类曾经山青水秀的美好家园的一些地方,竟被一些具有“开拓精神”者为了所谓的发展,准确地说为了政绩,而不顾后代子孙的利益去盲地开采开发,导致了“……近几十年失去的太多和太快”,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生态失衡的局面,人们已经在痛苦地自食其果,而且还将继续。为此,有的地方为了弥补过失,甚至赔上了“开采开发”所创造的GDP全部。人们为何只顾眼前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呢?当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而主宰不仅仅是使用、耗费、权利、自我,更是保护、培育、天职与公共。当下,迫在眉睫的应当重温并正解古人曾说过的“天定胜人”,贯彻和落实今人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科学发展观”,涤除心灵的云翳,抛却功利的算计,保护好我们以及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的环境。此文虽短,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礼赞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内涵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正>和谐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及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人对自然的依存性,人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人对自然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人对自然的治理等人与自然关系的四个维度入手,透过心理视角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剖析。并在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了当前科技发展的启示,以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无疑需要强有力的伦理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支持是坚持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保障支持是坚持诚信互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支持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李梅 《黑龙江史志》2013,(19):346-347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原始的和谐到和谐的破坏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需求的恶性膨胀与资源的渐趋减少的矛盾以及人们观念的不同导致了目前严重的全球问题,所以通过实现观念转变、提高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适应社会发展 构建和谐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战略,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理论体系。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它们既是需要统筹协调矛盾的范围,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图书馆是  相似文献   

20.
发现泰宁     
泰宁是美丽的。自周秦时期始,跨越近三千年的时空,灵山秀水竟然完好如初,这的确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奇迹。几千年来,泰宁人践行着自然界与人类互为依存的理念。在这里,人们发现的不仅是泰宁的自然景色,也同时发现泰宁人可贵的、一脉相承的人文思想。发现泰宁引起世人的惊叹,人们于探索中寻求维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泰宁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