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鲁东南的临沂地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场血战,是为临沂之战,时任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认为出乎意外“竟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这是研究和描述抗日战争不可漏缺的一场重要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少有的几场胜仗。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临沂之战成为一场令日军震撼,  相似文献   

3.
《大捷——台儿庄战役实录》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0周年,笔者与林治波、赵国章两位同志曾合写过一本《血战台儿庄》(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后我国第一本反映台儿庄战役的著作。但由于这本书只有11万字,篇幅较小,加之当时资料缺乏,所以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若干重要问题,书中未能涉及或未能充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1940年5月,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在园部和一郎中将的指挥下,分三路西犯,企图消灭我襄东地区中国政府军主力,然后渡过襄河(汉水),略取宜昌。政府军以第五战区为主,由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在北起豫南、经襄樊、宜城一线东侧抗击日军。这一战役,为“枣宜会战”的第一阶段,史称“襄东战役”。 此番日军进击襄东主要目的有三:第一、对中国政府军1939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与新桂系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但随着政局的变化时激时缓。抗日战争时期,新桂系坚定的抗战立场及其在正面战场上的突出表现,使其在国民党内乃至全国赢得了较高声誉。在与共同的民族敌人生死搏斗的八年抗战间,蒋桂两军都以抗战大局为重,双方基本上没有发生冲突。抗战胜利后,由于竞选副总统,蒋介石与新桂系之间的矛盾重新爆发起来。1948年春,作为新桂系第二号人物的白崇禧极力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相似文献   

6.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都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俘虏。这一战役,人民解放军歼敌47万,东北全境解放,平津和华北甚至整个长江以北,都成了解放大军锋芒所慑之处。国民党反动政府内部一片慌乱,一些人已成惊弓之鸟,  相似文献   

7.
8.
9.
陈铭枢将军字真如,广东合浦人,生于1889年。他是国民党陆军上将,在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与张发奎所率的第十二师,是北伐战争中主力之主力,世称“铁军”,曾参加过攻占湘南、衡阳、长沙、岳州、汀泗桥、贺胜桥、汉口、武昌、马回岭等许多重大战役。攻占武昌后,他曾任武汉卫戍总司令、第十一军军长,后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国民党组织的建立与蒋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正秋 《史学月刊》2000,17(3):63-66
19291931年,蒋张在东北地区建立国民党组织问题上的争斗,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双方的争斗是在统一与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中央集团和地方集团在政治权力上的分配与争夺。其影响是相互的和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评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史学史”的概念和学科体系的创建是 2 0世纪初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但是 ,中国史家的史学史观念却由来已久 ,而且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 ,史学史观念的内涵也逐步丰富与深刻。本文初步考察了 1 8世纪中国史家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中国史学史之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鸣岐与清末广西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1—1911年,清政府在全国推行新政。时任广西巡抚的张鸣岐抓住契机,立足广西僻处边陲、民智未启、资源丰富这一历史现实,以统筹“边防全局”、“振兴实业”、“培养人才”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广西各项事业的建设,客观上推动了广西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清军将领章高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命增援前往辽东战场,在盖平战役中他不畏强暴.奋勇杀敌,建树了英雄业绩,虽败尤荣,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坚持抵抗态度,但违心服从清廷旨意,对其后丧地负有一定责任.应肯定章高元是一个有作为的抵抗派人物,是功大于过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4.
“长子”是商王室重要成员,在殷墟甲骨文中两见。鹿邑“长子口”大墓同安阳花园庄54号墓有着紧密的关系。鹿邑大墓铜器铭文中的“长”字,与甲骨文和54号墓铜器上的字形相同,它们应是同一个家族,即商代“长”族的遗存而不是宋国的始封君微子启的墓葬。长和微两字在甲骨文、金文及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字中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督鄂期间的幕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洞督鄂时期是其幕府的鼎盛时期。他在湖北创设学堂、厂矿等各种实业、文化机构,通过延聘、札委、奏调的方式,网罗中外各类人才人幕,可谓兼容并包。张之洞对幕府制度实行了改革,总趋势是由幕宾向幕僚转化。他与幕府人员之间建立起了比较和谐的互动关系,幕府人员对张之洞的决策、成就功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张之洞也为幕府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并为他们的发展升迁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前后,中国财税博物馆征集入藏一套4件春秋晚期的编镈,其中一件钲部有清晰的滕侯赇之歌钟6字铭文,揭示了一个史料无载的滕国国君名,填补了滕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这组青铜镈器形规整,铸造精良,但没有调音结构,可能是为滕侯赇下葬专门铸造的。  相似文献   

17.
汉代律章句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章句学是以自然章句为基础,确定某些律条的分合独立,从而构成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单位——"章",与之同时,是进行文字方面的断句,然后是为疏通律文所作的注说。律章句的出现与律令文本的特质相关。特殊字例及符号标识,对理解律令文本的分章断句及含义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中对汉律章句的记载及出土简牍中的律令条文来认识汉律章句的特点,可以看出某些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沈寂 《安徽史学》2012,(3):5-12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的这桩公案,在同盟会时期是件大事,它涉及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分裂,对章太炎本人来说,也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将该案的始末作全面梳理,以揭示当时革命党人之间的派系纷争和章太炎的固执派性。  相似文献   

19.
论章太炎的经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作为传统学术现代转型期的代表人物 ,其学术思想富有特色。就经史观而言 ,他的“六经皆史”说与近代启蒙思潮、新史学思想相结合 ,对前人成说有质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 ,他所形成的“征信”论相对于当时的“疑古”之风 ,他治学的“求真”精神相对于前人的“求实” ,都是对传统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 ;他以新史学方法治经 ,运用社会学、逻辑学等方法解经 ,则体现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