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它的历史源久流长,上至七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漆木器,下到明清两代丰富多采的漆器艺术成就,历代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然而雕漆工艺的出现却是到了唐代,自此,雕漆艺术在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如一朵斗妍的奇葩,盛放不衰。 雕漆工艺,起源于髹漆,是髹饰、绘画、雕刻相结合的美术工艺。从漆工分类来说,雕漆是几种漆器的一个总称,按漆料的颜色分剔红、剔黄、剔黑、剔犀、剔绿、剔彩等,都属于雕漆的范畴。明代名漆工黄大成所著《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漆器工艺专著,他的著作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全面地叙述了髹漆的各个方面,并对当时的漆工艺作了科学的分类和定名。在《髹  相似文献   

2.
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阳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出土后,笔者先后以《我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和《西汉人体经脉漆雕考——兼谈经脉学起源的相关问题》为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中外医史界和考古界的关注。学者们纷纷到绵阳参观、观摩这件稀世珍品,或发表论文,或确定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掀起了一个小小的研究高潮。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绵阳西汉人体经脉漆雕(以下简称漆雕)予以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四川绵阳永兴镇双包山发现一座西汉木椁墓,出土随葬文物上千件,其中.最罕见的文物当数人体经脉漆雕(以下简称漆雕),它高28.1厘米,木胎,体表髹黑漆,裸体直立,手臂伸直,掌心向前。值得注意的是,漆雕体表分布红色线条数道,我们认为,这些线条当属经脉标志,出土漆雕的墓年代约为西汉中期(即汉武帝元狩五年以前),也就是说,漆雕距今已达2100多年,比现存北宋天圣五一年(1027年)制作的针炙铜人,要早一千多年。它在经脉学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有关漆雕的特点、价值,以及有关经脉学起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京雕漆已久负盛名,近年来扬州雕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我们根据清宫档案,证明在清代还有别具一格的苏州雕漆,现加以介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路鑫 《旅游》1997,(10)
雕漆怎地花枝俏,赤象缘何笑西风——雕漆精品访谈○路鑫从精品廊栏目开辟以来,陆陆续续推出了一系列燕莎商城五层的精品、极品。在这期间,对工艺品部郭经理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能谈谈雕漆的历史和咱商城的那头赤象吗?”“雕漆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至今已...  相似文献   

6.
康熙朝雕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朝有无雕漆,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7件雕漆作品的造型、漆色、雕工、装饰纹样、款识等多方面的分析,认为康熙朝有雕漆,并推断为苏州制造。  相似文献   

7.
正雕漆是中国漆器门类中重要的一种,包括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重要品种。明代雕漆在继承元代雕漆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剔彩,而且在纹饰上比元代更加丰富,既有写实的花鸟纹,又有古代神话及历史典故、龙凤瑞兽等题材。有明一代,在漫长的300余年间,受当时统治者、文化氛围、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明代早中晚期流行的雕漆纹饰题材有所  相似文献   

8.
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绵阳双包山是一处西汉墓地,1996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所研究的经脉漆雕木人,就是此墓地二号墓出土的。二号墓前后室都砌筑有巨大的木椁,墓中除出土了经脉漆雕木人之外,还出土了100余匹剽悍神骏的漆马、漆车、骑俑等。一件原始青瓷壶质地细腻,叩之有声,为同时代的精品。本期刊布了这座墓以及附近一号墓的发掘简报。  相似文献   

9.
<正>室内陈设是园林整体艺术氛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中家具被称为"屋肚肠",尤其受到重视。而很多其他品类,包括各种摆件和装饰,品位高雅,工艺精湛,突出反映了园林文风沛然的书卷气息,以及风土清嘉、艺术荟萃的苏州城市特点。在丰富的文化艺术积累中,苏州园林的雕漆工艺颇有成就。所谓雕漆,现代称为"刻漆",为漆器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5,(2)
<正>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漆管笔130余件,按照工艺可以分为彩漆镶嵌、黑漆描金、雕漆三类,彩漆镶嵌最多,黑漆描金次之,雕漆极少。笔管上的年款涉及宣德、嘉靖、万历三朝,其中,宣德款4件(黑漆描金3件、彩漆镶嵌1件),嘉靖款3件(彩漆镶嵌2件、雕漆1件),万历款120件(黑漆描金44件、彩漆镶嵌76件)(图一~六)。台北故宫博物院发表嘉靖款漆管笔2件,皆为彩漆镶嵌(图七)。《故宫博物院珍  相似文献   

11.
传统漆器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艺是一门以漆器为主要媒体的艺术门类。漆艺的胎骨用材多种多样, 装饰材料也极为丰富。漆艺概括起来说,包括漆器、漆画和漆雕。漆器是漆艺的主体,因为漆的利用首先是从实用开始的,而漆画一直伴随着漆器而行。漆雕,即漆艺立体造型,则是漆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雕漆的髹制技术,是我国漆器工艺的一种创造,传说始于唐宋间,但我们还没有看见过那时的实物,不过元代的雕漆工艺品我们却发现了几件可靠的精美的遗物。1954年故宫博物院购到元代张成造剔红山水人物圆盒一件(图见底封里,现陈列在历代综合艺术馆第四馆)。表面为朱红罩漆堆起,约八十道左右漆层,呈深红色(俗称枣红色),里面及底部都用光漆,呈  相似文献   

13.
剔彩双龙捧寿方盘肖淑颖雕漆艺术始于唐代,流行于宋无时期,到了明代非常盛行。因漆色与涂漆方法不同,雕漆又有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名目。品种有瓶、盘、盒、碟、笔筒等。"剔彩双龙捧寿方盘"就是明代嘉靖时期的漆器之一。漆盘呈委角方形,曲腹,立足。口径21....  相似文献   

14.
“雕漆八仙庆寿圆盒”吉祥图案试析谷锦秋(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馆藏一件清代的“雕漆八仙庆寿圆盒”。1987年为纪念山西省和琦玉县友好省县缔约五周年之际,此盒作为山西省博物馆精选的三件漆器之一,在日本琦玉县立博物馆“山西省文物特别展”中展出。其盒面...  相似文献   

15.
雕漆,是漆工艺中的一个品种,它是用调色后的笼罩漆一层层地涂在器胎上,积累到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出花纹。《髹饰录》载:“剔红即雕漆也。髹层之厚薄,朱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雕漆,已发展到极高的水平.器物髹漆肥厚,漆色鲜亮,雕镂技法既具淳朴圆润的特点,又有纤巧细腻的风格.器物造型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雕漆题材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正>五代、两宋时期,苏州漆器已较为发达,考古发现的漆器绝大部分在江南地区~([1])。明代漆工艺更加繁盛,苏州成为漆器的重要产区,并出现了一些技艺极高的髹漆名匠,姓名可考者有杨士廉、周翥、蒋回回等。至清代,我国漆器制造业已臻至鼎盛,皇帝对漆器的推崇导致宫廷对漆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中多处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乾隆帝经常将部分雕漆器和填漆器发往苏州收拾修补,苏州织造实际承担了御用雕漆、脱胎漆、部分填漆及少量彩漆、  相似文献   

18.
剔红漆器,是雕漆的一种,它的纹饰秀丽典雅,色泽鲜艳,受到世人的欣赏.雕漆,是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纹的技法,一般以木、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鬓饰技法,常以锦纹为地,花纹突起,精丽华美面富有庄重感.雕漆是祖传始于唐代,明代黄大成一鬓饰录记载:“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拙可(?),夏有陷地枘锦者”但目前沿未发现实物.宋元雕漆,(?)在唐代开创的基础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金银为胎,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象.刀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图画.有锡胎者,有(虫葛)地者,有红花黄地,二色炫观.有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明代张应文《清秘藏》云:“宋人雕红漆器,妙在雕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厚而无敲裂痕,所刻山水楼阁,人物鸟兽,俨然图画为绝佳耳.”“所谓用朱极鲜,漆坚厚而无敲裂痕”,对雕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决定一件工艺品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史爱  杨静 《文物世界》2009,(6):68-71,67
一、何谓剔犀 剔犀,是漆器工艺的一种,属雕漆工艺中的一个分支。一般情况下都是“两色交替”(多以红、黑漆层叠而成)或“三色更迭”(朱、黄、黑),在胎骨上有规律地逐层积累起来,至相当的厚度(每一色层都有若干道漆漆成,各漆层薄厚不一),然后用刀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在刀口断面显露出不同的色层。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宋兆麟漆器是中国的发明之一。远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使用了漆器,商周以后漆器有重要发展,还利用天然漆在青铜器上粘结绿松石,西周时期利用漆在建材上防腐。宋代出现了漆雕。至今在我国民间还使用、制作漆器,其中以凉山彝族的漆作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