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出土古文字资料,重点对早期文字辞例中字以及舆其形音义相关的"幽"、"幺"、"玄"等字进行了同源考察。本文还结合古文字有关材料的综合论证,分析讨论了幺幺组字在字形分化和音羲演化过程中尚值得深究的若干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辉 《考古与文物》2006,(6):107-109
三校完《古文字通假字典》最后一页,我长出了一口气,回顾22年来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历程,不禁思绪万千。本书初名《占文字通假释例》,其用意是对古文字通假资料作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为学人提供方便。古文字、传世古文献材料中存在着大量的通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出土古文字资料,重点对早期文字辞例中(幺幺)字以及舆其形音义相关的"幽"、"幺"、"玄"等字进行了同源考察.本文还结合古文字有关材料的综合论证,分析讨论了(幺幺)组字在字形分化和音羲演化过程中尚值得深究的若干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传抄古文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一些疑难形体的释读需直接依靠传抄古文。同样道理,考古资料对古文研究亦有很大作用,本文利用考古所得古文字资料分别考释了"也"、"塗"、"川"、"矢"等字的古文,并解决了与其相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二十世纪初,大量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使人们看到了许多前代书法家所看不到的东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书法传统的认识,促进了书法艺术审美的进一步发展。这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当属甲骨文、楚系文字和敦煌遗书。楚系文字由于在传世的秦系文字之外另成体系、风格诡异、数量巨大而倍受世人重视,成为当代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催化剂。从古文字的演变过程来看,文字系统在殷商西周时期是统一的,这源于商周王朝  相似文献   

6.
试论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独特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北宋吕大临编撰《考古图》,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始见著录。而后,族徽文字资料不断问世,其研究也渐趋精密。近千年来,历代如薛尚功、阮元、吴大澂、王国维、杨树达、郭沫若、于省吾、唐兰等殚思竭虑,孜孜求证,族徽文字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可是,如果将族徽文字研究与其他古文字研究相比,就会发现,族徽文字的辨认、考释却是古文字研究领域中一个用力甚勤而收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文参"第九期文物工作报导栏里报导,河北省丰润县披霞山小学内发现古文字幢身一段,根据所印拓本看来,它不是中国的古文字,而是梵文字,也就是我国古代所谓  相似文献   

8.
陈光宇 《文博》2008,(4):26-34
对本文检讨目前有关人类远古起源文字溯源定点的研究,特别着重汉字与世界其它起源文字的比较.人类文明产生过五种起源文字,其中苏美、埃及、玛雅三种文字之起源定点几乎完全依赖出土考古资料推定.汉字最早的考古资料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商代甲骨文,然而甲骨文是高度成熟的文字系统,不能作为汉字起源定点的直接依据.可是汉字惊人的连续性及其特殊的构字方式可以提供有用的相关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式以便推测汉字起源时间.本文参考其它世界古文字的溯源方式,提出利用出土陶文资料,古代文献资料,及汉字线性发展的模型来考察汉字的起源定,最.以此三种模式可以推测汉字起源定点可能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出土古文字资料,重点对早期文字辞例中(幺幺)字以及舆其形音义相关的“幽“、“幺“、“玄“等字进行了同源考察.本文还结合古文字有关材料的综合论证,分析讨论了(幺幺)组字在字形分化和音羲演化过程中尚值得深究的若干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古文字中"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战国楚简文字中"夏"字的两种特殊写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种写法是由于字形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楚系文字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周时期的古文字,特别是战国文字,在中国古文字的发展史上自我一个阶段,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已有的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字比较厐杂、混乱,尽管遵循汉字“六书”的普遍规律,但文字异形、(?)增新字的现象比较严重,长期列国公立的局面致使各地的文字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这本《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续集》,是赵平安教授从2008年以来所写的论文中选取编辑而成的,与作者2009年在商务印书馆已出版的《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一书构成了姊妹篇。全书共收论文近50篇,资料的时代跨度从商代甲骨文到东汉简牍,可以说囊括了整个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既有严密的考释文章,也有学术史的回顾,又有对名家研究成果、研究成就的评价。我粗看一过,虽  相似文献   

13.
冯时 《南方文物》2009,(1):57-71
商周古文字作为直出先人手笔的直接史料,不仅对于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也具有诠释史料的独特作用。因此,综合分析古文字资料中有关先秦盐政的史料.既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索早期盐业文明,又不失为对相关考古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湖北鄂州新出一件有铭铜戈@黄锡全$中国钱币博物馆!教授 @冯务建$鄂州市博物馆!馆员[1] 参见李健民、吴加安《中国古代青铜戈》第7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黄锡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图312,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2] 参见《古玺文编》第230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3] 《殷周金文集成》1.117,第135页(者初钟).犊字考释见朱德梁《古文字考释国篇》,《古文字研究》第八辑,中华书局,1983年;曹锦炎《释犊》,《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另参见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第402页,中华书局,1998年;汤馀惠主编《战国文…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问世,古文字学日益兴盛,古文字编的编纂也成为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各种类型的古文字编不断出版(1)。尤其是近四十年来,简帛文字编十分热门,达19部之多(2)。但总体来说,目前出版的古文字编多是以某批出土文献编纂的专题文字编,断代文字编还比较少见。值得庆幸的是,2016年12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玺汇>0303著录一方古玺(图一): 该玺"县"作"?",为典型的战国晋系文字.其中,"?"字<玺汇>阙释.李家浩虽然释为"妾",但在后面加了一个问号,看来李先生对这样的释读是不敢确定的.其实,"妾"字见于古文字资料,作?(<侯马>198;10)、?(<玺汇>5491)等形,<说文>:"妾……从辛,从女."对照其它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玺印"?"字上部明显不从辛,释为"妾"的确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正古玺文字是古文字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吴振武教授指出:"传世和出土古玺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发展、职官制度、地理沿革、姓氏状况等问题的一份重要资料。"(《〈古玺文编〉校订》,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前言",第3页)晋系由赵、魏、韩、中山、郑、卫、两周等国构成,其玺印文字能反映出晋系各国政治、经济等的真实面貌。然而,因材质、行文和艺术等原因,玺印文字的书写和构型常别于其他文字,加之无上下文参考,故与简帛文字等比较起来,玺印研究相对不易。  相似文献   

18.
商周青铜器铭文语料库系统是一个用于古文字专业研究的铸金文字语料库.它是在中国博物馆和考古学中应用电脑所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和在电脑上实现古文字语料库的若干主要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著录的两件扫父养朝簋及与旧录的昶鼎、昶盘、昶等相关铭文中以往缺释或误释的文字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这几件器物的器主皆系扫父养朝,其时代系春秋早期后段,其与《贞松》所载同出的一些养国铜器,皆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自河南桐柏县平氏乡张相公庄(今平氏镇新庄)的养国家族墓地,从而复原了相关铜器群的出土背景,纠正了过去的一些误解。通过对昶伯夏父簋和昶伯夏父罍铭文中"夏"字的讨论,对古文字中相关"夏"字的构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传世的昶伯匜铭文中的"夏"字等文字进行了重新释读。南阳夏饷铺村鄂侯家族墓地M1所出昶伯壶的器主昶伯可能系养国公族,其时代为春秋早期,该器可能系养国贵族助鄂侯之丧的赗器。  相似文献   

20.
张懋镕先生出于书画世家,少承家学,在文字和文献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1978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尤喜古文字及青铜器研究。大学二年级时,即崭露头角,其习作《释“东”及与“东”有关之字》曾为前辈学者张岂之先生所注目,推荐发表。大学毕业后,1982年又考取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学业更加精进。1985年以后,懋镕执教于西大文博学院、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等,讲授古文字、青铜器及先秦史,同时结合教学在该领域作了许多深入研究,成果丰硕。2002年6月,他选取旧作33篇,辑成《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因为是同行,我以前即读过他不少论文,近日又系统拜读《论集》,受益非浅。我觉得,此书有4个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